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崛起的經濟意義不可估量

2022-04-02 10:20:19   來源:南國今報

對于城市群,人們的一般理解是人口向多個城市的集合體集聚。這當然沒錯。但還應該認識到,人口集聚必然使得經濟要素也向這一城市集合體集聚,同時多個城市集合在一起又勢必導致這些城市相互融合,從而產生不可估量的經濟增長效果。

經濟增長理論告訴我們,經濟增長的動力,在起飛階段是勞動力、物質資本的規模擴張及技術進步,而在起飛后則主要來自于兩大創新,即科技創新和組合創新。我國經濟正在告別起飛階段而步向成熟階段,因而由勞動力和物質資本大規模投入而推動經濟高速增長的時代正在漸行漸遠,今后的經濟增長將主要源于科技創新和組合創新。

科技創新對于經濟增長的意義比較容易理解,組合創新如何促進經濟增長則不那么直觀,但同樣重要,有時甚至更為重要。組合創新的思想源自于熊彼特(Joseph A. Schumpeter)的企業組合創新理論。此理論認為,生產要素的組合創新,即要素的創新性重組,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動力;不同的組合創新將產生不同的發展效果。這一思想可以應用與擴展至宏觀經濟要素,包括人口、資金、產業、商品、貿易、消費、投資及基礎設施等,這些要素的組合創新,是宏觀經濟增長的根本動力之一,不同的組合創新將導致不同的經濟增長速度。

宏觀經濟要素的組合創新可體現為人口、資金、產業、商品、貿易、消費、投資及基礎設施等自身結構的重新構建,也可體現在經濟要素在區域、城鄉、部門、行業及企業等層面上的重新配置。這些組合創新都將引發或促進經濟增長,與科技創新一起成為經濟增長的兩大源泉。

城市群,即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城市聯合體,包括一至幾個主導城市和數個衛星城市。城市群的興起,首先是人口向這些城市集聚,而這必然帶動資金、產業、商品、貿易、消費、投資及基礎設施等經濟要素也向這些城市集聚,同時,其中的主導城市與衛星城市以及衛星城市之間經濟上不斷地融合。

如此的集聚與融合,正是宏觀經濟要素的組合創新,是人口、資金、產業、商品、貿易、消費、投資及基礎設施等宏觀經濟要素在區域和城鄉層面的重新配置,將產生一系列經濟要素區域配置的優化效應。

首先是規模經濟效應。城市群包括若干不同規模的城市,集聚與融合起來必然產生1+1大于2的規模效應,總體規模得到擴大,且與城市群以外進行交換和競爭時處于更有利的地位。

其次是結構升級效應。城市群在生產要素集聚與融合的過程必然意味著經濟結構的重新構建,而在新時代構建的結構必將優于舊時代留下來的結構,導致產業升級。主導城市的經濟結構將向當代世界先進水平看齊,衛星城市的經濟結構在更為現代化的主導城市的引領下向升級方向發展。

再次是技術創新效應。與結構升級效應同樣,生產要素的集聚與融合必然導致當代新技術的采用,主導城市以當代世界先進技術為目標加快技術創新,衛星城市在其帶領下技術水平不斷向先進水平提升。

第四是綜合服務效應。一是城市群內各城市的教育、醫療、文體、市政設施等公共資源隨著群內交通和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而為大家共享;二是各城市的經濟調節、社會管理和居民服務的職能機構等加強協調合作;三是各城市金融、物流、信息、咨詢、就業、中介等市場服務體系逐步整合。

這些組合創新效應將催生新的經濟需求和供給、新的資源分配、新的產業結構、新的技術創新、新的基礎設施和新的市場競爭格局,進而形成經濟增長的新“風口”,對經濟增長的意義是不可估量的。

世界銀行的研究顯示,對大部分的經濟體而言,城市群程度越高的經濟體人均GDP越高,意味著城市群的經濟增長意義在全球范圍的體現。的確,目前世界上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是三大灣區,即紐約大灣區、舊金山大灣區和東京大灣區,而這三大灣區同時又都是城市群。

