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3月以來,廣州、上海、深圳等受疫情波及的地區發布停課通知,均明確中小學轉為線上教學,但幼兒園是否采用線上教學,各地政策指向并不一致。
對于幼兒園能否開展線上教學,教育部一直都態度鮮明。2020年2月,武漢市發生疫情之初,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就明確表示,嚴禁幼兒園開展網上教學活動。“雙減”政策也明確規定,各地在做好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雙減”工作的同時,還要統籌做好面向3至6歲學齡前兒童和普通高中學生的校外培訓治理工作,不得開展面向學齡前兒童的線上培訓。
但在一些地方,目前幼兒園轉向線上教學的現象比較常見,背后有多重原因。其中之一就是教育主管部門并未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嚴禁幼兒園開展網上教學活動,同時“雙減”政策更多指向日常教學,而非疫情期間的特殊情況。還有一個客觀原因是幼兒園因經營發展的需要而停課不停學。疫情期間,有媒體報道了不少幼兒園主要是民辦幼兒園,以線上教學的方式繼續教學的情況,由此帶來家長與園方圍繞“上網課到底算不算孩子上了課”產生爭議。而園方常以給孩子“上了網課”為由,加上疫情期間仍有維護運營、后勤服務等開支,不予全額退款。
其實,園方經營受損的處境可以理解,但面向幼兒開展網上教學并不符合要求,這一點應該達成共識。而且,幼兒由于年齡小、注意力時間短、受環境影響大,即使是互動性、趣味性強的活動,也決定了線上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顯然缺少線下教學的優勢。加上幼兒需要長時間盯著電子屏幕,可能有損于視力健康。一些眼科專家就明確提出,不贊成幼兒園開展線上教學,并建議學齡前兒童每天看電子屏幕的時間不超過一小時,年齡越小的兒童青少年看電子屏幕的時間應越少。
當下,一些地方的幼兒園還受到疫情影響,停課不停學的確是必要之舉,但這個“學”不該是“線上教學”,而是通過家園共育合力化解困難。各地還應該按照國家相關政策,落實幼兒園不開展線上教學的要求,以因地制宜、精準施策為原則,實施“一園一班一案”,彈性、靈活、科學地安排幼兒居家期間的家園聯動,提倡通過資源推送等方式,指導家長高質量地做好親子陪伴,科學安排孩子居家游戲、鍛煉和生活。對于幼兒園而言,應該把不開網課作為自覺行動,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創新工作和教學方式,加強家園溝通和家園共育,以順利度過疫情期,用更加飽滿的狀態為線下教學做好準備。
(作者系山東省棗莊市滕州龍泉街道中心幼兒園教師)
編者按:2021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了《關于推進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構建高質量教育支撐體系的指導意見》;2022年2月,教育部2022年工
據媒體報道,3月以來,廣州、上海、深圳等受疫情波及的地區發布停課通知,均明確中小學轉為線上教學,但幼兒園是否采用線上教學,各地政策
日前,一段反對校園霸凌的舞蹈視頻在網絡上廣為流傳。小演員們不僅舞跳得好,演技也是個個出彩,眼神動作都很到位。視頻發布者鄭州市金沙小
近日,教育部發布《關于舉辦第八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通知》,正式啟動第八屆大賽。據悉,本屆大賽主要采用校級初賽、省
為進一步科學指導高等學校、中小學校和托幼機構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壓實校園防控主體責任,有序落實常態化防控與應急處置措施,近日
編者按:2021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了《關于推進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構建高質量教育支撐體系的指導意見》;2022年2月,教育部2022年工
案件回顧丁某2014年應聘至某市某中學,簽訂了期限為2014年9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的《事業單位聘用合同書》,崗位性質為專業技術崗,自此成
閱讀讓我們開闊視野,打開心胸,帶我們到達腳步到不了的地方。為師者,如果能和孩子一起,用書頁做翅膀,共同盡情翱翔,那將是一件幸事。帶
據遼寧省沈陽市公安局反電信網絡犯罪查控中心公布的消息,沈陽一高校教師因網購被電信詐騙24萬元,這學期3月開學以來該校已有7名學生被騙。
沒人能想到張良平會在今年春天捧起第七屆黃炎培職業教育獎杰出校長獎,也沒人能想到這所連唯一一棟教學樓都是租來的學校,會在16年后一躍成
近日,山東印發《人才引育創新2022年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加強重點人才隊伍引育,加強人才自主培養,精準引育一批科技領軍人才和高水平創新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