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私募量化規模破萬億,一年前還不足千億,百億私募就有28家,半數為新增。過去一年也見證了量化私募的業績神話、凈值巨震和規模掣肘。隨著行業進入拐點,未來量化將何去何從引發關注。
規模擴張下量化進入“正常期”
在由朝陽永續主辦、中國銀河/銀河期貨聯合主辦的2021年度中國私募基金風云榜頒獎盛典期間,鳴石投資創始合伙人房明接受了第一財經記者的采訪。他表示,隨著資管新規過渡期的結束,量化在中國仍處于發展黃金期,但隨著規模擴張,量化也進入了“正常期”。
“我們去年5月到9月幾乎是周周贏,整個行業的勝利率也非常高,這超越了統計的理解。我們策略的目標一般是夏普(風險收益比)3,夏普3的東西不應該是周周盈,否則就成了夏普10,因而后階段的回撤也是意料之中。任何策略都會有下滑期,下滑到一定程度則進入震蕩期,然后再到上升期。從1月到現在算是下滑期的尾部,這并無從解釋量化到底是不是變得不靈了。”他稱。
去年四季度以來,頭部機構發行的產品普遍難敵市場集體下挫的壓力,新發行產品凈值在“水上”(1以上)的寥寥,量化策略(宏觀對沖、指數增強)、基本面多頭皆難幸免。同時,部分量化巨頭規模在突破100億、500億甚至上千億時,業績難免出現下挫,這也導致在市場震蕩時,投資者尋求“小而美”呼聲高漲。
房明則表示,“小而美”的迷信需要破除,資本市場的商業邏輯在于——規模擴張的邊界都是投資者對收益下降忍耐的邊界。
事實上,規模掣肘無可厚非,此前私募量化機構相當一部分超額收益仍來源于交易性阿爾法,策略上也已不是純粹的進行日頻調倉疊加T+0策略,而是到了日內多次調倉的程度,對交易性阿爾法愈加依賴。但隨著規模的擴張,再要頻繁換倉就意味著交易價格會比起始的目標價出現較大偏離,因此攤薄到每個產品上的交易性阿爾法會持續下降。
在房明看來,之所以真正的“小而美”并不存在,是因為這不合乎機構旨在擴規模、提升管理費的商業邏輯。
“2017-2018年中高頻量化業績亮眼,其實給投資者的收益是超乎常理的,因為當時似乎它拿很小的風險換來了較大的收益,但其長期供給則是有違科學,管理人為何要將一個風險收益比奇高的東西長期供給投資人,同時還要將收益和投資者‘二八開’分成呢?自營并放杠桿豈不更好?由此可見,這種完美的東西不可能長期供給,它起到的效果就是,我讓你看到是完美的東西,然后資金量涌入,涌入后它就變成了一個正常的東西,雖然它不完美,但它已經足夠好了。”他稱。
房明所說的“足夠好”也是指,隨著量化規模的擴容,若能做到在控制波動和回撤的基礎上,獲得持續、穩定的超額收益,即使收益不如過去的高光時刻,也已經足夠好了。
一般而言,規模小的量化機構傾向于高頻,因為容量小的策略收益往往高,規模大的機構哪怕有高頻這個心也沒這個能力,只能逐步傾向于中頻乃至低頻交易。
房明在2021年9月時也曾提及:“高頻是火車頭,中低頻是主力軍,中國量化行業要崛起,中低頻的賽道必須走起來。當年為什么必須從高頻走起來,因為中國市場神棍太多,這個太科學的行業不拿出夸張業績根本無人問津。針對中證500跑出15%的超額收益、夏普做到2,領先于大部分主觀多頭,行業卻陷于崩潰,行業從2015年后走向高頻只是源于自救,而現階段的高光也只是為了走回到2015年。”
目前的挑戰在于,比起歐美市場機構當道,中國仍是散戶主導,部分機構海外高杠桿產品業績一度大幅回撤引發軒然大波。“理論上杠桿本身不是問題,尤其是海外市場融資成本很低,但關鍵是客戶很少意識到杠桿的風險,買時更看重的是收益,并認為可以忍受回撤,但當回撤真實發生時,卻發現事實并非如此。”
做好資管組合的底層配置工具
量化行業發展至今漸成主流,不得不思考的是,未來究竟在中國應該如何定位?
