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三百萬年中,人腦的體積增加了大約三倍,從人類譜系中南方古猿的450克大腦擴展到約1400克左右的現代人類大腦,成為生物領域已知的“最強大腦”。在演化與社會進步的過程中,人類不斷get新技能,其中就包括馴化動物。
古人類通過馴化直接干預了野生動物的自然繁殖過程,這可能導致了有些動物臉變圓、口鼻變短、尾巴變短、身材變得更加粗壯,甚至還有些動物顱骨變小。我們現在見到的大多數家養動物都與其原始祖先有了明顯的差異。這些馴化后出現的特征被統稱為馴化綜合征(Domestication Syndrome)。
其實,不止是現在,早在140年前,達爾文就發現了這種現象。不過,他本人也未能查明其中原因。直到現在,這個問題仍是遺傳學中懸而未決的問題之一。
2022年1月26日,發表在《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和英國愛丁堡大學的研究人員證實,隨著貓在過去10000年的時間里被馴化,它們的顱骨體積已經顯著縮小。
這意味著鏟屎官們的大腦已演化到“最大化”;而喵星人的大腦卻越來越小。這一發現可能會對馴化綜合征,即動物如何適應被人類飼養產生新的重要見解。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比較了家貓(常用實驗動物貓)和來自歐洲與非洲野貓的顱骨大小(衡量大腦尺寸的一個指標),現在這些野貓在遺傳學上被證實是家貓的祖先物種。
研究人員還觀察了野生貓和家貓的雜交后代,發現它們的大腦體積介于其他兩組貓的測量值之間,家貓的顱骨體積確實比歐洲野貓(Felis silvestris)和家貓的野生祖先非洲野貓(Felis lybica)都更小。
研究人員進一步發現,家貓和歐洲野貓雜交后代的顱骨體積介于兩個親本物種之間。這一發現印證了過去的研究結果。
自上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貓腦,大腦變小的趨勢也在綿羊、狗和兔子中被觀察到。顯然,這些馴養動物發生了很顯著的變化。
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觀點,即馴化過程中對馴服的自然選擇會導致動物產生的神經嵴細胞(與興奮性和恐懼有關)減少。這反過來可能導致應激反應、大腦體積和整體身體形態的變化。
研究人員還對該地區的家貓和野貓的上顎進行了檢查,但沒有發現明顯的變化。有一些觀點認為,神經嵴細胞的減少會導致鼻子長度變短和顱骨尺寸變小,但在這組數據中沒有體現出來。
雖然這項研究的結論并非全新的,但在某些情況下,它們確實更新了此前幾十年的研究數據,并為研究馴化理論的科學家提供了更多可供分析的新信息。
研究人員認為,對大腦的比較通常基于難以獲取的舊文獻,在某些情況下,雖然也會將馴養動物與野生物種進行比較,但那些野生物種已經不再被認為能代表馴養動物的真正祖先物種。
在馴化研究中,還有一種觀點認為,與狗相比,貓不是真正的馴化動物,或只能算是“半馴化”物種。該觀點認為是貓選擇與人類在一起的,而不是人類選擇了貓,因此貓不能被認為是完全馴化的。
研究人員認為這個觀點并不準確。盡管事實上,貓的馴化之路通常被視為只對貓有益,而不是對人類有益。貓可能不像狗或馬那樣對人類“有用”,但它們在保護谷物收成免受嚙齒類動物侵害方面的作用是一個重要的馴化驅動因素,并且它們與人類的聯系不僅僅是為了尋找簡單的食物來源而已。研究人員表示,家貓繼續被選為寵物,是因為它們的溫順情,這使它們成為合適的馴養對象。
最終,研究人員表示,還需要收集更多物種的數據,才能充分了解馴化對貓的影響,包括它們的大腦體積,然而迄今為止收集的信息仍然存在局限性。
科學家們總結道:“我們必須承認,我們是在將現在或最近的野生動物種群與馴養種群進行比較,而不是它們真正的祖先種群。這總是一個令人困惑的,因為我們很少能接觸到現代馴養動物的古代祖先,好在古代動物DNA可以幫助部分解決這個問題。”
在過去的三百萬年中,人腦的體積增加了大約三倍,從人類譜系中南方古猿的450克大腦擴展到約1400克左右的現代人類大腦,成為生物領域已知的
對一個人來說微甜的食物對另一個人來說可能非常甜,那么食品和飲料公司如何客觀地確定某樣東西究竟有多甜?一種實驗性的新"生物電子舌"有一
深海海底是地球上探索最少的生態系統,盡管它覆蓋了地球表面的60%以上。深海沉積物中大量未知的生命,從底棲動物到微生物,幫助回收或封存
在過去的三百萬年中,人腦的體積增加了大約三倍,從人類譜系中南方古猿的450克大腦擴展到約1400克左右的現代人類大腦,成為生物領域已知的
馬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的一個研究小組最近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宣布,他們已經設計出一種新的類似橡膠的固體物質,它具有令人驚訝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現在在它的新家—在圍繞太陽的軌道上,將能夠觀察一些最遙遠和最古老的星系。盡管它還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開始收集
對一個人來說微甜的食物對另一個人來說可能非常甜,那么食品和飲料公司如何客觀地確定某樣東西究竟有多甜?一種實驗性的新"生物電子舌"有一
深海海底是地球上探索最少的生態系統,盡管它覆蓋了地球表面的60%以上。深海沉積物中大量未知的生命,從底棲動物到微生物,幫助回收或封存
據New Atlas報道,中暑是一種可以悄悄襲來的疾病,如果不迅速處理,可能會導致死亡。一個新的基于智能手表的系統旨在提供幫助,在為時已晚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5日報道,一個國際研究團隊證實,他們在2011年目擊的一個微引力透鏡事件是由一顆在星際空間自由自在漫游的孤獨黑洞引起,
據最新一期《科學進展》報道,美國能源部(DOE)阿貢國家實驗室和芝加哥大學的科學家取得了量子科學研究的重大突破:他們能夠按需讀出量子位
記者從中國科大了解到,該校地空學院陳伊翔教授研究組在全球典型的大陸俯沖帶中發現了地幔楔蛇紋巖來源流體反向交代深俯沖陸殼的地球化學證
1月29日,記者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我國首個百萬噸級CCUS(碳捕集、利用與封存)項目——齊魯石化-勝利油田CCUS項目全面建成。該項目每年可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