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成果:這種用“肺”呼吸的魚 能“啃硬骨頭”

2022-05-06 10:20:24   來源:科技日報

作為魚類的傳奇,肺魚不僅可以離開水生活,而且可以吃帶有硬殼的動物。

《自然·通訊》日發表了有關肺魚類中的楊氏魚食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科研人員通過研究兩件4.1億年前的楊氏魚化石標本發現,楊氏魚具有齒板和強大的咬合力,能夠捕食帶有硬殼的無脊椎動物;同時,研究揭示肺魚類演化初期的700萬年內經歷了快速輻射演化,并成為泥盆紀多樣最高的肉鰭魚類。

“這項研究不僅為揭示肺魚類食相關結構的初始變化提供了關鍵化石證據,而且提出了一個關于肺魚類的食殼起源的全新假說。”5月5日,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員朱敏強調。

肺魚是一類可以用“肺”呼吸的肉鰭魚。它們的“肺”其實是特化的魚鰾,能吸收空氣。這一特殊技能使得肺魚可以擺脫水的束縛,在河水干涸之際,潛入洞穴躲在分泌物形成的繭中,等待雨季的到來。

除此之外,肺魚還是一種能“啃硬骨頭”的魚,它們咬合力強大,一些帶殼的無脊椎動物也是它們的捕食對象。這種能夠吃帶殼動物的特殊技能,被生物學家稱為“食殼”或“甲食”。

朱敏介紹,泥盆紀早期的希望奇異魚被認為是最原始的肺魚,它已經具有了典型的肺魚食殼特征,比如,有發達的齒板與短而粗壯的下頜。而楊氏魚的系統發育位置較奇異魚更為原始。

“因此,楊氏魚是研究肺魚類食殼起源的關鍵。”朱敏強調。

年來,中科院古脊椎所的研究人員在化石發掘工作中采獲了眾多楊氏魚標本。“幸運的是,其中兩件標本保存了楊氏魚的舌弓、鰓弓及腭部結構,為解答肺魚類食殼相關特征的起源時間與出現順序帶來了曙光。”朱敏說。

通過研究楊氏魚的解剖學結構,研究人員還原了楊氏魚的進食方式:主要使用粗鈍的大牙碾碎獵物,而齒板上那些較小的牙齒則起到輔助固定作用。

朱敏表示,肺魚類一出現就顯示出高度的特異,并且多樣非常高,被認為在演化階段初期經歷了快速演化。

研究人員采用貝葉斯末端定年法定量分析了古生代肺魚類的系統發育關系、分化時間及特征的演化速率,分析結果顯示,在志留紀晚期至早泥盆世洛赫考夫期末之間一個約700萬年的窗口期,肺魚類起源并經歷了快速演化。更重要的是,肺魚和取食相關的特征明顯比其他特征具有更高的演化速率。

相反,肺魚形類的另一個主要分支孔鱗魚類的形態特征則相對保守,多樣比較低,最終在泥盆紀末期滅絕。

“肺魚類的成功很可能得益于演化初期在食上的快速演化,使其開辟出新的生態空間,而先驅楊氏魚恰好記錄了這一關鍵革新的初始狀態。”朱敏解釋道。(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

標簽: 最新研究成果 肺呼吸的魚 能啃硬骨頭 魚類的傳奇

相關閱讀

最新研究成果:這種用“肺”呼吸的魚 能“

科技

作為魚類的傳奇,肺魚不僅可以離開水生活,而且可以吃帶有硬殼的動物。《自然·通訊》近日發表了有關肺魚類中的楊氏魚食性方面的最新研究成

2022-05-06

新研究:全球有記錄以來最強熱浪確定

科技

2021年6月29日,一場熱浪席卷北美西部,為加拿大創造了49 6℃的歷史最高氣溫紀錄(比前一次峰值高4 6℃),并導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宣布進入緊

