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對優化職教教師隊伍結構、提升教師隊伍培養能力提出了迫切需求。著力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技藝精湛、專兼結合、充滿活力的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成為加快推進職業教育現代化的一項重要工作。
中高職院校教師隊伍結構現狀
“十三五”期間,我國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發展取得了可喜成就,教師總體學歷結構和“雙師型”數量質量均逐步提升。但相對于職業教育的發展需求來說,仍然存在著數量和結構不相適應等問題。從2020年教育部公布的教育統計數據,可以對中等職業學校和高等職業院校教師隊伍的學歷結構與職稱結構進行分析。
2020年,全國中等職業學校9896所,在校教職工108.3042萬人,其中專任教師85.7401萬人(其中技工學校專任教師20.8683萬人),生師比19.54∶1。除技工學校外,中等職業學校實有專任教師64.8718萬人,其學歷(學位)結構、職稱結構如表1。此外,中等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為20.03萬人,占該類型學校專業課教師總數的54.85%,占專任教師總數的30.82%。
2020年,全國高等職業院校1468所,在校教職工74.4478萬人,其中專任教師55.6424萬人,生師比20.28∶1。其專任教師隊伍學歷(學位)結構、職稱結構如表2。高等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為22.22萬人,占該類型學校專業課教師總數的54.2%,占專任教師總數的39.93%。
從職教師資隊伍結構來看,無論是中職還是高職都存在總量不足、高層次高素質教師偏少、引領職業教育改革發展能力偏弱、專任教師“雙師”素質不高、難以適應現代職業教育發展需要等問題。其中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兩個問題:一是高層次教師過少,缺乏引領力;二是“雙師型”教師認定標準不明確,缺乏適應力。
全面提升高層次“雙師型”教師培養能力
根據當前職業教育發展目標要求,中職學校教師隊伍建設重點是培養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雙師型”教師,使其占比達到30%,并且其中有一定比例的博士;高職院校教師隊伍建設重點是培養具有博士學位的“雙師型”教師,使其占比達到10%。
首先,需要將定向培養與常規人才引進相結合。
一是設置定向專項招生計劃。每年設置5600名職教教育博士和1.5萬名職教教育碩士定向專項招生計劃,其中50%用于招收應屆(或往屆)碩士或本科生實施定向培養,另50%用于招收職業院校或相關行業企業具有碩士學位或本科學歷的在職教師和技術人員,實施定向培養。定向專項招生實行單獨考試、單獨劃線錄取。
二是拓寬高層次人才引進渠道并加強“雙師”素質培訓。加大學術型博士和碩士引進力度,同時要以“雙師”素質培訓為重點,強化非職業教育領域博士和碩士教師產業技術標準理解、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實施的能力。
預計未來五年,可定向培養2.8萬名“雙師型”職教教育博士(專業學位)和7.5萬名“雙師型”職教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加上常規引進,確保高職院校教師隊伍中“雙師型”博士比例在現有基礎上增加10%,中職學校教師隊伍中“雙師型”博士達到0.5%,碩士及以上學位“雙師型”教師占比在現有基礎上增加30%,基本滿足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需要。
其次,獨立培養與聯合培養相結合。充分發揮職業技術師范院校和高水平理工科大學高層次“雙師型”職教教育博士的培養功能,在兩類高校中實施“雙師型”職教教育博士獨立培養和聯合培養。
一是開設“雙師型”職教教育博士培養特殊通道。以特殊通道的方式,在獨立設置的職業技術師范院校設置3—5個職教教育博士培養點,同時在已有職業技術教育學二級學科博士點高校增設10個左右職教教育博士培養點。每個培養點每年招生30名左右,一年共招收450名左右專業學位博士生進行定向培養。
二是與理工科大學聯合培養“雙師型”職教教育博士。由現有50多所職教教育碩士培養試點院校和50—80所具有博士點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學一對一或一對二組成聯合培養共同體,每個共同體設置“雙師型”職教教育博士培養專業點5個左右,共設置200個左右培養專業點。每個培養專業點每年招收20—30名“雙師型”職教教育博士生,一年共招收5150名左右博士生定向培養。
