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伯明翰大學研究人員23日在《自然》雜志上發表研究稱,世界上第一臺非實驗室條件下的量子重力梯度儀問世。這種利用量子技術的傳感器可找到隱藏在地下的物體,這是科學家們期待已久的里程碑,其對學界、業界和國家安全等將具有深遠的影響。
量子重力梯度儀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量子物理原理探測微重力的變化,測量當原子云落下時引力場拉力的細微變化。物體越大,其密度與周圍環境的差異越大,可測量的拉力差異就越大。但振動、儀器傾斜以及磁場和熱場的干擾,使得量子理論轉化為商業現實具有挑戰性。伯明翰量子傳感器的突破性成功開啟了一條商業之路,是第一個迎接這些現實世界挑戰并進行高空間分辨率調查的項目。消除由于振動引起的噪聲將“解鎖”高空間分辨率的重力映射,大大改進地質地形圖的繪制。
研究人員表示,這是傳感領域的“覺醒時刻”,這一傳感器可能有多種用途。城市工程師可利用它檢測一些特殊用地的近地表(地下10米)特征,這些特征可能會影響新的建筑,因此可利用其降低鐵路和公路項目的成本和延誤;考古學家或可用于測繪墓穴和隱藏在地下的結構,在不破壞性挖掘的情況下了解考古奧秘;它還可用于測量地質特征,例如含水層或土壤密度,以確定含水量或發現隱藏的自然資源;還可改進對火山噴發等自然現象的預測。
此前的重力傳感器受到一系列環境因素的限制。一個特別的挑戰是振動,這限制了用于測量應用的所有重力傳感器的測量時間。如果能夠解決這些限制,調查就可以變得更快、更全面、成本更低。
新開發的量子重力梯度儀克服了振動和其他各種環境挑戰。這一突破將使未來的重力測量更便宜、更可靠,交付速度快10倍,探測所需的時間將從一個月減少到幾天。它有可能為重力測量開辟一系列新的應用領域,為進入地下提供一個新的視角。此外,準確和快速地測量微重力的進步為促進國防和國家安全打開新機遇,未來我們可以探測到原本無法探測到的東西,并在具有挑戰性的環境中更安全地航行。隨著重力傳感技術的成熟,水下導航和揭示地下條件的應用將成為可能。(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張佳欣)
英國伯明翰大學研究人員23日在《自然》雜志上發表研究稱,世界上第一臺非實驗室條件下的量子重力梯度儀問世。這種利用量子技術的傳感器可找
全球碳中和背景下,核聚變發電作為一個關鍵的技術途徑受到廣泛關注。日本量子科學技術研究開發機構(QST)將在今年秋季正式運行新一代熱核聚
不久前,中國發布《2021中國的航天》白皮書,擘畫了未來五年中國的太空發展藍圖。英國《自然》雜志對這一事件予以關注,刊發了題為《小行星
英國伯明翰大學研究人員23日在《自然》雜志上發表研究稱,世界上第一臺非實驗室條件下的量子重力梯度儀問世。這種利用量子技術的傳感器可找
全球碳中和背景下,核聚變發電作為一個關鍵的技術途徑受到廣泛關注。日本量子科學技術研究開發機構(QST)將在今年秋季正式運行新一代熱核聚
近年來,垂直飛行逐漸受到業界的熱捧,引發電動垂直起降飛機的設計熱潮。巴西航空工業公司把推動城市空中交通轉型作為公司產品技術創新的重
俄羅斯薩馬拉大學新聞處稱,該大學的科學家們正在研制配備有低推力電動發動機并用來研究小行星、彗星、月球、火星和太陽系其他天體的航天器
不久前,中國發布《2021中國的航天》白皮書,擘畫了未來五年中國的太空發展藍圖。英國《自然》雜志對這一事件予以關注,刊發了題為《小行星
根據英國《自然·通訊》雜志23日發表的一篇論文,一種人工神經元可以與捕蠅草的生物細胞成功連通,還能讓捕蠅草關閉葉子。研究結果或對將來
消殺機器人、清潔機器人、太子城站運動員服務中心配置的煮咖啡機器人,以及八達嶺長城站安裝的VR展示系統……北京冬奧會已于2月20日圓滿閉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了解到,該校中科院強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點實驗室的肖正國教授研究組,通過刮涂過飽和的鈣鈦礦溶液來調控成核生長過
作為研制過程中的里程碑節點,磁強計伸桿展開試驗的成功,不僅表明磁強計分系統與載荷艙集成后的功能、性能滿足任務要求,更標志著中歐聯合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