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以來,陜西省西安市各公共圖書館攜手合作,連續3年舉辦數字資源尋找“閱讀達人”活動,為推廣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推進全民閱讀開辟了一條新途徑。“對基層公共圖書館而言,除了資源建設,還要在提升服務方面下功夫,要暢通傳播渠道,強調對讀者和市民的覆蓋面和觸達率,從而提升數字服務效能,這也是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西安圖書館館長胥文哲說。
在由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西安圖書館承辦、西安市13區縣的公共圖書館協辦的第三屆西安市公共圖書館百萬數字資源尋找“閱讀達人”活動剛剛啟動之際,記者選取上一屆不同職業、不同年齡段讀者中的優秀代表,以期通過他們的故事,看一看用戶需求、數字資源建設成果以及未來還應著力的方向……
對于他們,數字資源可以改變人生
“書籍不能直接給你帶來好運,但能讓你悄悄成為更好的自己。”“80后”西安讀者周南這樣說,也是這樣身體力行的。在2021第二屆尋找“閱讀達人”活動中,他以自己的閱讀故事斬獲一等獎。
周南雙目視力只有0.1,平時看書要離書本特別近。若是遇到筆畫復雜的字時,他要貼在書本上才能看清。盡管如此,他在閱讀的路上始終沒有停下腳步。靠著勤奮,他自學了針灸推拿專業大專到博士階段的大部分課程,在國家級和省級各類醫學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并在2017年考取了按摩高級技師證書。周南說:“我在閱讀中成長,在閱讀中提升自我,在閱讀中成就夢想。”
“圖書館于我而言,不僅是提供文獻借閱服務的場所,更是一個公共文化空間,提供著多種形式的信息資源和多元化服務,更是改變自己的場所。”今年60歲、家住西安市長安區的宋省民如是說。
20多年前,因為一場疾病,宋省民基本喪失了視力,他成了一個要依靠盲杖方能艱難出行的視障人士。他說:“當時,我的人生一片暗淡。如今,我開了一家按摩小店,雖然掙錢不多,但自己不再是家人的負擔,完全可以自食其力。這一切,靠的就是學習。”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聽說西安圖書館每月會定期開展陽光盲人伴讀活動,我便主動加入進來。活動中,志愿者為盲人讀者朗讀精心挑選的圖書,大家聚在一起交流,談生活、談人生,我們的精神生活不斷地充實起來。”宋省民介紹,通過西安圖書館租借給盲人讀者的智能讀書機,他打開了一座寶庫,不僅聽了眾多專家的講課,還自修了推拿按摩知識,這為后來開店當老板打下了基礎。
“社會日新月異,緊趕慢趕還怕跟不上呢,咋敢不學習?”宋省民表示,廣大殘障朋友要用好身邊的公共文化資源,讓自己充實起來、不斷成長,也希望文化機構能借助新科技,推出更多服務,方便行動不便的殘障人士。
對于他們,數字圖書館是幸福生活好助手
對于熱愛聽書的任紅霞而言,西安圖書館公眾號數字資源里的“有聲微書屋”是她每日必聽的內容。她說:“每天半小時的聽書,讓我開闊了視野,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從高中時期就養成了堅持閱讀的習慣,多年未變。那時候,課外讀物無非就是四大名著和一些國外經典,我幾乎讀了個遍。長大后,常常去圖書館找好書看,也在查找書目上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任紅霞說,一次偶然的機會,通過西安圖書館線上宣傳活動,接觸到了數字圖書館,從而發現了閱讀的新大陸。特別是從體驗“聽書”功能開始,自己又連續接觸到“天祿講壇”以及“有聲微書屋”。如今,每天都會利用碎片時間聽感興趣的內容。
“大學畢業后來到西安生活,一次偶然走進西安易俗社小劇場看了一場秦腔。這一看,就被秦腔那熱耳酸心的音韻及厚重的家國情懷感染,于是就想先通過閱讀來填補我對秦腔了解的空白。”王斌是一個愛看戲的“90后”,西安圖書館公眾號數字資源里的相關視頻,是他尋覓戲曲講座的便捷通道。王斌說:“原先很難找到關于戲曲文化的講座,直到我關注了圖書館的公眾號,才發現原來名人大家的專業講座就在我的手機里。”
“小時候愛書,總是買好多本放在包里,得空就拿出來翻一翻。拿到一本喜歡的書,我總是翻了又翻、看了又看,翻爛了也舍不得丟掉。”讀者任杰說,在一次用微信查閱資料時,偶然間接觸到了西安圖書館的微信公眾號,從此愛不釋手。強大的文章引導、細致的功能介紹、豐富的書籍,讓他心中竊喜,找回了小時候手不釋卷的幸福感。
任杰說,無論是“讀書”還是“讀屏”,無論是深度閱讀還是碎片化閱讀,都是閱讀;無論是“開卷有益”還是“開機有益”,只要“有益”,就足夠了。
