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聲中一歲除,醒獅鑄魂華威揚。”每逢春節,在廣東看一場熱鬧喜慶的醒獅表演,可能是每個廣東人對春節最溫暖的記憶之一。
“天下醒獅,皆出南海”,與舞獅不同,醒獅文化誕生于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流行于廣東佛山、廣州、遂溪等地。醒獅表演十分具有儀式感,不止是單純的舞動,整個流程分為賀慶、競技、聯誼、驅邪、陣式和演藝。醒獅不僅是民俗活動,更是一種文化傳承,蘊藏著中國人自立自強、生生不息的精氣神。
醒獅舞出南海城市精神
1月25日小年夜,南海醒獅在河南衛視小年夜晚會上“打頭陣”,出場即點燃現場氣氛。在晚會中,佛山南海比麟堂醒獅隊聯合演員趙文卓、新樂府民樂氣氛組,為全國觀眾奉獻精彩表演《南海醒獅》。這個節目以南海醒獅技藝為主題,以跳躍、翻騰、走梅花樁等傳統套路穿插,其間還融合了武術、民樂等元素,展現出多姿的嶺南特色。
制作人兼音樂總監盧中強表示,把改編的廣東音樂放入到南海醒獅的表演中,通過跨界混搭,打造更具年輕時尚的醒獅“人設”,讓南海醒獅表演融入更多元素,形式更豐富。
事實上,醒獅文化在廣東已有1000多年歷史,其中南派獅藝更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承載著剛強不屈、堅毅自強的民族精神。作為南海醒獅的發源地,南海素以“敢為天下先”著稱,而南海醒獅更是以騰躍的身姿、激昂的氣勢,舞出了嶺南人爭優創先、不畏艱難的進取性格。南海醒獅除了動作上的迅猛,還強調音樂的配合,目前仍然保留著抑揚頓挫的基本鼓法,聲音和動作搭配,更加能表現出“獅子”內心的感情,掌控表演的節奏和氣氛。
南海區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局長梁惠顏介紹,南海醒獅是一項融舞蹈、武術、音樂于一體的文體活動。從鏗鏘有力的鑼鼓聲和騰挪跳躍的高難度技藝中,充分體現了自強不息、團結奮進的民族精神。同時,這種精氣神已經滲透到南海人的骨子里面,也成為了南海的一種城市精神。
武術精神也是南海醒獅受群眾喜愛的重要原因。南海自古習武成風、武館林立,醒獅表演中講究“立于健身、載于獅技、歸于武德”。至今在南海學習武術的人已超6萬,擁有武術館近240家,武術醒獅隊2700多支,其中區內70所中小學設有武術醒獅隊。南海雖尚武,但武者之間以和為貴,形成了行俠好義、謙恭待人的武學交流之風。
千獅千面 火熱“出圈”
近年來,南海區也一直都在深耕“南海醒獅”品牌,推動“南海醒獅”這個城市形象超級IP的融合發展。亮相河南衛視小年夜,其實并不是南海醒獅第一次“出圈”。
享有“龍獅源地、飛鴻故里”之美譽的南海區西樵鎮,是一代宗師黃飛鴻的故里。從2001年開始,南海西樵鎮連續20多年利用各大節假日在西樵山天湖公園舉辦“黃飛鴻杯”獅王爭霸賽,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檔次最高、參賽獅隊技術水平最高的獅藝比賽,被業界譽為“永不落幕的獅藝盛宴”。
2019年,南海區與騰訊游戲聯合開展電競新文創項目,在國民游戲《王者榮耀》推出南海醒獅的魯班七號“獅舞東方”皮膚,開創國內非遺與電競新文創合作先河,“獅舞東方”皮膚廣受玩家歡迎,一直高居《王者榮耀》眾多款皮膚擁有量前列。
2020年底,南海區重磅發布 “南海好功夫”城市形象品牌,落戶西樵鎮的嶺南功夫文化體驗館也同步開館,通過合力共同強化功夫文化輸出,提升南海城市品牌影響力。
今年年初上映的動漫電影《雄獅少年》也是一部以廣東醒獅文化為代表的跨界作品。飛身上樁、闖竹梯、過鐵索、破斷橋……《雄獅少年》中一系列高難度的醒獅動作通過現代技術手段對龍獅團隊員表演的動作進行捕捉,完成了動畫中最扣人心弦的醒獅表演部分,讓觀眾直呼過癮。電影《雄獅少年》的成功離不開對舞獅文化的運用,而觀眾之所以被《雄獅少年》打動,不僅是由于電影主角展現出的生命張力,更是因為發現了傳統文化本身所具有的韌性。
全方位續寫醒獅傳奇
城市文化IP資產絕對不是簡單的卡通形象設計和公關活動輸出,它需要具有資本吸引力、資源聚合力以及價值表現力。作為南海的城市IP,醒獅文化如何形成統一對外的文化符號,醒獅精神如何與地方文化做到形神統一,如何提升城市文化IP的價值?