對我國而言,更是如此。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隨著沿海城市制造業商貿業快速發展和人口大量涌入,長三角經濟區、環渤海經濟區、珠三角經濟區等設想逐步形成。不過,當時圍繞城鎮化討論的重點之一是“走大都市還是走小城鎮”路線。“十五”規劃中提出“有重點地發展小城鎮……完善區域性中心城市功能”“防止盲目擴大城市規模”。至2006年的“十一五”規劃,思路出現關鍵性的轉折,提出“把城市群作為推進城鎮化的主體形態”,并指出“三大城市群,即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環渤海地區應發揮對經濟發展的帶動和輻射作用”。自此,中國迎來城市群時代。

此后,城市群的發展戰略思路不斷深化。2014年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發布,拉開了跨省城市群規劃的序幕,接著多地城市群規劃紛紛出爐;“十三五”規劃中提出建設19個城市群;2019年提出由國家層面推動核心大都市支撐和帶動周邊城市發展;2020年提出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長三角一體化,指出城市群發展的核心任務是逐步消除行政壁壘,讓資源要素有序自由流動,從解放思想、制度改革入手,在區域協調發展中持續釋放經濟發展新動能。

這表明,今后我國的持續城鎮化將以建設城市群為新的方向,即促進農村人口向城市群的主導和衛星城市集聚,而非就近向中小城鎮轉移。這是我國新型城鎮化的重要內容,將成為今后我國社會發展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和最為壯觀的宏觀景象。

19大城市群正在我國崛起,即長三角、珠三角(加上香港和澳門為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長江中游、成渝、中原、哈長、遼中南、山東半島、海峽西岸、北部灣、關中平原,晉中、包鄂、黔中、滇中、蘭州-西寧、寧夏沿黃和天山北坡,涵蓋全國絕大部分的省份。其中,部分為省(區)內城市群,大多數為跨省(區)城市群。每個城市群以一個或幾個主導城市引領,10個以上的衛星城市環繞主導城市。

當前19大城市群占全國土地面積的25%、人口的75%和GDP的88%;相對于1/4的面積,人口與經濟占3/4以上,凸顯城市群的人口和經濟主體地位。

19大城市群中,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長江中游和成渝城市群的當前實力和發展潛力都更為突出,為五大支柱城市群。2018年五大支柱城市群合計占全國土地面積的11%、人口的40%和GDP的54%,是我國城市群的領頭羊,同時是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

今后我國城鎮化持續,必將是人口向這19大城市群流動。鑒于很多城市群中的主導大城市已很擁擠,更多接受新人口的很可能是其周邊的衛星中小城市。

這19大城市群大部分還在形成之中,少數可認為已經形成,但也仍未成熟,人口集聚還未完成,而由人口集聚帶來的資金、產業、商品、貿易、消費、投資及基礎設施的集聚與融合效應更未充分體現出來。

今后,除了人口繼續向這些城市群集聚之外,這些城市群人口集聚帶來的宏觀經濟要素的組合創新效應,即前述的經濟規模效應、結構升級效應、技術創新效應和綜合服務效應等將不斷產生,從而形成強大的經濟增長引擎,帶動全國經濟中高速增長。五大支柱城市群的發展將更加強勁,經濟增長引擎作用將更為明顯。

鑒于此,19大城市群,特別是五大支柱城市群的崛起對于今后20-30年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

(廖群為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全球治理研究中心首席專家)

標簽: 經濟增長 基礎設施 宏觀經濟 科技創新 技術創新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閱讀

“辣條一哥”要?產品疑似吃出情趣用品,最

要聞

6日晚間,衛龍方面回應辣條里吃出成人用品稱,公司已經在積極核實處理,衛龍產品質量和生產環節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執行。衛龍:已在積極核實

2022-01-17

深圳出臺商務發展“十四五”規劃 加快構建

要聞

由深圳市商務局聯合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編制的《深圳市商務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日前正式發布。作為謀劃推動深圳市商務高質量

2022-01-05

蜜雪冰城:力所能及助力家鄉河南災后重建

要聞

鄭州內澇已退,災后重建已井然有序地開始。作為鄭州本土企業,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在繼續向河南其他受災地區運送水、牛奶、酸奶、衣物等救

2021-08-06

蜜雪冰城再次出圈,網友喊話:你挺河南,我

要聞

可憐的雪王,自己家都被淹了,還想著幫忙。6月,蜜雪冰城憑借一首洗腦神曲你愛我,我愛你,蜜雪冰城甜蜜蜜成功出圈;7月,蜜雪冰城在自身受

2021-08-05

?蜜雪冰城全國多倉聯動調運物資 馳援家鄉

要聞

近日,河南省遭遇歷史罕見的極端強降雨,鄭州等地發生嚴重內澇,防汛形勢十分嚴峻,救援迫在眉睫。為此,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緊急捐款捐物

