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大學深入開展本科教學改革 “卓越教學”激發人才培養活力

2022-03-28 10:50:17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

從古代詩詞中的“九天攬月,五洋捉鱉”談到“嫦娥5號”飛天,再到探究化學反應中的熱力學衡……日前,揚州大學化工學院沈明教授的“物理化學”課程“火”了。師生們從化學探討到時政,從科技拓展到詩歌,激辯以課堂為圓心,拓展到實驗室和宿舍,并從線下延伸到線上,累計1萬余人參與熱議……

素以深奧且枯燥聞名的化學課,因加入思政“催化劑”意外破圈。這是揚州大學深入開展本科教學改革的生動注腳。年來,學校以“卓越教學”計劃為主線,大力推進教育觀念更新、教育模式變革、教學體系重構,有效激發了人才培養活力。

重塑教學框架,統攝人才培養

深夜,學校水利動力工程重點實驗室內卻燈火通明。大三學生張芷瑜正與團隊開展最新一次“高效環保排污泵系統”產品研發和市場分析。作為一家初創公司的技術和營銷骨干,張芷瑜在主修水利工程專業課程的同時,還輔修了市場營銷等“微專業”。

“微專業”指的是通過一組5—10門的專業核心課程,培養某一領域關鍵技能的專業模式。這種靈活的模塊結構是強化跨學科課程學、構建知識交叉融合的重要路徑。2021年,學校優化修訂本科人才培養方案,打破固有學科邊界,深入推進跨課程、跨專業的新型基層教學組織建設。

“對于當下學生來說,在本科階段沒有跨專業的課程學體驗不是完整的本科教育。”學校副校長俞洪亮認為,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極大拓寬了人才培養的內涵和外延,社會對具有全面世界觀和完整知識體系的人才需求愈加強烈。為此,學校在全國率先開展“卓越教學”探索與改革。2016年,學校首次通過了《揚州大學本科教學卓越框架》,系統構建出本科教學內涵式發展的“四梁八柱”。期學校又公布了框架的2.0版本,進一步制定出專業品牌化提升、一流課程建設等“八大戰略”,擘畫出“多元融通”的教學改革藍圖。

出身經商世家的張芷瑜一直有個創業夢,但高考時卻陰差陽錯地選擇了水利工程專業。本以為就此與夢想失之交臂,入學后才發現學校擁有靈活的“微專業”模塊,并建立了完善的“雙創”教育協同機制。如今,依托專業知識、專業模塊,張芷瑜參與創立了江蘇沃普水泵科技有限公司,并將研發的高效環保排污泵成功打入市場。

“新的教學框架著重解決了綜合大學辦學特色資源釋放不充分、本科人才培養資源不暢的問題。”校長丁建寧介紹說,框架構建了新型基層教學組織,建立了微專業教研共同體,重塑了本科卓越教學質量文化,通過體制機制的“優化組合”推動了教學過程、教學資源和教育體驗的“轉型化合”。

聚焦品牌引領,深化課堂改革

第一次走進學校機電實訓中心,很多人都覺得“光怪陸離”。傳統教室里原有的高講臺被“削”,并且可以在教室里四處移動;“變形金剛”式的模塊課桌取代了傳統的固定桌椅,課堂布置變得靈活多變;云臺投影設備通過無線覆蓋到每一名學生,所有人都可以自主地“坐而論道”……

“教學硬件的改變反映的是課堂內生結構的演變。”學校教務處處長王承堂認為,技術革命、社會發展和人才培養規律等因素深刻改變著課堂的組織形態。傳統說教式、填鴨式、灌輸式的教學方法無法適應現代高等教育的需求。作為人才培養的主陣地和主渠道,課堂如何因勢而新,成為教學改革的“元問題”。

