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30多年的建設發展,大學科技園已經成為我國創新創業的核心載體、校企資源融合共享的樞紐平臺和支撐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力量。2021年5月,國家大學科技園數量累計達到140家。截至2021年底,國家大學科技園場地面積達到708.6萬平方米,年均扶持大學生創新創業80萬人,在孵企業10127家,實現營收325億元。
近年來,各地大學科技園取得了快速發展,然而在實際運行過程中也面臨諸多問題。具體來說,一是部分大學科技園資源匯集有待加強,空間載體、資金條件和專業人才等方面尚不能支撐從成果孵化到產業化的完整科技成果轉化需求。二是部分大學科技園增值服務能力欠缺,孵化器的投融資能力不足,較少對入園企業和團隊進行規模化、制度性投資,為企業提供商務服務、創業指導、投融資等增值服務的能力不足。三是部分大學科技園雙創平臺作用不夠顯著,未能積極融入學校人才培養主渠道,在學校學科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中心工作中找不到應有定位。四是相關配套政策還不夠完善,部分大學科技園建設與校內職稱評聘、科研考核、干部管理等制度不配套,未將創辦企業取得的成果轉化收益納入考核范圍,同時對高校人員從事科技成果轉化創辦企業還有一定的限制性措施。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大背景下,地方高校更加重視科技成果轉化和創新創業教育,使得大學科技園兼有孵化器和科技平臺雙重屬性。做大做強大學科技園,對于助力雙創升級加力、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具有多重戰略意義。針對上述問題,有關部門應當繼續發揮好大學科技園科技成果轉化、科技企業孵化、科技人才培養、集聚輻射帶動等核心功能,塑造“環高校科創帶”品牌,形成“教育、科技和產業”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典范,有力推動產城融合、產教融合,將大學科技園打造成為各地發展的新引擎新動力。
加快資源聚集,形成多元化資源導入。充分發揮大學科技園運營主體作用,推動高校創新資源開放共享,開放重點實驗室、協同創新中心、創新創業服務中心等機構資源,提供創新創業和成果轉化服務,支持大學科技園承接高校的重點實驗室和研發平臺入駐,為創新創業企業提供大型儀器設備共享服務和專業技術服務。加快高校與區域內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積極引導區域內龍頭企業與高校專家團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建創新聯合體或聯合實驗室,開展聯合攻關,促進協同創新。推動高校與所在區域深度合作,引導能夠發揮大學優勢學科作用且契合大學科技園產業定位的龍頭企業、潛力企業、平臺企業等產業布局,聯合社會資本建設產業發展引導基金,為大學科技園企業培育提供資金支持。
培育產業集群,加強多方位產業布局。積極引導大學科技園創新創業孵化與本區域特色產業聯動對接,支持企業與高校共建創新中心,引導更多創新實力強、領域關聯度高的各類創新主體在大學科技園周邊集聚,形成頭部企業引領、平臺企業支撐、創新企業集聚的態勢,打造一批具備全國領跑潛力、國內領先實力的“硬科技”產業集群。推動大學科技園建設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到創新創業的產學研一體化平臺,提供專業服務、培養行業人才、孵化創新企業,形成具有核心技術自主能力、產業生態主導能力的產業集群。重點推進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的重大項目轉化落地,增強源頭技術供給,吸引更多未來產業領域的企業集聚發展。積極引入行業龍頭企業聯合建設大學科技園,打造專業化孵化器,鼓勵在大學科技園內孵化成熟的企業向產業園區轉移,實現創新成果產業化,推動區域產業轉型升級。
推動雙創發展,搭建多渠道雙創平臺。完善大學創新創業培育體系,支持大學科技園通過設立創新創業課程,校企共建創業學院,搭建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實習實訓基地、產教融合平臺等途徑,為大學生搭建創新創業實踐平臺。注重發揮大學科技園作為高校實踐基地的功能,建立開放式、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的實踐教學體系,強化創新創業通識教育,將創新創業意識、精神培養引導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大力支持科研人員以多種形式開展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科技成果轉化活動,鼓勵高校師生依法合規開展創新創業,同時開展職務科技成果賦權試點,賦予科研人員職務成果所有權和長期使用權,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政策。
加強政策支持,構建多樣化支持方式。擴大空間載體供給,積極滿足大學科技園建設發展需求,優先安排大學科技園新建改建項目用地指標,通過盤活老廠房等存量資源,為大學科技園升級發展提供合適的空間。打造高品質配套環境,注重提升大學科技園周邊社區空間的品質和能級,有計劃有步驟地為大學科技園提供所需的配套社會服務,形成良好的區域創新創業生態環境,促進區域創新密度和濃度提升。為符合條件的相關人員提供人才公寓等資源支持,推動大學科技園集聚適應創新創業人才需要的要素資源。優化大學科技園營商環境,設置雙創服務“綠色通道”,提升服務質量效率。對大學科技園建設給予專項政策支持,建立大學科技園年度績效評價機制,根據大學科技園功能發揮情況給予相應的績效補貼,通過政策支持鼓勵開展成果轉化和產業創新品牌活動。
(作者單位系金華職業技術學院)
經過30多年的建設發展,大學科技園已經成為我國創新創業的核心載體、校企資源融合共享的樞紐平臺和支撐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力量。2021年5月
政府有人才難題找到高校,學校當即創設一所新學院供應政府人才需求,這樣的事真實地發生在安徽信息工程學院。2016年,安徽省首個政務云計算
近日,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再次向各省(區、市)發出提醒函,要求進一步鞏固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
經過30多年的建設發展,大學科技園已經成為我國創新創業的核心載體、校企資源融合共享的樞紐平臺和支撐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力量。2021年5月
政府有人才難題找到高校,學校當即創設一所新學院供應政府人才需求,這樣的事真實地發生在安徽信息工程學院。2016年,安徽省首個政務云計算
近日,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再次向各省(區、市)發出提醒函,要求進一步鞏固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
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實施,鄉村家庭教育日益成為各方關注的重點。在日前舉辦的關注鄉村家庭教育
日前,帶著頂配防疫通行證,兩輛載著11家企業面試官的面試大巴開進了南京工程學院,為畢業生帶去150個崗位、500余個用人需求。通過面試大巴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學校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主陣地,我們要深刻把握現階段民族工作的歷史方位和重要使命,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
近日,浙江省疾控中心發布的2021年浙江中小學生超重、肥胖、貧血現狀數據顯示,小學生超重率、肥胖率分別達到14 11%、14 16%,初中生為15 6
記者今天從教育部獲悉,截至4月30日,各地已有10 99萬家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納入監管與服務平臺監管,其中9 52萬家機構通過了資質審核,資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