2022-05-06

美稀有同位素束流裝置正式啟動有望制造出大

科技

據美國稀有同位素束流裝置(FRIB)網站2日報道,經過近十年等待,FRIB于5月2日正式投入使用,這臺身價9 42億美元的設備是第一個能制造并分析

2022-05-06

俄羅斯研發出含鈧碳納米超硬材料 研究結果

科技

俄羅斯國立研究型技術大學MISIS、超硬和新型碳材料研究所和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團隊首次合成一種基于含鈧的碳納米

2022-05-06

新發現:內外耳毛細胞的新基因開關發現

科技

由于衰老、噪音以及某些癌癥治療藥物和抗生素造成的聽力損失是不可逆轉的,因為當對聽力至關重要的外耳和內耳感覺細胞死亡后,科學家們無法

2022-05-06

最新研究成果:這種用“肺”呼吸的魚 能“啃硬骨頭”

科技

作為魚類的傳奇,肺魚不僅可以離開水生活,而且可以吃帶有硬殼的動物。《自然·通訊》近日發表了有關肺魚類中的楊氏魚食性方面的最新研究成

2022-05-06

新研究:全球有記錄以來最強熱浪確定

科技

2021年6月29日,一場熱浪席卷北美西部,為加拿大創造了49 6℃的歷史最高氣溫紀錄(比前一次峰值高4 6℃),并導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宣布進入緊

2022-05-06

美稀有同位素束流裝置正式啟動有望制造出大量新同位素 揭示多種元素起源秘密

科技

據美國稀有同位素束流裝置(FRIB)網站2日報道,經過近十年等待,FRIB于5月2日正式投入使用,這臺身價9 42億美元的設備是第一個能制造并分析

2022-05-06

俄羅斯研發出含鈧碳納米超硬材料 研究結果發表在《碳》上

科技

俄羅斯國立研究型技術大學MISIS、超硬和新型碳材料研究所和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團隊首次合成一種基于含鈧的碳納米

2022-05-06

新發現:內外耳毛細胞的新基因開關發現

科技

由于衰老、噪音以及某些癌癥治療藥物和抗生素造成的聽力損失是不可逆轉的,因為當對聽力至關重要的外耳和內耳感覺細胞死亡后,科學家們無法

2022-05-06

科學家分析后發現:宇宙1億年后或轉為緩慢收縮

科技

美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撰文稱,他們通過對暗能量性質的建模,并對模型進行分析后發現,在經過大約138億年不斷膨脹

2022-05-06

遠距離量子密鑰分發和光纖振動傳感成功融合 研究成果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

科技

記者5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院士、張強教授等與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合作,在完成光纖雙場量子密鑰分發(TF-QKD)的同時,實現

2022-05-06

最新研究成果:能自動避障的無人機解鎖森林地圖

科技

位于湖州安吉的一片竹林,一群微型智能空中機器人竟自如地穿梭其中,時而靈巧地掠過低矮灌木叢,時而交叉飛行變換隊形……5月5日,浙江大學

2022-05-06

最新研究:肺癌細胞“家譜”可揭示癌癥發展進程

科技

據5日發表在《細胞》雜志上的一項研究,一個國際研究團隊使用基于CRISPR的譜系追蹤方法,從第一次致癌突變激活開始追蹤肺癌細胞,最終記錄

2022-05-06

我國首次提出“東方健康膳食模式” 鹽攝入量調整為小于5克

科技

營養健康與我們每個人生活息息相關。那么,一日三餐吃啥?怎么吃既合理又健康?目前全球新冠疫情形勢仍然比較嚴峻,針對從飲食方面提高人群免

2022-04-29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持續發力補鏈強鏈加大研發搶占市場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電充換電站 一輛新能源汽車,離不開研發、動力、配套等多個環節。作為汽車制造重鎮,重慶在這些環節的多個板塊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

深圳國企全力為市民 守好“菜籃子”“米袋子”保障量足價穩

疫情防控形勢下,民生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連日來,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企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全力為深圳市民

去年我國中小企業實現恢復性增長 政策持續加碼助力中小企業平穩發展

中小企業是穩定工業經濟的重要力量,黨中央把促進中小企業發展作為長期戰略。2021年我國中小企業實現了恢復性增長,規上中小企業收入利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