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完成2021年度全國演出市場調研和數據統計分析,發布《2021全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簡稱《報告》)。
自2012年起,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已連續11年研究編撰全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據了解,今年的報告聚焦區域特點和分類市場,立足演出產品消費實際,以平均單場票房排名、年度票房及場次綜合排名、演出熱度城市排名等多維度呈現文化演出領域現狀。
演出市場總體經濟規模同比增長27.76%
《報告》以行業數據為基準,以企業調研為補充,全貌呈現北部、華東、華中、華南、西部不同區域演出市場表現及演出產品需求潛力,并基于業內主要票務系統和劇場上報數據,對包括話劇、音樂劇、兒童劇、戲曲、舞蹈、音樂會、演唱會和音樂節、相聲、脫口秀在內的主要藝術門類市場分類盤點。
《報告》顯示,2021年演出市場總體經濟規模335.85億元,相較于上年同比增長27.76%,與2019年同比降低41.31%。其中,演出票房收入140.28億元,與上年同比增長183.11%,與2019年同比降低30.00%;演出衍生品及贊助收入22.06億元,與上年同比增長213.80%,與2019年同比降低40.94%;政府補貼收入(不含農村惠民)88.57億元,與上年同比降低39.15%,與2019年同比降低39.16%。
《報告》統計,2021年全國省、自治區、直轄市演出場次排序前10位的分別是:上海、北京、江蘇、四川、重慶、浙江、天津、廣東、陜西、河南;2021年全國省、自治區、直轄市演出票房排序前10位的分別是:江蘇、上海、廣東、浙江、北京、四川、重慶、山東、天津、陜西。
綜觀全國區域市場特征,根據演出項目的場次、票房收入等數據綜合統計分析,《報告》顯示排名前10位的地區占全國市場份額比重超過65%,演出市場地域分布仍存在不均衡發展。
《報告》統計顯示,2021年演出市場消費主力是18歲至39歲的年輕人,在購票用戶中占比達76%;購票人群中女性消費者數量明顯高于男性,占比為66%。根據三年連續的數據監測顯示,95后、00后消費者和女性消費者的占比呈逐年上升趨勢。
話劇仍然是最受歡迎的演出類型
2021年全國主要演出類型(不含農村演出、娛樂演出)演出場次共計18.97萬場,與上年同比增長248.07%,與2019年同比降低3.75%。從演出類型來看,旅游演出場次為7.48萬場,占比為39.43%;劇場類演出場次11.44萬場,占比為60.31%;大型場館和戶外演出0.05萬場,占比為0.26%。從藝術門類來看,話劇仍然是最受歡迎的演出類型,演出票房和場次分別占劇場類演出30%和14%;小型、沉浸式音樂劇演出場次和票房收入較2020年增長顯著;舞蹈、脫口秀等類別借助綜藝節目向線下引流成果顯著,票房收入、觀眾人數明顯增長。
2021年全國話劇演出總場次1.61萬場,票房收入23.89億元,平均票價257元。年度話劇熱門題材為“紅色”和“懸疑”;在藝術類型方面,喜劇仍是最受歡迎的類型,占全年話劇項目總量的12%。全年話劇演出市場小劇場、新空間項目數量占比為52.93%,票房收入占比為28.79%。
2021年戲曲演出場次已經超出疫情前2019年的數量,票房收入恢復到2019年的九成。2021年全國戲曲演出總場次1.79萬場,票房收入7.69億元,平均票價112元。2021年最受市場歡迎的戲曲類別前5名是:昆曲、京劇、越劇、滬劇、豫劇。
2021年脫口秀市場全年商業演出場次1.85萬場,票房收入3.91億元,比2019年增長50%以上。脫口秀大部分為駐場演出,單場人數不足百人,平均票價100元以下,巡演的項目平均票價約為300元,演出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成都、重慶、廣州等中心城市,演出場地涵蓋專業劇場、小劇場、演藝新空間等各種類型,演出靈活度高,受疫情影響較小,全年場次月平均分布穩定。
疫情防控向好后有望迎來快速增長
《報告》還發布了2022年演出市場趨勢。分析認為:疫情防控向好后有望迎來市場快速增長。從市場供給情況看,原創劇目大幅增加,部分頭部項目巡演場次計劃近百場,有票房號召力的作品將有效帶動市場快速恢復,可預期2022年劇場演出將繼續迎來一批高質量的原創舞臺作品;從消費需求看,2021年三季度起多地局部疫情較長時間壓抑了消費需求,可預期在疫情有效控制后有望迎來市場的快速增長。演出市場恢復發展依賴于各地科學精準的疫情防控政策,各地要加強科學防控、精準防控,為市場穩步恢復提供基礎條件。
新空間、沉浸式等新業態熱度持續上升。一方面,依托演藝新空間等非標準劇場,話劇、音樂劇、兒童劇等市場涌現出更多沉浸式項目,不少沉浸式演出逐漸形成自有品牌,帶動持續消費。另一方面,依托個性化場地,沉浸式演出和劇本殺、密室等娛樂項目加速融合,沉浸式娛樂演藝、沉浸式旅游演藝受到更多投資者關注。
IP運營、跨界聯合受到更多關注。2021年IP資源的深度利用在舞臺、影視、網綜之間實現互聯,同一劇目的IP深度開發也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在成功案例的示范效應下,2022年將有更多機構關注演藝IP的價值外延拓展,以“演藝+展覽”、文創、高清放映、出版物以及與商業機構、制造企業聯名打造衍生產品等多種方式,拉動文化消費升級,探索舞臺藝術市場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本報記者 劉 淼)
日前,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完成2021年度全國演出市場調研和數據統計分析,發布《2021全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簡稱《報告》)。自2012年起,中國
巍巍寶塔山,滾滾延河水,陜西延安是中國革命圣地。1935年10月,中央紅軍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抵達陜北,這里自此成為中共中央的落腳點,
日前,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完成2021年度全國演出市場調研和數據統計分析,發布《2021全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簡稱《報告》)。自2012年起,中國
五一假期,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國家級一類革命老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尚志市推出云旅游,在線引導游客參觀趙尚志紀念園、廉政文化園
巍巍寶塔山,滾滾延河水,陜西延安是中國革命圣地。1935年10月,中央紅軍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抵達陜北,這里自此成為中共中央的落腳點,
作為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文化產業園區承載著推動產業集聚與規模化發展的使命,孵化、培育、輔導、服務了大量文化企業,推動著我國文化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來自天南海北的游客走進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東安區1946文創產業園,他們或在紅城劇場觀看演出,或在音樂
近年來,浙江省衢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儒學文化產業園示范創建工作,將其作為加快建設浙、閩、皖、贛四省邊際中心城市、打造四省邊際共同
失傳的寶物系列是河南博物院2020年底打造推出的考古盲盒文創產品,該產品一推出就受到國內外市場的熱捧。它是河南博物院首次采用動態文創理
近年來,伴著山水相融的自然優勢和豐厚的人文歷史資源,山西省高平市以山水為底色、以生態為特色、以文化為靈魂、以康養為載體、以旅游為紐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