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細胞領域重大突破!我國科學家用小分子誘導出人干細胞

2022-04-15 10:22:36   來源:科技日報

4月13日,《自然》雜志刊發干細胞領域重大突破——運用化學小分子實現細胞命運的重編程,即將人成體細胞轉變為干細胞。

該成果由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北大—清華生命聯合中心鄧宏魁研究團隊完成,只需在人皮膚細胞的培養液中滴上幾種化學小分子制劑,一個月后皮膚細胞就能轉變為多潛能干細胞,具有重新發育成所有已知的人體細胞類型的能力。

2012年諾貝爾生理和醫學獎頒給了“體細胞重編程技術”,當時用于重編程的轉錄因子是一種基因物質,其重編程效率較低且有致癌風險,而且該技術缺少可控,成為通往臨床的阻礙。

為了讓干細胞誘導更安全、更有效率,北京大學干細胞研究中心主任鄧宏魁團隊十幾年來持續開展小分子的尋找工作,通過化學小分子將已經分化的人體細胞逆向轉變為干細胞。

把不可能變成可能,成功誘導分四步

多潛能干細胞,是可以從早期胚胎里面獲得的一種干細胞,它具有無限發育的潛能。在生物技術用于干細胞誘導之前,從胎盤、臍帶中獲得干細胞是較為原始的方法,且獲得的干細胞發育能力有限。

人們希望隨時獲得干細胞,必須掌握適宜的制備技術,讓已經分化的人類成體細胞“走回頭路”回轉為干細胞。

“人類成體細胞的特和穩態調控非常復雜,遠超過其他試驗用物種。”鄧宏魁表示,它不太響應化學小分子外源的刺激。

猶如面對一位武裝到牙齒的將軍,想讓他放下武器、卸下盔甲,單純的小孩子幾乎是做不到的。

因此,業內也普遍認為:人類成體細胞的表觀遺傳限制是極其嚴格的,通過化學重編程激發人類成體細胞獲得多潛能幾乎無可能。

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研究團隊必須從原創思路出發。

“我們受到低等動物再生過程的啟發,發現蠑螈等低等動物在受到外界損傷后實現肢體再生,中間多了一步可塑的中間狀態。”鄧宏魁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這啟發我們干細胞的形成可能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分步進行的。”

研發團隊轉變思路,開始中間態的研究,創造出一種特定的“可塑中間態”,作為細胞逆分化的“跳板”。

沿著這一思路,研究團隊進行了大量化學小分子的篩選和組合,最終發現高度分化的人成體細胞在特定的化學小分子組合的作用下,同樣可以發生類似低等動物組織再生中的去細胞分化現象,獲得具有一定可塑的中間狀態。

“我們嘗試了20多種不同的策略,也進行了上百萬種化學小分子組合的篩選。”鄧宏魁回憶,找到6個小分子的組合,完成將人的成體細胞重編成為可塑強的中間態細胞這一半的轉變,就花了整整6年的時間。

論文中的示意圖顯示,從成纖維細胞經兩步變化轉變為“塑中間態”細胞,隨后干細胞開始次第萌發,最終成果實現人多潛能干細胞的化學小分子誘導。

小分子誘導,更簡單而且高可控

“有了這項技術,可控、高效地制備人體干細胞就像吃一片阿司匹林一樣。”美國薩爾克研究所教授胡安·巴爾蒙蒂用貼切的比喻表明了小分子誘導的極大優勢,“沒有涉及基因的變化,而是用化學小分子實現,這將大大加快干細胞用于重大疾病的治療,大大加快其進入臨床應用的進程。”

與傳統的技術體系相比,化學小分子誘導干細胞更加安全和簡單、易于標準化、易于調控,而這些都是原有誘導技術難以進入臨床應用無法克服的限制。

在安全方面,之前在小鼠試驗已經證明,化學誘導干細胞攜帶的遺傳突變顯著少于傳統方法誘導的干細胞,而且產生的嵌合體小鼠在長達6個月的觀察期內不產生腫瘤、全部健康存活。同時,制備干細胞分化出來的胰島細胞移植入小鼠和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體內,經過長期觀察未發現腫瘤。

