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龍州縣的紅軍古道景區對外開放試營業,推出“紅色樂園”系列主題活動,吸引了大量游客慕名前往。
紅軍古道景區位于龍州縣城西北部15公里處,占地面積約為25公頃,覆蓋甫茶、水隴、弄秾等村屯。在景區的天琴壯寨里,新修建的壯族吊腳樓、鼓樓依山傍水;在另一邊的紅軍村,一幢幢白墻黑瓦的民房與其相連,壯鄉風情、紅色文化、田園風光等元素在這里碰撞融合成氣質獨特的居住環境。
地處西南邊陲的龍州是一片赤色熱土。1930年,在鄧小平、李明瑞等同志的領導下,中國紅軍第八軍在龍州舉起反帝反封建的旗幟,創建了左江革命根據地。
“從新聯村甫茶屯通往上龍村水隴屯的舊路,原是一條馬幫古道,全程8公里。據史料記載,當年,鄧小平、李明瑞等革命先輩為籌備龍州起義多次經此路往返于龍州與百色。龍州人把這段路叫紅軍路,把這個村叫紅軍村。”在紅軍古道景區,龍州縣政協副主席黃萍說。
雖然紅色基因厚重,但這些村屯在一開始并沒有發展起來。“‘十三五’期間,包括甫茶屯在內的整個新聯村還是龍州縣47個貧困村之一。”甫茶屯屯長黃江峰回憶起甫茶發展的過程。如今,當地利用現有的紅色資源,成功創建國家3A級旅游景區龍州紅軍路景區(現為紅軍古道景區),以此推動周邊村屯的建設發展。
2017年,甫茶屯被納入崇左市美麗鄉村綜合示范村創建名單,通過鄉村風貌改造,甫茶屯換上新顏:實施了房屋立面改造和甫茶亭、舞臺、文化小廣場等項目建設;盤活紅色資源,修建了紅色英烈館、紅軍雕塑,修繕水隴會議遺址,成立紅色旅游接待中心……甫茶屯搖身變成集紅色旅游、觀光休閑、民俗體驗于一體的美麗村屯。
政府的扶持、經濟的發展、旅游的興旺讓當地人有了奔頭。2020年底,甫茶屯的致富帶頭人潘振昌結束在深圳近10年的打工生涯,積極投身鄉村建設。他發動群眾通過入股方式籌集6萬元資金,出人出力修建了紅軍食堂、紅軍商店和紅軍服裝廠等,依托紅軍路紅色旅游資源,為游客推出紅軍餐、紅軍服出租等服務,進一步打造紅色之旅,將紅色資源轉化為經濟優勢。
紅色旅游的興盛還直接帶動了周邊村屯農產品種植養殖、田園采摘等產業的發展,村民每戶年收入增收1.2萬元以上,實現了從貧困村到新型旅游村的轉變。“我們有信心把這紅色旅游做強做大,讓群眾得到更多分紅。”在首次分紅大會上,潘振昌堅定地說。
紅色旅游是龍州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龍州縣以龍州起義紀念館、紅八軍軍部舊址、龍州紅軍路等革命文物遺址為主陣地,組合成龍州起義紀念園景區,通過整合資源、創新載體和形式,激活紅色資源,讓紅色文化生生不息。
2021年3月,龍州縣發布了以“追憶紅八軍 傳承龍州紅”為主題的紅色文化教育品牌,用“一點(紅色文化展廳)、一面(紅軍村新農村建設)、一線(打造一批紅色精品線路)”梳理了教育內容,對紅色資源進行整合創新。
“我們在紅色教育中融入中華文明、民俗、非遺等內容,設計“走一次紅軍路、聽一堂紅軍課、住一晚紅軍村、吃一頓紅軍餐、覽一次紅軍館、唱一段紅軍歌”的互動環節,以此豐富黨史學習教育的形式,讓游客重溫革命歷程,了解革命老區的發展變遷,認識紅色鄉村新面貌。”龍州縣文化旅游和體育廣電局局長農康說。
至此,“追憶紅八軍 傳承龍州紅”紅色文化旅游品牌全面打響。據統計,2021年龍州縣共接待1390個紅色旅游團,參觀人數達8.26萬,實現旅游收入479.08萬元。其中,龍州起義紀念園景區被列入全國3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龍州紅”成為廣西紅色旅游的重要品牌。
“以2022年廣西文化旅游發展大會為契機,我們在整合紅色文化和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特色、合理保護遺址遺跡的基礎上,推進龍州起義·連城要塞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建設。”農康說。龍州起義·連城要塞以現有龍州起義紀念園國家4A級旅游景區為基礎,新納入小連城景區、紅軍路景區、胡志明展館景區,將有利于崇左市“紅色邊關”旅游精品品牌的打造,也將是廣西紅色教育類國家5A級旅游景區。
今年,紅軍古道景區再次實現改造提升:新建了天琴壯寨,修建壯家特色的紅軍村民宿和展覽館,完成碧水繞村廓的村寨風貌提升,還新增了泳池、手信館、美食商鋪、水上云梯、旋轉圖書館、水上集市等現代休閑體驗項目。升級后,景區將根據游客的不同需求定制多樣化產品,讓游客更好地體驗紅色文化。
如今,甫茶、水隴兩個屯面貌煥然一新,瓦片鋪就花園小路,石凳點綴房前屋后;村史室、農耕文化室為小村屯增添了文化味;墻上一幅幅生動的軍民故事繪畫述說著當年發生的軍民魚水情故事……紅色基因真正變成了可持續的發展基因。(本報駐廣西記者 郭凱倩)
音樂和旅游結合在一起,成為城市吸引流量的方式;海邊露營的愉悅氛圍中,音樂、戲劇為人們的旅游、度假生活提供了更多文化體驗場景;136億元
文旅中國·百城百藝非遺傳播活力展示平臺,依托中國文化傳媒集團自主知識產權系統中傳云,實現對1557個國家級非遺項目、3610個子項非遺傳播
林則徐銷煙讓虎門走進了中國近代史,而今,太平手袋廠在虎門翻開三來一補的新篇章,南派服裝讓虎門成為繁榮發展的時尚之城。坐落在珠江口的
音樂和旅游結合在一起,成為城市吸引流量的方式;海邊露營的愉悅氛圍中,音樂、戲劇為人們的旅游、度假生活提供了更多文化體驗場景;136億元
依托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近年來,廣西提出打造彰顯桂風壯韻精品力作的目標,通過抓創作、抓演出、抓改革,著力推動出精品、出品牌、出人才
文旅中國·百城百藝非遺傳播活力展示平臺,依托中國文化傳媒集團自主知識產權系統中傳云,實現對1557個國家級非遺項目、3610個子項非遺傳播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京協和醫學院九號院文物修繕現場調研考察。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院士
建設國家文化公園, 是推動新時代文化繁榮發展的重大文化工程。短短幾年間,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長江五大國家文化公園迅速啟動建設
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中說:再也沒有比長安更加偉大而雄偉的城市。該劇自2019年6月開播后,熱度爆表,為促進陜西旅游發揮了重要作用。今
我國作為擁有數千年悠久歷史的世界文明古國,文化底蘊之深厚,文化藝術成就之璀璨奪目,是世界公認的,同時由于民族眾多、地域遼闊的獨特國
5月12日,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發布的《廣東省2021年度博物館事業發展報告》顯示,目前佛山擁有18家非國有博物館。自2017年開展博物館之城建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