為了深化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學校以國家級、省級一流本科課程為牽引,進一步提升課程建設整體質量與水。實施一流本科課程建設工程,每年分級分類建設核心通識類課程、公共基礎類課程和核心專業類課程,形成多類型、多樣化的一流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同時,學校進一步推進虛擬仿真實驗室等高水實驗教學臺建設,完善了研究教學與實踐教學雙輪驅動的教學支撐體系。

課堂變革的根本在教師。為適應新形勢下的人才培養需求,學校多措并舉,建立了完善的教師發展體系。嚴格落實新教師為期一年的教學見制度,實施教學能力全周期培養制度;常態化舉行“本科教學節”,構建師生跨學科深度互動、學院互鑒互賞的教師發展機制。

資源集聚和理念創新為課堂改革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年來,學校32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4個專業入選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建成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3門,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0門……教育教學的品牌引領效應不斷凸顯。

創新評價體系,激活質量文化

新春伊始,年味正濃。可學校數學科學學院教師王雪梅大年初九就登上了講臺。寒假里,本該休息的她已連續五次登臺授課。更奇特的是,臺下端坐著的“學生”不是別人,而是各個專業的教師,其中不乏一些名教授、大專家。

人人上講臺,個個賽金課!這是學校首屆“本科教學節”的生動縮影。寒假期間,學校以200余場教學主題活動掀起了教學大比武的熱潮,從名師講堂到教改論壇,再到技能競賽,6000余名教師利用假期爭相切磋探究教學本領。

重教風尚的形成源自評價導向的創新。年來,學校先后出臺了《本科卓越教學實施辦法及績效評價細則》等30多個相關制度;每年設置2000萬元專項經費支持教學品牌建設;先后三次修訂職稱晉升條件,引導教師回歸、熱愛并研究教學……這些有力舉措有效解決了教學與科研評價體系失衡、教師缺乏教學發展動力、難以形成師生追求卓越教學的質量文化問題。

六旬的王雪梅怎么也沒想到,自己竟成了全校教師追捧的“明星”。不久前,因教學成果顯著,她與徐辰武、魏萬紅、高功步等4名普通教師獲得了學校首屆“本科卓越教學獎”,共獲得80萬元獎金。

重獎背后,教師們看到的是鮮明的政策導向。年來,學校每年拿出300余萬元,設立“優秀教學獎”“金講臺獎”等一系列本科教學獎項榮譽,真金白銀地重獎在課程講授、教學改革、教育管理等環節表現突出的一線教師。

“教學是高校人才培養的根本。”在學校黨委書記焦新安看來,學校要讓講臺成為大學教師的榮譽臺,成為他們神圣的專業領域和教育陣地。今后,學校將持續完善本科卓越教學體系,讓教師“愛教學、善教學、精教學”成為校園永恒的標桿。(通訊員 吳錫 張運)

標簽: 深入開展 揚州大學 本科教學改革 卓越教學 人才培養

相關閱讀

揚州大學深入開展本科教學改革 “卓越教學

教育

從古代詩詞中的九天攬月,五洋捉鱉談到嫦娥5號飛天,再到探究化學反應中的熱力學平衡……日前,揚州大學化工學院沈明教授的物理化學課程火

2022-03-28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創新拔尖人才培養路徑 育

教育

擁有國家發明專利,在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四學生葉萬恒是同學眼中的全能閃光少女。不久前,她正式

2022-03-28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供應愛心餐近三萬份 一元

教育

1元錢能買到什么?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您可以買到一份美味可口的套餐或一碗熱氣騰騰的燴菜……第一次品嘗到‘1元愛心餐’是在西

