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探索融合教育改革 在生命的殘缺處綻放光彩

2022-05-06 10:47:47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

融合教育既是特殊教育的重要理念和時代命題,也是特殊教育乃至整個教育發展的大趨勢。《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出“全面推進融合教育”。2022年初,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提出,“融合教育全面推進,普通教育、職業教育、醫療康復、信息技術與特殊教育進一步深度融合。”

那么,在推進融合教育改革進程中,特殊教育學校應該承擔什么樣的任務?扮演什么樣的角色?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是重慶市唯一的視障教育學校,作為全國特殊教育的示范窗口,學校堅守“為每一個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初心,以“開發潛能、補償缺陷”為重點,進行了歷時18年的生態融合教育實踐探索。

我們認為,在融合教育中,特殊教育學校不應該作為弱勢群體被動等待接納,而應該主動有所作為,有所擔當。特殊教育學校的培養目標應當從培養自食其力“適應社會”的人,逐漸向培養自信自強“被社會需要”的人轉變,讓殘疾孩子挺起胸膛朝前走,有能力主動融入社會,選擇最適合的方式生存,創造價值,貢獻社會,從而獲得完整的人格尊嚴。

圍繞這一目標,學校在課程建設上下狠功夫,把立德樹人作為貫穿課程的統領思想,在全面執行《盲校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的基礎上,根據視障兒童少年聽覺、觸覺相對比較靈敏的特點,以音樂、體育、美術課程建設為突破口,發掘潛能,補償缺陷,努力構建“提升學品質、發展核心素養、促進學校特色發展”的生態融合課程體系,讓殘缺的生命綻放別樣精彩。

做優學科課程,用音樂點亮心中夢想

音樂是視障教育學校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在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豐富的精神生活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全國首位盲人特級音樂教師張治的影響下,學校于2011年成立了揚帆師生管樂團,以此為契機帶動音樂學科課程改革。

在用好全國統編盲校音樂教材的基礎上,學校在音樂教材、教學方式等方面進行了大膽重組與創新。組織教師研發了盲校音樂校本課程讀本,彌補統編教材器樂板塊內容的不足。一、二年級從節奏訓練入手,從三年級起,音樂課采取“走班教學+社團”的方式,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實際情況,選擇器樂或者聲樂作為主修方向,形成了管樂團、合唱團、電聲樂隊、豎笛隊等藝術社團。在此基礎上,以班級為單位開展選修課,學生自主選擇樂器,形成“人人會樂器、班班有特色”的格局。

學校音樂課程的改革,不僅進一步發展了視障學生的聽覺、觸覺,同時還很好地發揮了矯正與康復功能,促進視障學生間的合作、交往、欣賞和尊重。音樂的學、熏陶讓視障學生增長了才藝,更增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團隊精神、合作意識、包容品質得以進一步形成,鍛煉和發展了其融入社會生活的能力。

功夫不負有心人,努力終有收獲。學校揚帆合唱團先后獲得第九屆“中華文化小天使”文化藝術展示合唱類全國總展示活動一等獎、第十屆全國殘疾人聯合匯演一等獎;揚帆管樂團在2012年、2014年兩次參加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管樂藝術節演出,中國盲人登上國際管樂舞臺,產生了巨大影響;揚帆管樂團在全國第八屆非職業優秀管樂團隊展演中獲得銀獎,并攜手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中國國家交響樂團等國內頂尖藝術團隊,先后登上國家大劇院、北京音樂廳、解放軍軍樂廳舉辦專場音樂會;2022年3月4日,在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開幕式上,揚帆管樂團奏響國際殘奧委會會歌,驚艷了全世界。

做強特色運動項目,用體育奠基未來生活

視障教育體育課程是國家殘疾人體育運動的基礎,是培養殘而不廢有用人才的基本要素。學校高度重視體育運動的開展,不僅把體育課程作為視障學生增強體質、補償缺陷、矯正盲相、掌握技能的課程,更作為陶冶情操、培養意志品質的重要途徑。學校配備了5名專職體育教師,組織研發了《盲校體育》校本教材,形成“課程+大課間+社團”的模式,每個班級每周開設3—4節體育課,每個學生每天有30分鐘晨練、20分鐘大課間、20分鐘課后練,確保每天運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

