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伴著山水相融的自然優勢和豐厚的人文歷史資源,山西省高平市以山水為底色、以生態為特色、以文化為靈魂、以康養為載體、以旅游為紐帶,聚力發展文旅康養產業,開辟了新時代經濟發展的新空間,逐漸形成了全民、全域、全時文旅康養發展的新格局,不斷釋放高平全域旅游新動能。
想要發展康養產業,必先摸清資源底牌。高平市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古建遺跡眾多,登記在冊的不可移動文物多達1574處。豐厚的中醫藥文化資源也為高平添上了濃重的一筆。千百年來,高平名醫輩出,武氏正骨法、秦氏膏藥、申氏燒傷療法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有序。高平藥材種植歷史悠久,出產《神農本草》所載360余味藥材中的近200味,其中流傳至今的黃芩茶被列入山西藥茶。依托這些資源,高平市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初步形成了集中藥材種植、中藥材精深加工、中成藥制造為一體的現代中醫藥產業體系,為發展康養旅游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在高平市釜山示范點項目施工現場,機器轟鳴、焊花飛濺,大型機械往來穿梭,工人干勁十足。項目負責人李陽光說:“自去年11月開工至今,基礎工程已完成總工程量的70%,驛站、酒店、酒樓、錢幣博物館、棋盤六院等工程也正在按計劃進行。”
釜山示范點是太行一號旅游公路環線鄉村振興示范帶項目建設重點工程之一,由高平市農投集團投資1.5億元,計劃建設釜山酒店、釜山驛站、鄰里中心、釜山酒樓、錢幣博物館、釜山村公共基礎設施等工程。據農投集團太行一號環線鄉村振興示范帶項目負責人王斌達介紹,項目完工后,將實現路成、景觀成、產業布局成和人居環境整體提升的“三成一提升”目標,康養度假、觀光游覽、文化體驗、運動休閑一應俱全,成為游客在高平康養度假的首選。
為培育一批引領性重大項目,不斷提升文化旅游的吸引力和競爭力,高平市以太行一號、炎帝大道等旅游公路為紐帶,篩選了全市康養資源豐富、優質、有特色的村落,努力打造覆蓋全季節、全年齡段的康養產業體系。
在項目帶動下,高平市點、線、面結合,加大旅游綜合設施配套,不斷提升承載力,建成了具有高平特色、主題突出、個性鮮明,以蘇莊為“會客廳”,良戶為“書房”,南河、果則溝為“臥室”的“三室一廳”。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高平還同步推進甘薯莊園、琺華小鎮、休閑黃梨谷、精神康養家園4個康養片區建設,串點成線、連線成片,統籌推進17個康養特色村產業振興示范帶建設,逐步形成集休閑度假、康復療養、避暑度假于一體的8個康養產業主題片區。
民居古建星羅棋布,古街老巷舊貌猶存,干凈整潔的道路,古色古香的庭院,點綴著喜慶的燈籠和紅綢,“高顏值”的村莊令人心曠神怡。作為高平市康養特色村,蘇莊古村改造總投資約3億元。游客閆慧芳和家人慕名到蘇莊游玩,欣賞到了迎親等婚俗表演。閆慧芳告訴記者:“在這里體驗康養民宿院落,欣賞原汁原味的婚俗表演之后,深刻感受到原來生活的喧囂與鄉村的溫馨,能如此和諧地交融于咫尺鄉間。”
距離蘇莊村20公里的地方,就是陳區鎮南河村的臥龍灣景區。2022年北京冬奧會帶動全民“冰雪熱”。臥龍灣景區精心策劃了冰雪樂園項目,規劃建設有童趣冰樂園、雪地撒歡葫蘆谷、無動力親子樂園區等不同娛樂區域,雪地摩托、雪地香蕉船、雪地轉轉、雪圈等冰雪娛樂項目應有盡有。
當夜幕降臨,《夢回長平》不夜城也成為康養旅游中的不二選擇。這里以趙國古城、奇幻美麗的夜景以及迎賓儀式等打造出了趙國長平古城演繹區、創意街區、科技燈光區、游樂區四大功能區域,豐富了文化旅游體驗。“長平不夜城的演繹生動精彩,讓我們身臨其境,沉浸其中,更能了解其中的歷史淵源。”看完演出,游客郭詩瑜依舊被震撼著。
前不久,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印發了《關于山西省省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名單的公示》,高平《夢回長平》不夜城景區成功入選。該景區已成為高平市“文旅夜經濟”新模式的一面旗幟。
現在的高平,正在唱響全域旅游“四季歌”,逐漸形成由單一旅游產品向全民、全域、全時文旅康養發展的新格局。(本報駐山西記者 郭志清)
近年來,伴著山水相融的自然優勢和豐厚的人文歷史資源,山西省高平市以山水為底色、以生態為特色、以文化為靈魂、以康養為載體、以旅游為紐
古老的戲曲藝術是根植于中國人血脈的一種文化傳統,如何讓這種文化傳統更持久、更良性、更能與時俱進地影響國民素質、提升文化修為、滋潤子
文化,是推動共同富裕的基礎力量,也是關鍵變量。為了讓偏遠山區的孩子能夠讀到更多的好書、改善欠發達地區農村小學的閱讀現狀,浙江省溫州
實現文化和旅游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石與內驅是文旅隊伍。八閩大地上,活躍著一批忠于職守、開拓進取、勇于創新的福建文旅人,他們日夜辛勤耕
近日,山東省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印發《山東省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實施方案》的通知。本報特摘編適用于文化和旅游業的政策,
4月29日,湖南省非遺工坊、非遺村鎮、非遺街區省級示范點建設推進會在湖南懷化召開。會議安排部署了湖南省級非遺示范點建設的各項工作任務
一直以來,特殊群體尤其是殘障群體的文化權益保護都是城鄉公共文化服務的重點和難點。旺盛而多元的文化需求與相對單一的文化產品形成鮮明對
2020年9月,浙江省委書記袁家軍在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實施15周年座談會上明確提出宋韻文化;2021年8月,浙江省委文化工作會議強調,讓千年宋韻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五一假期,各地游客以本地游、周邊游為主。多地文旅部門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守牢安全底線的同時,推出或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