此外,在個體化制備、細胞標準化制備方面,化學小分子誘導均有優勢,且操作簡單,時空調控強,作用可逆,合成儲存方便,易于標準化生產。

據介紹,團隊用化學誘導干細胞已進一步培養出人體胰島細胞,并在非人靈長類動物上實驗成功,未來可用于治療糖尿病。

標簽: 干細胞領域 重大突破 我國科學家 小分子誘導出人干細胞

相關閱讀

干細胞領域重大突破!我國科學家用小分子誘

科技

4月13日,《自然》雜志刊發干細胞領域重大突破——運用化學小分子實現細胞命運的重編程,即將人成體細胞轉變為干細胞。該成果由北京大學生

2022-04-15

哈勃望遠鏡確認有史以來最大彗星 揭示彗星

科技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12日表示,哈勃空間望遠鏡發現了有記錄以來最大的彗星。據估計,這顆名為C 2014 UN271的巨大彗星的彗核直徑超過1

2022-04-15

AI賦能影像技術讓修圖小白秒變大師 提升攝

科技

近日,計算機視覺頂級會議CVPR 2022公布了會議錄取結果,美圖影像研究院(MT Lab)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可樂實驗室聯合發表的論文被接收。該

2022-04-15

醫生新發現:普通X片可預測股骨頭壞死的塌

科技

13日,記者從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廣東省中醫骨傷研究院)獲悉,該院首席教授、主任中醫師何偉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近日刊發在國際骨科

2022-04-14

對大腦中每個細胞成像 美國“腦計劃”擬繪

科技

據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官網近日報道,該大學和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研究人員正在開展一個項目,該項目將生成整個人類大腦及其所有1800多億個細胞的

2022-04-14

干細胞領域重大突破!我國科學家用小分子誘導出人干細胞

科技

4月13日,《自然》雜志刊發干細胞領域重大突破——運用化學小分子實現細胞命運的重編程,即將人成體細胞轉變為干細胞。該成果由北京大學生

2022-04-15

哈勃望遠鏡確認有史以來最大彗星 揭示彗星冰核的顏色

科技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12日表示,哈勃空間望遠鏡發現了有記錄以來最大的彗星。據估計,這顆名為C 2014 UN271的巨大彗星的彗核直徑超過1

2022-04-15

AI賦能影像技術讓修圖小白秒變大師 提升攝影修圖效率

科技

近日,計算機視覺頂級會議CVPR 2022公布了會議錄取結果,美圖影像研究院(MT Lab)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可樂實驗室聯合發表的論文被接收。該

2022-04-15

醫生新發現:普通X片可預測股骨頭壞死的塌陷 提高塌陷的診斷率

科技

13日,記者從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廣東省中醫骨傷研究院)獲悉,該院首席教授、主任中醫師何偉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近日刊發在國際骨科

2022-04-14

對大腦中每個細胞成像 美國“腦計劃”擬繪人腦細胞多樣性圖集

科技

據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官網近日報道,該大學和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研究人員正在開展一個項目,該項目將生成整個人類大腦及其所有1800多億個細胞的

2022-04-14

研究發現:神奇蘑菇化合物能“打開”抑郁癥患者大腦

科技

賽洛西賓是一種在神奇蘑菇中發現的迷幻化合物。英國《自然·醫學》雜志11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賽洛西賓有助于打開抑郁癥患者的大腦,使大

2022-04-14

科學家:蛋白增強因子α可調節體重 有望為代謝紊亂帶來新療法

科技

美國耶魯大學科學家在4月11日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論文稱,一種被稱為增強因子α的蛋白可調節小鼠體重,這一發現有望為

2022-04-14

研究人員:仙女星系中發現12顆大質量物質轉移雙星

科技

仙女星系是離銀河系最近的漩渦星系,也是本星系群中最大的星系。記者13日從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了解到,該臺研究人員在首次對仙女星系中的

2022-04-14

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1003架機首飛準備工作有序推進

科技

記者從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12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2年一季度,AG600計劃中的鐵鳥試驗、靜力試驗、首飛安全性試驗及1003架機

2022-04-14

申報“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需五項標準 4月20日截止

科技

近日,中國科協、教育部、科技部等七部門印發通知,在全社會開展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建設和服務管理工作。4月13日,中國科協新聞發布會上,

2022-04-14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

深圳國企全力為市民 守好“菜籃子”“米袋子”保障量足價穩

疫情防控形勢下,民生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連日來,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企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全力為深圳市民

去年我國中小企業實現恢復性增長 政策持續加碼助力中小企業平穩發展

中小企業是穩定工業經濟的重要力量,黨中央把促進中小企業發展作為長期戰略。2021年我國中小企業實現了恢復性增長,規上中小企業收入利潤同

工銀瑞信累計創造投資回報4707億元 夯實投研能力建設

公募基金行業的本質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財,首要社會責任就是為廣大投資者提供優質的資產管理服務。作為國內首家銀行系基金公司,工銀瑞信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