根據視障學生競技運動能力相對較弱的特點,學校在全校學生中普及開展群眾陽光體育運動,如跑步、跳繩、花球啦啦操等。在此基礎上,充實拓展以興趣為中心的分項體育教學,創造地增設花樣跳繩、技巧啦啦操等項目,為參加各級體育競賽儲備、選拔人才。同時,學校成立盲人門球、盲人足球、盲人棒球、盲人乒乓球、盲人游泳等體育興趣社團,發展個特長,幫助視障學生有效克服生理、心理上的障礙,走向操場、走進大自然、走到陽光下,養成鍛煉身體的慣,樹立終身體育意識,在運動中磨煉意志,挖掘潛力,為自立自強奠定基礎。

學校跳繩隊在第十屆、第十一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上獲得7塊金牌,啦啦操隊赴美國參加2019年世界啦啦操錦標賽獲得亞軍,刷新了中國啦啦操在該項賽事上的最好成績;2021年,學校田徑隊學生站上了重慶市中學生田徑錦標賽的賽場,與普通學生一起參加同等級別的大賽,真正實現了等、參與、共享;學校獲得“全國殘疾人啦啦操推廣特殊貢獻獎”,被評為“全國殘疾人體育先進單位”。

做精美工教學體系,用雙手繪制兒童生命色彩

盲校美工課程對于補償學生視覺缺陷、發展思維、豐富情感等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雖然看不見色彩,但視障孩子的心中是五彩斑斕的。針對全國盲校無統一教材的困境,學校組織教師研發并出版了《盲校美工》校本教材,從折紙、串珠、泥塑、陶藝等方面將課程系統化。孩子們通過動手動腦,鍛煉了手部肌肉和精細動作能力,培養了空間感,發展了想象力,進一步增強了觸覺的靈敏度和聽覺的專注度。

在教師們的帶領下,孩子們研發的衍紙畫、棍貼畫、釘子畫獨具特色。用串珠編織的紅蘋果、工藝包作為學校傳統紀念品廣泛贈送,客人贊不絕口、愛不釋手。一件件美輪美奐的手工作品,用來裝扮教室、寢室、會議室、走廊、過道,部分作品還參加了公益展覽,給予視障學生莫大的鼓勵。2020年,學校被重慶市教委授予“重慶市中小學社會實踐教育基地”稱號,成為全國為數不多設在中小學校園里的社會實踐教育基地。

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18年的探索實踐布滿了艱辛與碩果。學校音樂、體育、美工特色課程的研發建設,讓視障學生提高了審美修養,增強了體質,促進了核心素養發展,讓殘缺的生命開出了絢麗的花朵,綻放出繽紛的色彩。

多年來,學校為特殊教育高等院校培養了330多名盲人大學生,圓了殘疾孩子的大學夢;把一大批原本需要社會救助的盲人培養成為合格的按摩技師,獲得了有尊嚴的生活。良好生態的創建,推動學校在融合教育中實現了三個轉變:一是實現了視障學生從到普通學校就讀的“單向融合”,向普通教育、視障教育、社會環境的“多向融合”轉變;二是實現了視障學生從受限制、被安排的“被動融合”,向本人自愿、態度積極的“主動融合”轉變;三是實現了從視障學生無差別、模式化的“共融合”,向尊重差異、因材施教的“個融合”轉變。我們將始終扎根特殊教育,用擔當與責任,在推進教育公、實現融合教育的道路上繼續前行,為每一個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讓殘缺的生命綻放精彩。

(作者系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校長)

標簽: 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 探索融合 教育改革 殘缺處綻放光彩

相關閱讀

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探索融合教育改革 在生

教育

融合教育既是特殊教育的重要理念和時代命題,也是特殊教育乃至整個教育發展的大趨勢。《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出全面推進融合教育。2022年