2022-03-28

2022年強基計劃招生工作啟動 新增3所試點高校

教育

記者今天從教育部獲悉,有關強基計劃試點高校近日陸續公布2022年招生簡章,啟動強基計劃招生工作。今年將增加東北大學、湖南大學、西北農林

2022-03-25

居家上網課親子相處是門大學問 多些反思多

教育

因為疫情防控需要,近期很多孩子又開始進入居家上網課的狀態。與此同時,一些企業也選擇居家辦公,于是,家長和孩子長時間待在一個屋檐下,

2022-03-25

揚州大學深入開展本科教學改革 “卓越教學”激發人才培養活力

教育

從古代詩詞中的九天攬月,五洋捉鱉談到嫦娥5號飛天,再到探究化學反應中的熱力學平衡……日前,揚州大學化工學院沈明教授的物理化學課程火

2022-03-28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創新拔尖人才培養路徑 育“風云人物”繪氣象萬千

教育

擁有國家發明專利,在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四學生葉萬恒是同學眼中的全能閃光少女。不久前,她正式

2022-03-28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供應愛心餐近三萬份 一元愛心餐可口又暖心

教育

1元錢能買到什么?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您可以買到一份美味可口的套餐或一碗熱氣騰騰的燴菜……第一次品嘗到‘1元愛心餐’是在西

2022-03-28

2022年強基計劃招生工作啟動 新增3所試點高校

教育

記者今天從教育部獲悉,有關強基計劃試點高校近日陸續公布2022年招生簡章,啟動強基計劃招生工作。今年將增加東北大學、湖南大學、西北農林

2022-03-25

居家上網課親子相處是門大學問 多些反思多些耐心多些智慧多些陪伴

教育

因為疫情防控需要,近期很多孩子又開始進入居家上網課的狀態。與此同時,一些企業也選擇居家辦公,于是,家長和孩子長時間待在一個屋檐下,

2022-03-25

一線干部師生志愿者沖鋒在前積極抗疫 磅礴教育力量在戰疫中閃耀

教育

3月23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054例。疫情當前,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在做好盡快控制疫情

2022-03-25

金華市金東區實驗小學:落實管理主體責任 編制“作業問題清單”

教育

作業是教學至關重要的一環,雙減之下,作業設計更應注重量少質高。但在教學實踐中,部分教師面對作業設計找不準方向和抓手。對此,學校又該

2022-03-25

落實各方責任避免娛樂擠壓睡眠時間 培養出具有良好自我管理能力

教育

日前,《2022中國國民健康睡眠白皮書》發布,數據顯示,睡眠令和雙減政策發布后,六成中小學生睡眠時長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不過,中小學生睡

2022-03-25

以走班制助力學生成長 也更能滿足學生不同發展需要

教育

選課走班教學是新高考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的需要。近年來,全國各地特別是教育部實施的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國

2022-03-25

贏得家長信任方能搭好家校合作之橋 家校攜手共同養育孩子成長

教育

家庭教育是學生成長的基礎,學校教育在學生發展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家庭與學校的合作對學生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而教師就是家校合作的橋梁

2022-03-25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

深圳國企全力為市民 守好“菜籃子”“米袋子”保障量足價穩

疫情防控形勢下,民生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連日來,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企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全力為深圳市民

去年我國中小企業實現恢復性增長 政策持續加碼助力中小企業平穩發展

中小企業是穩定工業經濟的重要力量,黨中央把促進中小企業發展作為長期戰略。2021年我國中小企業實現了恢復性增長,規上中小企業收入利潤同

工銀瑞信累計創造投資回報4707億元 夯實投研能力建設

公募基金行業的本質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財,首要社會責任就是為廣大投資者提供優質的資產管理服務。作為國內首家銀行系基金公司,工銀瑞信始

海底撈年底前關店300家 股價開始反彈近兩個交易日累計上漲10.47%

海底撈在發布年底前逐步關停300家左右門店的公告后,股價奇跡般開始反彈,11月8日最高漲幅達11 4%,近兩個交易日累計上漲10 47%。半年報數

相關單位發布關于虎谷峽游客碰撞事故的聲明

關于虎谷峽游客碰撞事故的聲明2020年8月19日下午約13點30分,在我公司虎谷峽景區,部分游客乘坐下山玻璃滑道時,因突降暴雨、滑速過快,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