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歐洲核聚變研發創新聯盟(EUROfusion)、英國原子能管理局(UKAEA)和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9日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稱,歐洲科學家在通過聚變等離子體生產能源的道路上取得了重大成功: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核聚變反應堆歐洲聯合環狀反應堆(JET)中產生了能量輸出為59兆焦耳的穩定等離子體。這是自1997年以來,世界首次進行的氘氚核聚變實驗。
JET曾在1997年產生約22兆焦耳聚變能量的等離子體,創造了當時的世界能源紀錄。新實驗打破了該紀錄,JET中的聚變反應在等離子體放電的5秒階段以中子的形式釋放出總共59兆焦耳的能量——以功率單位表示,JET在5秒內實現了平均超過11兆瓦的功率輸出。而在1997年的紀錄中,5秒內的平均功率為4.4兆瓦。
核聚變發電又稱為“人造太陽”,旨在模仿太陽上發生的核聚變。核聚變是氫的兩個同位素氘和氚融合成一個氦原子,這一過程會釋放大量能量。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夠使用這種混合燃料運行的裝置是JET。因為氚是一種非常罕見的原材料,需要經過特殊處理,所以研究小組通常使用氫或氘進行等離子體實驗,上一次氘氚核聚變實驗還是在1997年進行的。
為了過渡到國際大規模聚變實驗(ITER)計劃,研究人員此次進行的是氘氚混合燃料聚變實驗。同時,為了使JET實驗盡可能接近未來的熱核聚變實驗堆條件,他們用鈹和鎢的混合物而不是碳覆蓋等離子體容器壁,因為金屬鎢比碳更耐腐蝕,而且不會像碳一樣過多地與燃料結合。此次實驗在比太陽中心溫度高10倍的條件下,產生的聚變能量達到了創紀錄水平。
ITER設施目前正在法國南部的卡達拉奇建設,預計將使用氘和氚混合燃料,計劃實現產出能量10倍于輸入能量(聚變增益)。要想產生凈能量,即輸出能量是加熱等離子體所需能量的兩倍這一目標,在卡達拉奇ITER設施“上線”之前是不可能實現的。因此,這次實驗是在類ITER條件下創造的世界紀錄。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等離子體物理學研究所科學主任西比勒·君特教授表示:“JET的最新實驗是向ITER最終目標邁出的重要一步。”(實習記者張佳欣)
據歐洲核聚變研發創新聯盟(EUROfusion)、英國原子能管理局(UKAEA)和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9日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稱,歐洲科學家在通過聚
非洲和歐洲的天文學家對非洲第一座毫米波段射電望遠鏡即將開建的消息反應熱烈。據英國《自然》雜志網站近日報道,非洲毫米波段射電望遠鏡(A
俄羅斯科學院生物醫學問題研究所主管科學工作副所長弗拉基米爾·瑟喬夫對《俄羅斯航天》雜志表示,俄計劃在2023—2024年間,將Bion-M2號衛
據歐洲核聚變研發創新聯盟(EUROfusion)、英國原子能管理局(UKAEA)和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9日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稱,歐洲科學家在通過聚
非洲和歐洲的天文學家對非洲第一座毫米波段射電望遠鏡即將開建的消息反應熱烈。據英國《自然》雜志網站近日報道,非洲毫米波段射電望遠鏡(A
俄羅斯科學院生物醫學問題研究所主管科學工作副所長弗拉基米爾·瑟喬夫對《俄羅斯航天》雜志表示,俄計劃在2023—2024年間,將Bion-M2號衛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李曉光教授團隊在前期研究基礎上,基于對鐵電疇形態和翻轉動力學的設計,在鐵電量子隧道結中實現了亞納秒
2022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的大巴車排的尾氣是純凈水?這么神奇嗎?這事兒聽上去好像很科幻,但事實是這些大巴車的燃料來源于氫,所排放的尾氣
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臺決賽中,谷愛凌做出一個她之前從來沒有完成過的逆天動作——向左偏軸轉體1620度,征服了所有裁判,
據最新一期《自然》雜志報道,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研究人員和革新醫學公司的合作者開發了一種新型化學構件,這種構件能像積木
在發現艾滋病病毒(HIV)近40年后,HIV已導致3630萬人死亡,至今尚未開發出有效疫苗。美國威斯塔研究所研究人員近日在《自然·通訊》上發表一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8日稱,已經與洛·馬公司簽署可從火星起飛火箭的研制合約。該火箭將由此成為人類首枚從另一顆星球發射的火箭,負責把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