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詩詞入史: 擴展新時代文學史的格局

2022-04-18 10:42:40   來源:中國文化報

中華詩詞源遠流長、燦爛輝煌。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以中華詩詞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打造出一個個中華民族的精神地標,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在新時代如何推動中華詩詞發展廣受各界關注,記者日就此采訪了部分業內人士,就中華詩詞的價值、作用、寫入文學史等進行探討。專家、學者認為,中華詩詞在現當代文學的繁榮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也必然會在現當代文學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中華詩詞成就斐然

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提出:“加強對中華詩詞、音樂舞蹈、書法繪畫、曲藝雜技和歷史文化紀錄片、動畫片、出版物等的扶持。”年來,人們對中華詩詞越來越重視,中華詩詞的社會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隨著中華經典誦讀工程等的陸續實施,民眾增強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進一步得到夯實。但由于一些原因,中華詩詞在中國文化事業蓬勃發展的今天仍然沒有進入現當代文學史。”全國政協委員林陽認為,中華詩詞講述了中華文明輝煌燦爛的歷史,將引領廣大讀者尤其是青少年讀者全面認識和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激發人們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情。中華詩詞學會自1987年成立以來,一直受到中央領導的高度重視,在歷任會長錢昌照、周谷城、孫軼青、鄭欣淼、周文彰的帶領下,詩詞活動不斷開展、詩詞創作者隊伍不斷壯大、詩詞精品不斷涌現、詩詞知識不斷普及、詩詞書刊不斷出版。尤其是2020年,中華詩詞學會制定了《“十四五”時期中華詩詞發展規劃》,自覺把詩詞文化建設融入國家文化戰略,緊緊圍繞滿足人民精神需求、服務國家發展大局,繁榮發展中華詩詞,大力推動中華詩詞的普及與應用,推動中華詩詞的創作與評論,秉持詩詞與時代同行的理念,用優秀的詩詞作品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增光添彩。

推動中華詩詞進入“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編撰工作會議日前在北京舉行。與會專家學者表示,中華詩詞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粹,一直在不斷發展,詩詞創作日趨活躍,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華詩詞發展迅猛,創作隊伍達數百萬之眾,每天創作的詩詞數以萬計。但是現代及當代中華詩詞卻一直未能進入文學史,這對民眾尤其是青少年對當代中詩詞創作的了解和接受造成了一定的困難,也不利于當代中華詩詞的經典化和體系化。大家認為,中華詩詞在現當代文學的繁榮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也必然會在現當代文學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推動中華詩詞進入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的工作是開創中華詩詞和中國文學史新格局的重要舉措,具有深遠的意義。

詩詞入史是綜合工程

“自1949年以來,當代文學中的舊體詩詞寫作一直在延續,在不同時期也有新的發展和變化。在這一領域成就最卓越和影響最大的是老一輩革命家的詩詞以及一些文史名家的詩詞。人們對他們的不少詩詞作品耳熟能詳,這些作品已成為當代舊體詩詞領域里的經典作品。”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白燁認為,中華詩詞學會編著的《當代詩詞史》講說和論述了當代詩詞在不同時期的寫作與成就,當代的舊體詩詞寫作作為文學創作的一脈,一直存在著、發展著。這種創作的走向與成果,在寫作者和閱讀者中不斷發揮著作用、產生著影響。創作者用詩詞抒懷表意,閱讀者用詩詞愉悅自己。通過舊體詩詞這種特殊文體,都達到了一種情感與情思的抒發,獲得自我精神的愉悅和滿足。

白燁認為,詩詞入史實際上是一個綜合工程,它包含了幾個方面的工作。首先也是最主要的工作,是在文學史中納入詩詞,把它看成是與小說、散文、報告文學、新詩等的文體,是文學史的一部分。第二,就是要組織有權威有影響的專家學者來撰寫當代詩詞自身的發展史著述。第三,是從文學史作品參閱的角度來選編當代詩詞中堪稱經典的作品。

“詩詞入史,既有緊迫、必要,還有重要。詩詞入史的要義,當然是敦請現當代文學史的作者要充分認識到詩詞文體的意義、詩詞入史的必要。詩詞是一種真實存在的文學現象,而且作為一種文學現象一直在發展。這種文學寫作或文學現象,既反映著人們的審美追求與精神風貌,同時也影響了社會的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從這個意義上講,人們對中華詩詞不能無視,應該在文學史著述里占有一席之地。”白燁認為,這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促進詩詞寫作與新詩寫作的互動,包括從傳統詩詞寫作中汲取應有的營養,在詩歌創作和文學創作中實現創造發展、創新轉化等方面都有意義。

保持語言的生命力

“文學史是開放的概念,也應該是文化自信的概念。詩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展現了中華文化曾經達到的高度,現在仍在發展,而且極度繁榮。所以我覺得詩詞在當代文學史的書寫當中占有一席之地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何向陽認為,文學史應該有容納百川的氣魄,文學史的書寫在今天也應該有一個開放的胸懷。中華詩詞的繁榮發展和作用體現在4方面:隊伍龐大;成績不凡;在新時代彰顯了文化自信;講中國故事、抒中國情懷不僅是新詩的事,也是詩詞的事。

