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以下簡稱《強師計劃》),教育部教師工作司負責人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請介紹一下《強師計劃》出臺的背景。
答:高質量教師是高質量教育發展的中堅力量。 教育部近年來先后出臺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領域教師隊伍建設文件。為構建全口徑教師隊伍建設政策體系,全面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精神,教育部會同相關部門出臺《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
問:《強師計劃》的目標任務是什么?
答:立足“十四五”、面向2035,《強師計劃》目標任務包括兩個層面:一是到2025年,建成一批國家師范教育基地,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經驗,培養一批碩士層次中小學教師和教育領軍人才,完善部屬師范大學示范、地方師范院校為主體的農村教師培養支持服務體系,欠發達地區中小學教師緊缺情況逐漸緩解,教師培訓實現專業化、標準化,教師發展保障有力,教師隊伍管理服務水平顯著提升。二是到2035年,適應教育現代化和建成教育強國要求,構建開放、協同、聯動的高水平教師教育體系,建立完善的教師專業發展機制,教師數量和質量基本滿足基礎教育發展需求,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明顯提升,尊師重教蔚然成風。
問:《強師計劃》有哪些主要內容?
答:《強師計劃》包括總體要求、具體措施、實施保障三部分。其中,15條具體措施主要圍繞四個方面:一是提升教師能力素質,包括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加強和改進師德師風建設、實施高素質教師人才培育計劃、深化精準培訓改革;二是推動優質師資均衡,包括實施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優秀教師定向培養計劃、優化義務教育教師資源配置;三是加強教師教育體系建設,包括建設國家師范教育基地、建立教師教育協同創新平臺、改進師范院校評價;四是深化管理綜合改革,包括開展國家教師隊伍建設改革試點、進一步完善教師資格制度、優化教職工編制配置、深化教師職稱改革完善崗位管理制度、加強教師工資待遇保障、推進教師隊伍建設信息化。
問:《強師計劃》有哪些政策創新點?
答:《強師計劃》以高素質教師人才培養為引領,以高水平教師教育體系建設為支撐,以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師德師風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為重點,提出新時代基礎教育教師隊伍筑基提質、補短扶弱、做優建強的思路舉措,促進教師數量、素質、結構協調發展,推動教師隊伍建設創新:
一是以高水平師范院校為引領,加強教師教育體系建設。支持建設一批國家師范教育基地,打造師范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領頭雁。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實施“十四五”教育強國推進工程,支持一批師范院校加強教學科研設施建設,每校支持1億元,實現新世紀以來國家層面在高等教育重大專項中,專門面向師范院校和師范專業建設進行的最大規模投入。鼓勵支持建立教師教育協同創新平臺,推進師范院校在教育科學研究、教師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師范人才培養和基礎教育服務等領域開展合作。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師專升本。
二是以創新人才培養為目標,提升教師培養層次。實施高素質教師人才培育計劃,深化本碩整體設計、分段考核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推進高素質復合型碩士層次高中教師培養試點和部屬師范大學公費師范生攻讀教育碩士工作,繼續實施農村學校教育碩士師資培養計劃,擴大教育碩士培養規模。同時,深入實施名師名校長領航計劃,培養造就基礎教育領域的教育家、大先生。
三是以中西部欠發達地區教師為重點,推動師資優質均衡。繼續實施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優秀教師定向培養計劃,依托部屬師范大學和地方高水平師范院校為832個脫貧縣和中西部陸地邊境縣定向培養本科層次師范生,中央財政給予支持。深入推進“縣管校聘”管理改革,完善交流輪崗、支教講學激勵機制,引導優秀人才向鄉村學校流動。通過落實補助政策、傾斜職稱評聘、加強周轉宿舍建設和住房保障等,著力增強鄉村教師職業吸引力。
四是以深化評價改革為牽引,提升教師隊伍治理水平。落實教育評價改革要求,嚴格落實師德師風第一標準。深化職稱改革,實行分類評價,出臺完善中小學崗位設置管理的指導意見。績效工資分配向班主任、教育教學效果突出的一線教師、從事特殊教育隨班就讀工作的教師傾斜。改進師范院校評價,探索師范類“雙一流”建設評價機制。支持地方政府統籌,有關部門密切配合,開展國家教師隊伍建設改革試點。
五是以信息技術應用為抓手,推動教師隊伍建設提質增效。支持師范生和教師管理信息系統、教師資格管理信息系統、國家教師管理服務信息化平臺等的建設和完善,加強信息系統安全防護,為教師隊伍建設提供信息化決策和便捷化服務支撐。深入實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試點行動,探索教師管理優化、教師教育改革、教育教學方法創新、教育精準幫扶的新路徑和新模式,進一步發揮教師在人工智能與教育融合中的作用。
標簽: 基礎教育 強師計劃 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 答記者問
日前,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以下簡稱《強師計劃》),教育部教師工作司負責人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問:
4月12日,山東省教育廳(中共山東省委教育工委)召開2022年度全省教育工作視頻會,記者從會上獲悉,山東將著力優化高等教育結構布局,啟動重
2020年,教育部在36所雙一流高校實行的強基計劃一經推出,便備受關注。其歷經2020、2021年的調整,逐步穩定。今年4月,30多所試點高校先后
日前,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以下簡稱《強師計劃》),教育部教師工作司負責人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問:
新時代基礎教育教師隊伍是什么樣,直接關系著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日前,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進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記者今天從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加快實現基礎教育現代化提供強有力的師資保障,日前
4月12日,山東省教育廳(中共山東省委教育工委)召開2022年度全省教育工作視頻會,記者從會上獲悉,山東將著力優化高等教育結構布局,啟動重
2020年,教育部在36所雙一流高校實行的強基計劃一經推出,便備受關注。其歷經2020、2021年的調整,逐步穩定。今年4月,30多所試點高校先后
德育一體化建設是當前德育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方面,它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簡言之,德育一體
‘縣管校聘’改革讓我們年輕人有了快速成長的機會。近日,通過競聘成為廣西荔浦市新坪鎮初級中學副校長的王思燃說。從2019年起,
這是上高二后第一次買飯要跑,因為食堂飯菜味道不好,后到的沒有什么好菜了……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前不久,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
《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21)顯示,中國網民規模超10億,已形成全球規模最大、應用滲透最強的數字社會;其中3 25億人使用在線教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