2021-08-04

城市群崛起的經濟意義不可估量

要聞

對于城市群,人們的一般理解是人口向多個城市的集合體集聚。這當然沒錯。但還應該認識到,人口集聚必然使得經濟要素也向這一城市集合體集聚,

2022-04-02

他用關愛平等的鏡頭,拍下了80多年前的西南和西北邊疆

要聞

透過一張張黑白照片——頭戴珊瑚珠盤、微笑著吹竹制口琴的嘉戎貴族少女,七七事變前夕眼神落寞的九世班禪大師,背彝族奴隸主出門的“娃子”—

2022-04-02

湖北最大金控集團將成天風證券二股東,當代集團全面退出

要聞

天風證券股權結構生變,民企股東全部退出,湖北國資企業接棒。據天風證券4月1日公告,公司第二大股東人福醫藥集團股份公司(下稱“人福醫藥”

2022-04-01

證監會公布20大典型違法案例,信披違規9宗,永煤債等在列

要聞

永煤債信披違規案、藍山科技欺詐發行案在列。4月1日,證監會披露了2021年證監稽查20起典型違法案例,廣州浪奇案、科迪乳業案、正中珠江未勤勉

2022-04-01

3月新勢力銷量出爐:哪吒排名第二,零跑追趕“蔚小理”

要聞

4月1日,多家造車新勢力車企公布3月銷量。其中小鵬汽車再次以15414輛的交付量位居第一,哪吒汽車以12026輛的銷量超過理想汽車位居第二。值得注

2022-04-01

寶馬X5國產售價直降10萬元,豪華中大型SUV市場將生變?

要聞

3月31日晚,寶馬X5國產化落地,這是一線豪華品牌中(寶馬、奔馳和奧迪)首個實現國產化的中大型SUV。國產寶馬X5共推出2 0T和3 0T兩種排量共4款

2022-04-01

陳爾真:隔離點感染者情況平穩 應對重癥有充分預案

要聞

上海集中隔離點醫療救治組組長、瑞金醫院副院長陳爾真在4月1日接受人民日報“大江東”工作室采訪時,就近期上海隔離點的收治情況作出說明。陳

2022-04-01

周期“稱王”!一季度11只基金漲超30%,明星基金經理們這樣看丨一手數據

要聞

2022年一季度收官,周期類基金強勢“稱王”,憑借原油、煤炭、地產類股票高歌猛進。一季度全市場20只基金凈值漲超20%,其中11只基金漲超30%,

2022-04-01

一季度IPO:上交所、深交所分列全球融資排行榜第1、3位

要聞

4月1日,德勤中國發布了中國內地及香港IPO市的2022年第一季度回顧及前景展望報告。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國資本市場新股融資表現十分強勁

2022-04-01

晚間公告|4月1日這些公告有看頭

要聞

【品大事】深圳能源:擬23 99億元投建深圳市光明能源生態園項目深圳能源公告,擬投資建設深圳市光明能源生態園項目,光明項目總處理規模2250噸

2022-04-01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

深圳國企全力為市民 守好“菜籃子”“米袋子”保障量足價穩

疫情防控形勢下,民生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連日來,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企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全力為深圳市民

去年我國中小企業實現恢復性增長 政策持續加碼助力中小企業平穩發展

中小企業是穩定工業經濟的重要力量,黨中央把促進中小企業發展作為長期戰略。2021年我國中小企業實現了恢復性增長,規上中小企業收入利潤同

工銀瑞信累計創造投資回報4707億元 夯實投研能力建設

公募基金行業的本質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財,首要社會責任就是為廣大投資者提供優質的資產管理服務。作為國內首家銀行系基金公司,工銀瑞信始

海底撈年底前關店300家 股價開始反彈近兩個交易日累計上漲10.47%

海底撈在發布年底前逐步關停300家左右門店的公告后,股價奇跡般開始反彈,11月8日最高漲幅達11 4%,近兩個交易日累計上漲10 47%。半年報數

相關單位發布關于虎谷峽游客碰撞事故的聲明

關于虎谷峽游客碰撞事故的聲明2020年8月19日下午約13點30分,在我公司虎谷峽景區,部分游客乘坐下山玻璃滑道時,因突降暴雨、滑速過快,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