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一流”建設是國家重大專項,既需要持續推動,也需要規避項目建設容易形成的固化現象,促進創新。學科是對知識的分類,代表著科技發展與人類認知的水平,當然發展的過程會不斷產生新學科及進行新的學科組合。競爭和合作都是需要的,既要有活力也要有秩序,因此要不斷進行動態調整,最終目的是實現國家戰略目標需要。以上,是理解新一輪“雙一流”建設“淡化身份、聚焦學科”導向的基礎。
“淡化身份、聚焦學科”導向原因探討
進一步分析“淡化身份、聚焦學科”導向背后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雙一流”建設是國家戰略。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重點建設一批高等學校一直是高等教育發展的重大政策選項,并隨著時代發展而與時俱進,大致分為以“現實路徑、國際競爭和理想升華”為特征的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重點高校建設時期:立足國內發展的現實選擇。新中國成立初期,一窮二白,缺乏教育資源和辦學經驗,集中財力物力重點建設一批高校,具有迅速動員社會資源、先行示范,并使高等教育按照國家計劃和需要發展的優點。第二個階段——“211”“985”工程建設時期:迎接世界競爭的挑戰。上世紀90年代,世界逐步進入以信息技術為標志的知識經濟時代,各國對高層次人才的爭奪日趨激烈,科學技術水平成為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我國科教興國戰略提出后,需要主動布局世界科技和人才制高點。第三個階段——“雙一流”建設時期:服務民族復興的偉大理想。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將為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支撐。
第二,“雙一流”的指向是世界一流。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核心因素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兩個大局”的關鍵推動力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而教育有著“決定性意義”,高等學校特別是一流大學的地位顯著增強,唯創新方能取勝。高等教育在教育事業發展中居于龍頭地位,是知識創新孕育地和拔尖創新人才培育地。我們要建設的“雙一流”是世界一流,是要放在國際平臺上比,不是關起門來爭老大。因此,要鼓勵創新、特色發展,形象表述就是“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突出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爭創世界一流的導向。新一輪“雙一流”建設強調淡化身份色彩、聚焦學科發展,就是要引導高等教育強化歷史責任和使命擔當,避免高校把“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作為身份和層次追求,切實把精力和重心聚焦到有關領域、方向的創新與實質突破上,創造真正意義上的世界一流。
第三,“雙一流”建設引領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方向。國家層面長期一以貫之的支持,帶動了我國高校由弱變強,促進了高等教育體系的建立完善,支撐了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時代在前進,新一輪“雙一流”建設既需要繼續面向科學前沿和人才高地勇爭一流,也需要呵護健康發展的生態環境,帶動高等教育整體的高質量發展。“雙一流”建設最終是要推動實現高等教育強國。
“雙一流”建設高校要心懷“國之大者”
當前,教育發展的時代、內涵、環境都在發生深刻變化。創新正在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是邁向未來社會的通行證,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一流大學是“國之重器”,“雙一流”建設承載著國家理想,肩負教育強國使命要求,這需要大學樹立一種為國分憂解難的理想主義情懷。
我國獨特的文化、國情、時代決定了高等教育最終要走自己的道路。一方面,向更高水平邁進的中國高等教育需要創造自己的模式;另一方面,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的打壓也使我們明白,要走好自己的道路。歸根到底就是要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高等學校發展模式要從學習借鑒向以自主創新為主轉變。
“雙一流”建設高校一定要心懷“國之大者”,摒棄斤斤計較“小我”,強化責任擔當,為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撐,尤其要關注由0到1的創新、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重點領域的引領和高水平開放。具體而言,要服務國家戰略,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建功立業;強化特色發展,做好自己的強項爭創一流;保持競爭活力,不因身份而沾沾自喜故步自封;加強協同共進,攻堅克難相互成就,共同構建一流大學體系;實現高水平開放,爭做打破西方發達國家高科技封鎖的先鋒隊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融合劑;用好建設自主權,不斷優化發展生態。