2022-05-06

高校畢業生感嘆找好工作難企業發愁招人難

教育

在網上刷招聘需求,往各企業郵箱海投簡歷,四處趕場面試……不少受訪畢業生感嘆,疫情之下的就業季,想找到一個專業對口且薪酬滿意的工作殊

2022-05-06

疫情期間黃大年團隊側寫 地質宮的燈火永不

教育

今年是我國知名戰略科學家黃大年逝世的第五年。斯人遠走,精神永存,地質宮的燈火永不熄滅。3月以來,吉林省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在奮戰科

2022-05-06

甘肅肅南分年級分層次開展“每周5天每天2小

教育

下午4點半,是甘肅省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紅灣小學曾經的放學時間。但如今,孩子們沒有走出校園,而是在社團活動室里開展興趣活動。雙減

2022-05-06

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滿月”廣受好評 瀏覽量

教育

記者從教育部今天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自3月28日國家智慧教育平臺首期推出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3個資源平臺以及24365大學生就

2022-04-29

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探索融合教育改革 在生命的殘缺處綻放光彩

教育

融合教育既是特殊教育的重要理念和時代命題,也是特殊教育乃至整個教育發展的大趨勢。《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出全面推進融合教育。2022年

2022-05-06

高校畢業生感嘆找好工作難企業發愁招人難 畢業生就業“供需痛點”如何紓解

教育

在網上刷招聘需求,往各企業郵箱海投簡歷,四處趕場面試……不少受訪畢業生感嘆,疫情之下的就業季,想找到一個專業對口且薪酬滿意的工作殊

2022-05-06

疫情期間黃大年團隊側寫 地質宮的燈火永不熄滅

教育

今年是我國知名戰略科學家黃大年逝世的第五年。斯人遠走,精神永存,地質宮的燈火永不熄滅。3月以來,吉林省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在奮戰科

2022-05-06

甘肅肅南分年級分層次開展“每周5天每天2小時”多彩課后服務

教育

下午4點半,是甘肅省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紅灣小學曾經的放學時間。但如今,孩子們沒有走出校園,而是在社團活動室里開展興趣活動。雙減

2022-05-06

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滿月”廣受好評 瀏覽量大幅增加

教育

記者從教育部今天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自3月28日國家智慧教育平臺首期推出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3個資源平臺以及24365大學生就

2022-04-29

在抗擊疫情中見證教育力量 在大戰中踐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書寫奉獻擔當

教育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剛剛過去的一個多月時間里,2400萬吉林人民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在兄弟省份的大力

2022-04-29

吉林省教育系統全力以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堅守使命護航師生安全

教育

4月27日,吉林省召開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宣布長春市從4月28日零時起,逐步解除全市社會管控,有序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從3月初至4

2022-04-29

廣泛開展調研緊扣改革痛點和難點 逐一破解改革難題

教育

教育部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嚴格規范高等學歷繼續教育校外教學點設置與管理工作的通知》,標志著我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健康有序發展進入關鍵

2022-04-29

呼喚善于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師 才能培養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

教育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頒布,標志著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入新階段。如果以一個概念來界定的話,那一定是素養本位

2022-04-29

國家智慧教育平臺全方位服務學生成長 新增三大專題上好數字“大思政課”

教育

國家智慧教育平臺自上線以來就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日前,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又新上線了抗擊疫情、心理健康和冬奧精神專題資源,更

2022-04-29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持續發力補鏈強鏈加大研發搶占市場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電充換電站 一輛新能源汽車,離不開研發、動力、配套等多個環節。作為汽車制造重鎮,重慶在這些環節的多個板塊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

深圳國企全力為市民 守好“菜籃子”“米袋子”保障量足價穩

疫情防控形勢下,民生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連日來,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企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全力為深圳市民

去年我國中小企業實現恢復性增長 政策持續加碼助力中小企業平穩發展

中小企業是穩定工業經濟的重要力量,黨中央把促進中小企業發展作為長期戰略。2021年我國中小企業實現了恢復性增長,規上中小企業收入利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