2021年,佛山市南海區政府邀請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擔任學術指導,致力于策劃、打造南海文化IP,傳播南海城市文化。通過引進和培養中高端文創人才,鏈接國內外專家資源參與其文化發展研究,發掘、提煉南海文化內涵,增強文化軟實力,促進南海文商旅體創融合發展。
據統計,南海有2000多頭醒獅,代表著南海不同的村莊、家族和歷史文化。接下來,南海要開展“獅口普查”,通過普查進一步深挖南海醒獅文化,攜手電競、動漫、影視等文化創意產業,繼續擴大南海醒獅的品牌影響力,同時也將醒獅這種傳統文化創新轉化成南海的新興產業。
在現存的2700多支獅隊中,南海區還將挑選具有代表性、傳承性、創新性等突出屬性的“獅子”組成獅團,打造“南海獅團誕”節慶活動,從醒獅的吉祥文化出發,融合當代禮儀與民間祈福儀式。既要有傳統文化的根,彰顯人民對和平、國家繁榮富強、風調雨順、納福延年、家庭幸福的美好向往,又面向當代創新表達方式,發展出集巡游、祈福、獅闈、獅賽甚至獅晚、獅宴、夜游等于一體的新民俗盛會。以新媒體、新形式、新故事面向新時代、新人群講述南海故事。
“從區域城市公共文化IP構建與發展需求而言,形成一個極具在地識別性的專屬文化IP是必由之路。南海獅團作為南海醒獅文化的IP,要形成統一的IP符號認知,清晰統一的文化內涵表達,同時,持續拓展和豐富文旅融合產業想象空間,促進文旅產業資源進一步整合,實現文旅融合。”西樵山書院執行院長殷秩松建議。
南海獅團的誕生將成為新時代下以醒獅文化為核心的南海城市文化塑造的新契機。南海獅團也必將成為在地文化傳播大使,成為南海與年輕一代對話的有效窗口,成為南海對外文化輸出的有力抓手。“以喜聞樂見的形式,結合大眾祈福納福的美好心愿,推動嶺南民風民俗的創新性發展和創造性轉化,打開新時代的非遺傳承新篇章。”梁惠顏說。(本報記者 李 琤)
近日,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工作視頻會議在長春市召開。會議總結回顧2021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結合吉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萬億級支柱產業
2月21日,民進中央召開兩會新聞通氣會,重點介紹了民進中央擬提交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的提案情況。民進中央擬向全國政協大會提交黨派提
爆竹聲中一歲除,醒獅鑄魂華威揚。每逢春節,在廣東看一場熱鬧喜慶的醒獅表演,可能是每個廣東人對春節最溫暖的記憶之一。天下醒獅,皆出南
北京冬奧會期間,冬奧冠軍谷愛凌說自己沒去過海南的話題登上熱搜。在與網友互動時,谷愛凌表達了對海南的向往:聽說海南很暖和,我想去那里
近日,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工作視頻會議在長春市召開。會議總結回顧2021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結合吉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萬億級支柱產業
2月21日,民進中央召開兩會新聞通氣會,重點介紹了民進中央擬提交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的提案情況。民進中央擬向全國政協大會提交黨派提
近日,在內蒙古自治區十三屆人大六次會議上,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今年政府工作主要任務時強調,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培育和踐行
2月20日,江西省文化和旅游研究推廣協會成立大會在南昌舉行。江西省副省長胡強講話并為協會揭牌。胡強表示,江西省文化和旅游研究推廣協會
為貫徹落實 關于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要論述精神及文化和旅游部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座談會部署,深化沿黃九省(區)戲曲藝術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旅游業受到巨大沖擊。面對疫情對旅游業的持續影響,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等14部門
文化是詩,旅游是遠方,寄托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廣東地處中國最南端,氣候、地理等自然條件獨特,廣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等內涵
天地存大美,嶺南有精華。作為中國近現代革命策源地之一,廣東曾以先進思想引領中華,無數革命先烈曾在這片熱土拋頭顱、灑熱血,掀起一場場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