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高校在校生助力鄉村振興的形式多種多樣,既有來自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也有各高校組織的“三下鄉”服務項目,更有大學生自發的鄉村志愿行動。
大學生們在助推鄉村創新創業、服務鄉村基層組織、引領鄉村文化教育、推進鄉村環境整治、熱心鄉村公益等多方面發揮著顯著作用。尤其是部分來自農村的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的新鄉賢,生于斯、長于斯,以其專業的素質能力、特有的鄉土情懷,服務鄉村建設,滋養鄉風文明,已成為匯聚鄉村振興強大合力的重要媒介。
然而,綜觀現實,激勵大學生鄉賢繼續積極投身鄉村振興事業還存在一定的現實瓶頸。具體來說,一些服務鄉村振興的志愿活動存在形式化、盲目化和被動化傾向,造成大學生的服務內容與鄉村實際發展需求之間出現脫節;部分高校組織的志愿活動忽視對學生的價值引領與能力提升,學生很難從中感知鄉村振興的實際意義;少數基層干部的認知存在局限性,導致大學生鄉賢開展工作時缺乏鄉土倚重與輿論導向上的社會支持。
大學生鄉賢助力鄉村振興是一個系統工程。當前,要激勵大學生鄉賢繼續投身鄉村振興事業,關鍵在于突出問題導向,精準施策,建立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大學生鄉賢補位機制。
搭建供需云平臺,不斷強化大學生鄉賢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主體意識。以鄉村發展需求為導向,發揮大學生鄉賢激活人才引擎作用。一要完善大學生鄉賢隊伍人員選拔機制。由縣級黨委發揮統籌兼顧作用,建立一套涵蓋鎮村社的本地人才資源庫,依據大學生鄉賢的學歷層次、就讀專業、優勢特長、空閑時間等分類立卡建檔,并由村(社)委員會專人定期聯絡和動態更新。二要完善大學生鄉賢服務對接機制。由村、社區依據本地農業、工業、服務業等方面的發展實際,精準匹配大學生鄉賢人才,并通過信息公示、人大代表會議審議等程序,做好鄉賢人員的審核、備案工作,大學生再有針對性地策劃與實施志愿服務項目和品牌。三要構建大學生鄉賢退出機制。對于履職不到位、群眾滿意度不高、考核測評不合格的,經過鄉賢聯誼會提名、鄉鎮黨委政府研究討論后將取消大學生的鄉賢資格,防止鄉賢“異化”。在充分了解實際的基礎上,也允許大學生鄉賢依據自身情況,退出鄉賢隊伍。
構建實踐育人共同體,不斷提高大學生鄉賢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能力素質。完善大學生鄉村志愿幫扶機制,建構多元協同合作模式。一要“大學生志愿者+社會工作者”聯動。可利用大學生的專業特長和社工整合社會資源的優勢,實現兩方在創新項目孵化、信息平臺搭建、服務資源共享、專業隊伍培育等方面發揮協作效應。二要“高校+村(社區)+企業”攜手。發揮“學校+政府+企業”疊加效應,為大學生構建一個“學習空間—創業苗圃—創客交流—加速孵化—開放創新平臺”全鏈條的創新生態體系,持續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在了解農業、農民需求的基礎上,對大學生進行“訂單式”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大學生“三農”服務隊伍。
培育志愿服務動力系統,不斷擴大大學生鄉賢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影響面。激活大學生鄉村振興志愿服務內外生動力,形成鄉村振興服務品牌效應。一要建立健全服務鄉村的激勵政策。可綜合運用物質獎勵、精神激勵手段,創新高校學分兌換制度、評獎評優管理辦法,鼓勵更多大學生鄉賢投身于農村的廣闊天地中。二要努力贏得當地的認可支持。通過廣播、電視、微信、短視頻等媒介加強對大學生鄉賢的事跡宣傳,通過“拍出來”“說出來”“唱出來”“演出來”等形式,既能增強村民、村干部對大學生服務家鄉的價值認同與情感支持,也能在無形中強化大學生鄉賢為鄉民謀幸福的使命擔當。
(作者狄偉鋒系浙江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副教授,邢蓮系浙江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碩士研究生,陸和杰系浙江師范大學碩士生導師、寧波開放大學副研究員)
近日,記者從陜西省西安市召開的優質高中與中職學校名校+工作部署會了解到,今年3月西安市15所優質高中將與中職學校組建名校+,預計今年實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被寫入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作為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的重要舉措,教師交流輪崗在兩會期間受到各方熱議。
提起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人們會想到兩彈一星元勛錢驥、數學家華羅庚,想到英雄教師殷雪梅……近日,記者走進這片底蘊深厚的教育沃土采訪。
近日,廈門市集美區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在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青少年宮掛牌成立,該中心將采取多方協作的方式服務家庭教育。據悉,集美區家庭教
近日,記者從陜西省西安市召開的優質高中與中職學校名校+工作部署會了解到,今年3月西安市15所優質高中將與中職學校組建名校+,預計今年實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被寫入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作為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的重要舉措,教師交流輪崗在兩會期間受到各方熱議。
記者今天從教育部獲悉,針對我國疫情多地多點發生的情況,教育部迅速部署各地充分發揮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作用,統籌利用好國家平臺和地
雙減政策著眼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從源頭治理泛濫的校外培訓,減輕學生過重的校外培訓負擔,讓學校回歸育人初心。然而,就在學生周末、假期
走進廣西貴港覃塘區蒙公鎮民族初級中學,仿佛來到一個少數民族博物館。我們學校里有民族書屋、民族屏風、文化長廊,還有‘那博物館&rs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