職教教育碩士采取以上相同的辦法增加培養單位。現有職教教育碩士培養試點院校每校每年招收不少于100名職教教育碩士,聯合培養院校的200個培養點每個培養點每年招收50名左右職教教育碩士,一年共招收1.5萬名左右“雙師型”職教教育碩士。
再其次,構建“雙師型”教師專有培養模式。“雙師型”教師獨特的類型屬性決定了其培養模式與其他專業人才培養的差異性,從培養標準、培養規格、培養體系、培養過程、質量認證等各個環節都應該有與其類型屬性和人才特征相適應的模式和要求,從而實現其專業化發展。
一是成立專門教學指導委員會。國家層面成立職教教育博士和職教教育碩士兩個教學指導委員會,研究制定全國統一的職教教育博士和職教教育碩士培養目標、培養規格要求、指導性培養方案和培養模式,所有培養單位遵照執行。
二是構建校企校培養共同體。專門設置的職教教育博士(碩士)培養點成立由培養院校、中(高)職院校、行業企業共同參與的培養共同體,按照教學指導委員會確立的培養方案,培養真正具有合格“雙師”素質的職教教育博士和碩士。
三是構筑聯合培養共同體。成立由現有職教教育碩士培養試點院校和理工科大學相關博士點共同參與的培養共同體。職教教育博士(碩士)培養試點院校參與整個培養過程,并在共同體中負責職教教學理論與實踐能力的培養。
四是落實企業實踐制度。職教教育博士和碩士培養過程要突出“雙師”素質培養,整個培養過程嚴格實施不少于6個月的行業企業實踐制度,企業就讀人員嚴格實施不少于6個月的職業院校教學實踐制度,同時完善企業實踐和教學實踐考核制度。
全面提升職業院校專業教師“雙師”素質
首先,制定與類型教育相適應的“雙師型”認定標準。可采取通用標準和專業化標準相結合的方式。一是要把有相關行業企業6個月的實踐經歷和考核結果作為認定“雙師型”教師的最基本條件。二是要堅持職業院校專業課課時的20%聘請行業企業技術或管理人員實施。對上課的行業企業人員要進行教育教學技能培訓,并設置一定的準入條件。三是除職教教育博士(碩士)和職教師資院校畢業生外,新進教師必須有三年行業企業實踐經歷。引進的其他高層次人才,也要安排6個月的行業企業實踐。
其次,嚴格實行職業院校專業教師的專業實踐培訓要求。從大多數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資格認定來看,普遍存在重資格認定輕系統化培訓的現象。“雙師型”教師取得證書或資格后不再關注新技術、新工藝的發展,個人技術技能更新跟不上我國產業技術結構轉型升級帶來的職業內容和職業形態的變遷。落實“雙師型”職教教師的企業培訓制度是促進“雙師型”教師專業素質發展的重要途徑。一是必須嚴格落實在職教師每五年到行業企業進行6個月實踐的規定。二是要完善“雙師型”教師年度考核制度,將考核列入教師個人專業化發展檔案,與其專業技術發展和工資績效等相關聯。
(作者溫伯穎系江西科技師范大學發展與改革辦公室主任、副教授,胡業華系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副校長、教授,孟慶國系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原黨委書記、教授)
新時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對優化職教教師隊伍結構、提升教師隊伍培養能力提出了迫切需求。著力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技藝精湛、專兼結合、充滿
我入校時被烹飪工藝與營養專業錄取,曾一度迷茫,找不到學習的興趣與人生的方向。后經學校組織的學生專業與職業性向測評,才意識到所學專業
當前,我國職業院校教師隊伍雖然普遍具備較高學歷,大多是名牌大學畢業的碩士、博士,但由于他們才出學校門,轉身又進了另一個校門,普遍存
加強種業科技創新,推動耕地質量提升,拓展食物科技創新鏈,服務國家糧食安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近日出臺政策,用四大科技舉措著力解決農
湖南省漢壽縣漢壽一中被評為常德市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漢壽二中獲得全國青少年兒童健康人格工程教育示范基地等稱號。芙蓉學校則高標
我曾非常苦惱于如何讓專業能力更上一層樓。教師培訓的內容很好,但不知道該如何去落地。華南師范大學力推的主題引領的雙微機制校本教師專業
獨立學院轉設和轉設后健康發展,是十四五時期建設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任務之一。近年來,面對高等教育實現內涵式發展的新要求,依法理
雙一流建設是國家重大專項,既需要持續推動,也需要規避項目建設容易形成的固化現象,促進創新。學科是對知識的分類,代表著科技發展與人類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