“量化的使命就是工具,我從來不愿意說‘量化做上帝’。什么叫上帝?即你把錢交給我,我幫你搞定;而工具是什么,即我是你手里的一種東西,我的使命是你賦予的,而我只是把這件事做好。”房明表示,“工具”的定位是未來量化在大資管時代的關鍵。
除了針對高凈值個人的業務,隨著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機構業務對量化而言前景廣闊,信托資管、理財子公司需要不斷進行“非標轉標”,而它們對于標準化資產的波動承受力較低,并有一定的預期收益需求,這是單純配置股票多頭或單一資產難以實現的。一般而言,機構需要通過委外布局FOF的形式來滿足配置需求,量化此時則可成為一籃子底層資產的一部分。
但相比起美國,中國FOF發展仍然緩慢,量化私募在過去幾年規模擴容10倍,但量化FOF僅2倍,這與中國投資人更傾向于直接投資底層資產有關。因而對量化機構而言,此時也可主動為提供多資產量化組合(例如配置股、債、商品),來降低整體組合的波動率,盡力實現穿越周期。
例如,房明表示,在目前提供給理財子公司的產品中,往往將量化策略做成了“小FOF”,即包含CTA、中性策略、指數增強等的復合策略,根據機構風險偏好的不同,給予每個策略不同的權重,以求真正降低組合的波動率,而并非只是單純分散投資。
未來,為了做大規模,量化既要接受中國市場的現實,即發展針對高凈值客戶的獨立業務,同時也要著眼長遠,努力做好資產的底層,發揮好工具的角色。
由深圳市商務局聯合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編制的《深圳市商務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日前正式發布。作為謀劃推動深圳市商務高質量
可憐的雪王,自己家都被淹了,還想著幫忙。6月,蜜雪冰城憑借一首洗腦神曲你愛我,我愛你,蜜雪冰城甜蜜蜜成功出圈;7月,蜜雪冰城在自身受
2021年私募量化規模破萬億,一年前還不足千億,百億私募就有28家,半數為新增。過去一年也見證了量化私募的業績神話、凈值巨震和規模掣肘。隨
前“公募一哥”再放大招。易方達基金3月8日公布,易方達基金經理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基金、易方達優質精選基金兩只基金,從3月9日起均調
對于政府工作報告中設定的GDP增長目標5 5%,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認為,這一增速目標較高,實現也有難度,但也并非沒有可能。“實現5 5%左
2021年又是私募大爆發的一年,私募證券投資基金規模增速高達62 46%、總規模近6 12萬億元(公募為25 78萬億元)。2022年,市場持續震蕩,如何消化存
周三早盤,油氣板塊大幅下挫,截至發稿,準油股份跌超7%,通源石油、恒泰艾普、仁智股份、德石股份等紛紛下跌。對俄制裁升級,國際油價繼續暴
兩組數據把清潔電器賽道及其龍頭石頭科技(688169 SH)拉至浪尖。石頭科技自2019年起凈利潤增速便年年腰斬。財報顯示,2018-2021年,公司凈利潤增長
①2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同比增180 5%,行業景氣不斷上行乘聯會數據顯示,2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124 6萬輛,同比增長4 2%。2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
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莫天全建議:進一步加大對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資金支持力度,同時他也認為:未來5~10年中國房地產行業仍大有可為,建議REI
3月8日晚間,容百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未參與鎳期貨交易。據公告披露,近期,容百科技通過電話、互動平臺等渠道了解到,有投資者對涉及倫敦金
美國生物技術公司莫德納宣布,將投資5億美元,在肯尼亞建造該公司在非洲的首個mRNA疫苗生產工廠。這家美國制藥公司2021年就曾透露,計劃在非洲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