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到村里,都是背起背簍和村民一起到桑田摘桑葉,到蠶房喂蠶,邊干活邊了解情況,并給予技術指導。”作為“博士團”領隊,廣西大學農學院黨委副書記、角口村第一書記甘思敏帶領全村科學養殖,讓該村一個蠶繭的蠶絲達到1000多米,被鑒定為6A級蠶絲,蠶繭一出產就被收購一空。
近年來,廣西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的重大需求,統籌高校育人資源和育人力量,通過實施科學研究支撐行動、能力建設提升行動、人才培養提質行動和鄉村振興助力行動“四大行動計劃”,持續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2019年,廣西出臺高校鄉村振興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實施意見,實施“科學研究支撐行動”。重點支持廣西大學廣西發展戰略研究院、區域社會治理創新研究中心,廣西民族大學廣西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院、廣西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研究中心,以及桂林理工大學廣西旅游產業研究院等高校新型智庫建設,指導智庫聚焦區域治理、文化傳承創新、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等方面提高自主創新水平,推進農業科技進步。
意見出臺以來,廣西高校在水牛克隆和轉基因、高抗黑穗病高產高糖甘蔗品種(系)培育中承擔多項農業領域科技重大任務。河池學院廣西現代蠶桑絲綢產業學院等圍繞廣西優勢特色農業,開展“企業+科研院”合作,推進產學研融合,搭建高校服務鄉村振興平臺。
廣西實施“人才培養提質行動”,打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涉農院校發揮資源優勢,加大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力度,及時跟蹤農業區域產業發展,主動對接“現代農業”“智慧農村”“觀光農業”的人才需求。
“50歲了還能上大學,我要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村里的孩子們,要活到老、學到老。”不久前,廣西河池市東蘭縣東蘭鎮五聯村黨支部書記羅肖妮順利通過成人高考,收到來自廣西民族大學錄取通知書。近來,五聯村有4名村干部順利通過成人高考。而這離不開來自高校的駐村第一書記肖耀科的鼓勵和付出。
一年前,擔任廣西民族大學校團委副書記的肖耀科被派駐五聯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駐村期間,肖耀科對村干部進行了相關業務方面的培訓,還鼓勵他們加強學習,提升學歷,并為村干部進行輔導。
像廣西民族大學這樣的高校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發揮人才優勢,為鄉村振興作出自己貢獻的還有很多。桂林市與廣西師范大學、吉福思羅漢果公司等15所高校和企業共同成立人才合作聯盟,推行校地企鄉村振興人才共享。
在實施“鄉村振興助力行動”方面,廣西充分發揮高校人才和科技優勢,加強統籌謀劃和組織引導。桂林理工大學黨委定點幫扶廣西灌陽以來,圍繞灌陽縣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堅持以黨建領航扶貧為龍頭,發揮工科高校科技優勢,聚焦產業幫扶,依托城鄉規劃、機械設計、環境保護等優勢學科專業構建“黨建+專家+產業”精準幫扶模式,先后成立“精準扶貧專家工作站”和“鄉村振興研究院”。
此外,廣西還實施“能力建設提升行動”,加強高校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能力建設。教育廳、農業農村廳、林業局聯合印發加強農科教結合實施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的意見,以“新農科”本科專業建設為契機,增強農林院校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和廣西現代農林業高質量發展的能力。(本報記者 周仕敏 通訊員 馮竹青)
針對民辦幼兒園審批準入流程長等問題,近日,北京市推出證照聯辦新舉措,營業執照和行政許可一次申請、并聯審批。今年6月底前,全市各區都
新時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對優化職教教師隊伍結構、提升教師隊伍培養能力提出了迫切需求。著力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技藝精湛、專兼結合、充滿
我入校時被烹飪工藝與營養專業錄取,曾一度迷茫,找不到學習的興趣與人生的方向。后經學校組織的學生專業與職業性向測評,才意識到所學專業
當前,我國職業院校教師隊伍雖然普遍具備較高學歷,大多是名牌大學畢業的碩士、博士,但由于他們才出學校門,轉身又進了另一個校門,普遍存
加強種業科技創新,推動耕地質量提升,拓展食物科技創新鏈,服務國家糧食安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近日出臺政策,用四大科技舉措著力解決農
湖南省漢壽縣漢壽一中被評為常德市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漢壽二中獲得全國青少年兒童健康人格工程教育示范基地等稱號。芙蓉學校則高標
我曾非常苦惱于如何讓專業能力更上一層樓。教師培訓的內容很好,但不知道該如何去落地。華南師范大學力推的主題引領的雙微機制校本教師專業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