新時代基礎教育教師隊伍是什么樣,直接關系著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日前,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進一步加強基礎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在教育部4月1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我國現有基礎教育教師1586萬名,占專任教師總數的86%。
《強師計劃》擘畫新藍圖,將如何影響1586萬名基礎教育教師,又將帶來怎樣的格局之變?記者就此進行了深入采訪。
關注1
師范教育將強起來
師范教育辦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教師隊伍素質高不高、教育事業發展強不強。
任友群指出,目前全國215所師范院校、500多所非師范院校參與教師培養,基本形成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系,“但師范院校的辦學水平、保障水平仍待加強,辦學條件有待改善”。
在《強師計劃》的部署中,“強培養,健全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系”尤為鮮明。在師范教育的“高水平”方面,《強師計劃》提出建設一批國家師范教育基地,加強一流師范大學群和一流教師教育學科群建設。在加強整體性方面,實施師范教育協同提質計劃,聚焦薄弱師范院校建設,由高水平師范大學和地方高水平師范院校一起,以組團方式幫助30余所薄弱師范院校。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發改委將從設立專項、優選學校、加大投入三方面,重點支持50所左右師范院校加強教學科研設施建設,每所高校支持中央預算內投資1億元。“這必將帶動我國師范院校和師范專業建設,推動我國教師教育事業發展。”北京師范大學黨委書記程建平說。
關注2
鄉村教育將好起來
“一名優秀的教師將會深遠影響一名學生的未來。”正在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樂育書院英語(優師計劃)專業就讀的李若雨說。
2021年,教育部等九部門啟動實施“優師計劃”,由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和高水平地方師范院校每年為脫貧縣、中西部陸地邊境縣培養1萬名本科層次師范生,這些師范生學習期間享受“兩免一補”(免除學費、免繳住宿費,補助生活費),畢業后全部到定向縣任教。
作為北師大“優師計劃”首批招錄的401名學生之一,黃炫光深知其意:“畢業后我想回到家鄉湖南省桂東縣,做一名地理老師,豐富教學形式,帶學生開展天文觀測、地質勘查等實踐活動。”
“補短扶弱”,是新時代基礎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鮮明思路?!稄妿熡媱潯穼?ldquo;推動優質師資均衡,包括實施優師計劃、優化義務教育教師資源配置”作為一項重要舉措。
這意味著,像李若雨、黃炫光一樣的有志青年將越來越多。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周作宇告訴記者,今年學校將增加“優師計劃”招生200人,加大對縣域師資的補充力度。
關注3
教師待遇將提起來
“空調、冰箱、洗衣機……就連窗簾都替我們想到了,真正是讓我們一線教師拎包入住!”在河南省新密市米村鎮初級中學的教師周轉房里,上完課回來的教師張麗君感覺心里暖暖的。
近年來,對于基層教師尤其是鄉村教師的暖心工程在各地涌現。 “十三五”期間,中央投資523億元,推動我國教育基礎設施顯著加強,廣大教師工作環境顯著改善。
然而,目前基礎教育教師隊伍結構與質量存在明顯差異,欠發達地區教師“招不來、留不住、教不好”的問題依然突出。如何解決教師急難愁盼問題,讓鄉村教育更有吸引力?
《強師計劃》多處提及“鄉村學校”“鄉村教師”,對加強鄉村教師周轉宿舍建設、著力提高鄉村教師地位待遇等提出明確要求。發布會上,相關部門負責人對此表態。
任友群強調:“要讓鄉村教師能夠安居樂業,加強教師的周轉宿舍建設和住房保障力度,努力實現鄉村教師在學校附近有周轉的宿舍、在縣城有穩定的住房。”
“發改委將通過教育強國推進工程,將教師周轉宿舍作為重要建設任務,在已基本解決最困難地區、最急需群體需求的基礎上,進一步兜底補短、跟進服務,為廣大鄉村教師安心從教解決后顧之憂。”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司長歐曉理說。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房保障司副司長潘偉表示,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指導督促各地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
關注4
教師素養將高起來
教育部公布的《2020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情況》顯示,截至2020年底,全國小學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達到99.98%,初中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達到99.89%,普通高中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達到98.79%。
但專家指出,我國中小學教師的學歷水平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當前,基礎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主要矛盾正在從數量不足向提高質量轉變。”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志勇說。
面向未來,基礎教育教師應具備何種素養?《強師計劃》將“教育信息化”劃上重點。
據介紹,目前,教育部正大力推進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一方面完善國家智慧教育平臺的教師專業發展相關功能;另一方面推進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試點行動,提升教師的數字素養。同時,多渠道開發匯聚優質的教師數字化學習資源,讓更多教師通過信息化的方式共享優質教育教學、教師研修資源。
“高質量的師范生是為未來教育而生的,支撐未來教育的關鍵支柱則是信息技術與人工智能。”華東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梅兵和華東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院長周彬建議,在高質量師范生培養過程中,需要在學科類課程與教育類課程中滲透信息技術,并緊密結合未來教育教學特征開設專門的信息技術與智能教育課程,重點培養師范生的信息素養與智能教育能力,確保他們具有勝任并引領未來教育的行動能力。
標簽: 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 基礎教育 強師計劃 多項舉措
4月12日,山東省教育廳(中共山東省委教育工委)召開2022年度全省教育工作視頻會,記者從會上獲悉,山東將著力優化高等教育結構布局,啟動重
2020年,教育部在36所雙一流高校實行的強基計劃一經推出,便備受關注。其歷經2020、2021年的調整,逐步穩定。今年4月,30多所試點高校先后
新時代基礎教育教師隊伍是什么樣,直接關系著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日前,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進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記者今天從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加快實現基礎教育現代化提供強有力的師資保障,日前
4月12日,山東省教育廳(中共山東省委教育工委)召開2022年度全省教育工作視頻會,記者從會上獲悉,山東將著力優化高等教育結構布局,啟動重
2020年,教育部在36所雙一流高校實行的強基計劃一經推出,便備受關注。其歷經2020、2021年的調整,逐步穩定。今年4月,30多所試點高校先后
德育一體化建設是當前德育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方面,它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簡言之,德育一體
‘縣管校聘’改革讓我們年輕人有了快速成長的機會。近日,通過競聘成為廣西荔浦市新坪鎮初級中學副校長的王思燃說。從2019年起,
這是上高二后第一次買飯要跑,因為食堂飯菜味道不好,后到的沒有什么好菜了……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前不久,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
《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21)顯示,中國網民規模超10億,已形成全球規模最大、應用滲透最強的數字社會;其中3 25億人使用在線教
據媒體報道,3月以來,廣州、上海、深圳等受疫情波及的地區發布停課通知,均明確中小學轉為線上教學,但幼兒園是否采用線上教學,各地政策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