面向未來,大學的意義一定是超越校園、超越大學本身的,一流大學的影響一定是超越國界的。
以優勢特色學科為基礎沖刺世界一流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的到來,使得高等教育必須融入社會,堅持“四為服務”,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雙一流”建設高校要適應時代的新變化和新要求,以自己的優勢特色為基礎沖刺世界一流。
要突出創新貢獻。創新是全方位的,大有原始創新、小有技術革新。在抓關鍵核心技術時不忘發展民生產業,在布局新興產業時不忘實體經濟,在推動主體功能區建設時不忘鄉村振興,在增強國家經濟實力時不忘文化軟實力,高等學校需要全面應對。
解決問題就是創新。真正推動了社會繁榮發展的大學,才能成為高水平大學,因此解決社會發展各層次問題是大學特色的價值所在。盡管我們上一輪“雙一流”建設成就很大,但還需要扎根中國大地,進一步聚焦高層次創新人才、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由高原平臺向世界高峰邁進,在高原上筑高峰。這些高峰是滿足國家需求的方方面面,高校要登上一個個山頭,攻克一個個制約國家和社會發展的問題。在今后的“雙一流”建設中,戰略方向、資源配置要精準有效,注重挖掘和實現有組織科研、大學自主權、教師創新活力的共同優勢。
作為“國之重器”,“雙一流”建設高校的重大創新更值得期待。高水平大學要面向未來不負使命,面向國家戰略需求,關注重點領域,重視關鍵技術和基礎理論的突破。對于地方高校來說,還要注重錯位發展,面對區域的需要,發揮特色優勢,努力成為經濟發展的發動機。以專業優勢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參與區域經濟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構建,服務創新型城市建設,成為地方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各高校要思考既有的層次位置和類型方向,共同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和良好生態。“雙一流”建設高校要當好領頭雁,在扎根中國大地辦學中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在堅持自身特色中開拓產業方向,在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培養創新人才,在推動開放辦學中提升國際影響力。高校評價需要積極引導內涵式發展、推動協同創新工作、激勵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的偉大實踐,按照基礎研究、工程技術、人文社會科學人才培養的不同規律開展多元評價。
(作者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
1元錢能買到什么?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您可以買到一份美味可口的套餐或一碗熱氣騰騰的燴菜……第一次品嘗到‘1元愛心餐’是在西
記者今天從教育部獲悉,有關強基計劃試點高校近日陸續公布2022年招生簡章,啟動強基計劃招生工作。今年將增加東北大學、湖南大學、西北農林
雙一流建設是國家重大專項,既需要持續推動,也需要規避項目建設容易形成的固化現象,促進創新。學科是對知識的分類,代表著科技發展與人類
從古代詩詞中的九天攬月,五洋捉鱉談到嫦娥5號飛天,再到探究化學反應中的熱力學平衡……日前,揚州大學化工學院沈明教授的物理化學課程火
擁有國家發明專利,在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四學生葉萬恒是同學眼中的全能閃光少女。不久前,她正式
1元錢能買到什么?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您可以買到一份美味可口的套餐或一碗熱氣騰騰的燴菜……第一次品嘗到‘1元愛心餐’是在西
記者今天從教育部獲悉,有關強基計劃試點高校近日陸續公布2022年招生簡章,啟動強基計劃招生工作。今年將增加東北大學、湖南大學、西北農林
因為疫情防控需要,近期很多孩子又開始進入居家上網課的狀態。與此同時,一些企業也選擇居家辦公,于是,家長和孩子長時間待在一個屋檐下,
3月23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054例。疫情當前,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在做好盡快控制疫情
作業是教學至關重要的一環,雙減之下,作業設計更應注重量少質高。但在教學實踐中,部分教師面對作業設計找不準方向和抓手。對此,學校又該
日前,《2022中國國民健康睡眠白皮書》發布,數據顯示,睡眠令和雙減政策發布后,六成中小學生睡眠時長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不過,中小學生睡
選課走班教學是新高考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的需要。近年來,全國各地特別是教育部實施的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國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