“建設現代漢語文學的優雅文學語言,向文言文學自然是一條重要的途徑。文言文在幾千年來經過一代又一代文人的錘煉而形成了相對穩固的語言系統,它凝練、精致、典雅,文化內涵豐富。文言文是中華文明的瑰寶,不應該被現代文明徹底拋棄,特別是它作為一種語言,其精致、典雅的品,其深厚的文化積淀,應該成為打造現代漢語優雅文學語言的基礎。”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賀紹俊表示,所幸的是,文言文并沒有被徹底拋棄,它一直存在于中華詩詞的創作之中。中華詩詞的創作僅從語言的角度說就有很大的功勞,它讓文言文一直保持著生命的氣息,它也為文言文如何與現代相適應、相融合保持了一個雖然狹小但很可貴的通道。這個問題一直沒有得到人們的重視,這也就是賀紹俊要從語言角度強調中華詩詞進入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的意義之所在。

賀紹俊認為:“入史,意味著我們重視中華詩詞保持文言文生命氣息的功勞,并通過對這一功勞的總結和研究,為文言文的精華如何進入到現代漢語系統來開辟一條廣闊的渠道,從而也培養起一種建立現代漢語優雅文學語言的自覺意識。”(本報記者 黨云峰)

標簽: 中華詩詞入史 擴展新時代 文學史格局 新時代文學史

相關閱讀

中華詩詞入史: 擴展新時代文學史的格局

文化

中華詩詞源遠流長、燦爛輝煌。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以中華詩詞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打造出一個個中

2022-04-18

“旅游業7條”第一條: 進一步激發行業應

文化

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文化和旅游部等14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簡稱《若干政策》)。本

2022-04-18

文化和旅游部召開2022年人大建議政協提案交

文化

4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召開2022年人大建議政協提案交辦會, 貫徹落實全國人大代表建議交辦會、國務院有關會議、全國政協委員提案交辦會精

2022-04-18

應對“不確定性”文旅企業在行動 積極申請

文化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局部地區的反復,2022年國內文旅行業挑戰依然艱巨。為全力緩解當下疫情對文旅行業的沖擊,從中央到地方通過出臺相關紓困

2022-04-18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開啟全鏈條文化遺產旅游模

文化

充滿歷史韻味的木結構房屋和商店,到處掛滿紅燈籠和古樸的招牌,游客在這里既能夠觸摸到歷史,又能夠欣賞到賞心悅目的景致。有媒體如此評論

2022-04-15

中華詩詞入史: 擴展新時代文學史的格局

文化

中華詩詞源遠流長、燦爛輝煌。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以中華詩詞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打造出一個個中

2022-04-18

“旅游業7條”第一條: 進一步激發行業應變克難的內生動力與發展活力

文化

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文化和旅游部等14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簡稱《若干政策》)。本

2022-04-18

文化和旅游部召開2022年人大建議政協提案交辦會

文化

4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召開2022年人大建議政協提案交辦會, 貫徹落實全國人大代表建議交辦會、國務院有關會議、全國政協委員提案交辦會精

2022-04-18

應對“不確定性”文旅企業在行動 積極申請紓困扶持政策緩解經營壓力

文化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局部地區的反復,2022年國內文旅行業挑戰依然艱巨。為全力緩解當下疫情對文旅行業的沖擊,從中央到地方通過出臺相關紓困

2022-04-18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開啟全鏈條文化遺產旅游模式 品味老成都暢游“大三國”

文化

充滿歷史韻味的木結構房屋和商店,到處掛滿紅燈籠和古樸的招牌,游客在這里既能夠觸摸到歷史,又能夠欣賞到賞心悅目的景致。有媒體如此評論

2022-04-15

西安圖書館:“口袋圖書館”全方位服務讀者 從網友習慣入手讓線上服務更便捷

文化

西安市作為西部的中心城市,是西部的經濟中心,更是西部的文化中心和科技中心。希望西安圖書館能夠購買中文期刊數據庫、碩博士論文數據庫、

2022-04-15

傳統文化元素在藝術設計中的運用

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韻味豐富,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藝術設計是一種重要的文化創造活動,承擔著延續文化的重要任務

2022-04-15

安徽博物院: 加快跨界融合豐富文化供給 拓展社教職能涵養時代新風

文化

安徽博物院多年來大力推進融合創新,將文博事業與文物保護利用、文創開發、旅游、社會活動相融合,實施項目、開展活動,在黨史學習教育等方

2022-04-15

看待流量還需客觀平和 不能僅以流量論英雄

文化

近日,某人氣頗高的青年演員出演國家話劇院新創排的話劇,其表現讓不少觀眾眼前一亮。隨著眾多傳統觀念中的流量演員、愛豆在影視劇中、話劇

2022-04-15

山東青島: 西海岸城市IP塑造文旅新形象 多種舉措提振文化和旅游消費

文化

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山東青島西海岸新區文化和旅游局著眼培育文化和旅游新業態、完善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務體系、深挖鄉村文化和旅游資源

2022-04-15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

深圳國企全力為市民 守好“菜籃子”“米袋子”保障量足價穩

疫情防控形勢下,民生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連日來,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企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全力為深圳市民

去年我國中小企業實現恢復性增長 政策持續加碼助力中小企業平穩發展

中小企業是穩定工業經濟的重要力量,黨中央把促進中小企業發展作為長期戰略。2021年我國中小企業實現了恢復性增長,規上中小企業收入利潤同

工銀瑞信累計創造投資回報4707億元 夯實投研能力建設

公募基金行業的本質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財,首要社會責任就是為廣大投資者提供優質的資產管理服務。作為國內首家銀行系基金公司,工銀瑞信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