對于他們,閱讀就是成長的陽光雨露
孩子會有許許多多的問題和奇奇怪怪的想法。對馮宇鋒小朋友來說,他有一位專屬于他的“老師”給他答疑解惑,這位“老師”就是數字圖書館。
“西安圖書館公眾號里的‘萬方少兒圖書館’里有生動有趣的有聲繪本,還有形象直觀的科普視頻,開拓了我的視野。在‘科普視界’里,我認識了植物界的‘活化石’百歲蘭,看到了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知道了北方的春天池水為什么會變綠……”馮宇鋒說。
同樣,侯若菁也是一名熱愛閱讀的小朋友。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她便每天閱讀打卡,幾乎從未中斷。對她來說,生活里不能沒有書籍,不能沒有閱讀。小小年紀的她是圖書館的??停髞硭l現了數字圖書館,特別是里面的“聽書”資源,讓她與書更親近了。
“不出門就能隨時聽書,既不耽誤時間,還可以讓眼睛休息一下。”侯若菁說,“因為愛讀書,我也熱衷于參加演講、詩歌朗誦等活動,并且多次獲獎。讀書使我了解到更多做人的道理。”
“中華民族歷來崇尚讀書,這是我們需要大力弘揚的優良傳統。而一個國家的長遠發展,與全民閱讀的開展緊密相連。”胥文哲表示,時代在發展,閱讀習慣也在改變,通過手機看書、聽書的人越來越多。圖書館要緊貼時代、順應需求,建設好、推廣好數字資源,更好地服務廣大讀者。(本報駐陜西記者 秦 毅)
自2020年以來,陜西省西安市各公共圖書館攜手合作,連續3年舉辦數字資源尋找閱讀達人活動,為推廣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推進全民閱讀開辟了
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文化和旅游部等14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簡稱《若干政策》)。本
4月23日至25日,首屆全民閱讀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由中央宣傳部(國家新聞出版署)、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指導,中宣部出版局、北京市委宣傳
4月24日,陜西省圖書館新館閱覽功能區開放活動在西安舉辦。趙一德對陜西省圖書館新館閱覽功能區開放表示祝賀。他說,近年來,陜西省委、省
自2020年以來,陜西省西安市各公共圖書館攜手合作,連續3年舉辦數字資源尋找閱讀達人活動,為推廣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推進全民閱讀開辟了
工業遺產是人類文明和歷史發展的見證。作為中國工業重鎮,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是國內第一批開展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工作的城市之一。多年來,
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文化和旅游部等14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簡稱《若干政策》)。本
4月23日至25日,首屆全民閱讀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由中央宣傳部(國家新聞出版署)、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指導,中宣部出版局、北京市委宣傳
4月24日,陜西省圖書館新館閱覽功能區開放活動在西安舉辦。趙一德對陜西省圖書館新館閱覽功能區開放表示祝賀。他說,近年來,陜西省委、省
4月21日至23日,2022中國旅游科學年會在京舉辦。本屆年會以旅游人才建設與青年人才培養為主題,探討新階段背景下學科建設與旅游人才培養。
從2021年的福建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到今年的福建省政府工作報告,福建率先在全國提出文旅經濟,并將其定位為全省四大經濟之一。文旅經濟作為
景觀雕塑是城市文化形象和文化空間建設的重要支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景觀雕塑代表了其所在環境的文化屬性和精神品質。河北省裕華區以空間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