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職業院校教師隊伍雖然普遍具備較高學歷,大多是名牌大學畢業的碩士、博士,但由于他們才出學校門,轉身又進了另一個校門,普遍存
加強種業科技創新,推動耕地質量提升,拓展食物科技創新鏈,服務國家糧食安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近日出臺政策,用四大科技舉措著力解決農
我曾非常苦惱于如何讓專業能力更上一層樓。教師培訓的內容很好,但不知道該如何去落地。華南師范大學力推的主題引領的雙微機制校本教師專業
獨立學院轉設和轉設后健康發展,是十四五時期建設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任務之一。近年來,面對高等教育實現內涵式發展的新要求,依法理
雙一流建設是國家重大專項,既需要持續推動,也需要規避項目建設容易形成的固化現象,促進創新。學科是對知識的分類,代表著科技發展與人類
從古代詩詞中的九天攬月,五洋捉鱉談到嫦娥5號飛天,再到探究化學反應中的熱力學平衡……日前,揚州大學化工學院沈明教授的物理化學課程火
擁有國家發明專利,在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四學生葉萬恒是同學眼中的全能閃光少女。不久前,她正式
1元錢能買到什么?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您可以買到一份美味可口的套餐或一碗熱氣騰騰的燴菜……第一次品嘗到‘1元愛心餐’是在西
記者今天從教育部獲悉,有關強基計劃試點高校近日陸續公布2022年招生簡章,啟動強基計劃招生工作。今年將增加東北大學、湖南大學、西北農林
因為疫情防控需要,近期很多孩子又開始進入居家上網課的狀態。與此同時,一些企業也選擇居家辦公,于是,家長和孩子長時間待在一個屋檐下,
3月23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054例。疫情當前,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在做好盡快控制疫情
作業是教學至關重要的一環,雙減之下,作業設計更應注重量少質高。但在教學實踐中,部分教師面對作業設計找不準方向和抓手。對此,學校又該
日前,《2022中國國民健康睡眠白皮書》發布,數據顯示,睡眠令和雙減政策發布后,六成中小學生睡眠時長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不過,中小學生睡
選課走班教學是新高考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的需要。近年來,全國各地特別是教育部實施的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國
家庭教育是學生成長的基礎,學校教育在學生發展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家庭與學校的合作對學生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而教師就是家校合作的橋梁
要建設一批國家亟需、特色鮮明、制度創新、引領發展的高端智庫,重點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開展前瞻性、針對性、儲備性政策研究。地方高師院
科技倫理是開展各類科技活動需要遵循的價值理念和行為規范,而科技事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科技倫理的保駕護航。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
3月10日下午兩點,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教研室里,又一次集體備課如期舉行。當天的一項重要內容,是為一名即將參加教學能力比賽的
新學期伊始,根據既定任務,河北科技大學師德專家庫專家郝建雄走進青年教師王琳執教的現代食品檢測技術課堂進行教學指導。看到課堂上王琳專
近日,在湖北荊州市教育系統雙優化(優化教育環境、優化師德師風)整治百日攻堅行動中,洪湖市5000多名教師以正教師之風,鑄教育之魂為主題的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
2022年2月,指導三農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發布,提出要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計
近日,有媒體記者采訪了多位市集上的擺攤達人,為公眾描繪了新新擺攤人類的小群像。面對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的這種新現象,其背后有什么內在的
近年來,一片片城市住宅小區拔地而起,賣房時宣傳的配建學校在有的地方卻無法落地。半月談記者在貴州省某市調研發現,部分新建小區雖有配建
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學生負擔明顯減輕,課余時間得到有效釋放。為了更好提升育人質量,一些中小學從校外請來行業專家入校輔導學生各種專項技
近年來,新職業、新崗位不斷涌現,也由此催生并集聚了大量新型專業技術人才。為適應新形勢,國家人社部等部門也相應建立了職業分類大典的動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