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一片紅色基因浸潤的紅土地。這里是原中央蘇區核心區域、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所在地、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有13個“全紅縣”、15個“老區縣”,紅色遺址星羅棋布。近年來,贛州立足紅色資源優勢,全力做好紅色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這篇文章,把紅色資源利用好、紅色傳統發揚好、紅色基因傳承好,讓紅色旅游成為贛南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和亮麗名片。2021年,贛州接待紅色旅游總人數6348.7萬,較2020年同比增長56.4%。
紅色資源“活”起來
“穿越蘇維埃”540度沉浸式裸眼3D體驗館、“VR暢游瑞金”超級滑板、智能講解員、“一蘇大”代表登記處交互體驗項目……在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那段崢嶸的紅色歷史仿佛活了起來。該館按照“修舊如舊”“最小干預”等原則,對70多處革命舊址進行了修復修繕,做到了應修盡修。根據每一個革命舊址機構職能等特點,征集豐富的蘇區生活物品,通過引入仿真人、電子油燈等現代技術,切實還原蘇區工作場景和生活場景,以原址保護、原狀陳列、原真氣息給游客以歷史的真實感、現場感和融入感。同時,依托革命舊址文物,創新打造了“童心永向黨”“重走長征路”“紅色小導游”等紅色研學社教品牌,開發打造了“十七棵松”“一生守望”“紅井思源”等紅色研學品牌課程,讓紅色文化深入人心。
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的創新正是贛州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贛州在摸清家底的同時,不斷加大對紅色資源精神內涵、背后故事的挖掘,梳理紅色文化脈絡。在此基礎上,有序推進紅色資源開發利用,結合各地特色,包裝策劃了一批紅色旅游項目,如依托贛粵省委舊址群打造的會昌“風景獨好小鎮”、依托官田兵工廠舊址群打造的興國“軍工小鎮”、依托紅軍長征步道打造的于都祁祿山紅軍小鎮等。在推進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贛州段建設過程中,他們提升改造了于都中央紅軍長征集結出發紀念園、尋烏調查紀念館等紅色場館,在打造紅色旅游產品的同時把紅色資源保護好、管理好、利用好。此外,贛州還在中心城區建設了中央蘇區歷史博物館、“百年征程江西紅”展館,并打造了首個以近現代革命歷史為主題的“方特東方欲曉樂園”,創新了紅色文化的展示形式,有效提升了紅色旅游的體驗。
紅色旅游“火”起來
充分盤活的紅色資源不斷解鎖著贛州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的密碼。在瑞金黃沙村華屋村小組的后山上,17棵枝繁葉茂的青松連成一片,這是當年村里的17位青年參加革命前種下的“信念樹”,這些樹正默默俯瞰著家鄉如今日新月異的喜人變化——原先老舊破落的土坯房邊,建設了一排排白墻黛瓦的新房和生機勃勃的果園,前來踏青的游人和曬太陽的村民點綴在青山綠水之間,一片歡樂祥和。“我們保留了這幾間老屋,要讓后人知道好日子來之不易!”該村黨支部書記黃日生說,“很多人聽說‘十七棵青松’的故事,都特地來我們村紀念這些烈士,讓我們非常感動。如今來旅游采風的人越來越多,油茶、果蔬等特色種植越種越好,大家的生活也越來越甜。”
“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當初革命的初衷,今天的好日子是對革命先烈最好的告慰。如今,像華屋村這樣的例子在贛州處處可見。近年來,贛州推動紅色旅游與生態旅游、休閑旅游、歷史文化旅游、鄉村旅游等多種業態融合發展,在突出紅色景區(產品)的同時,豐富產品業態,延長產品線,打造了瑞金羅漢巖景區、于都屏山景區、石城通天寨等生態旅游產品,石城花海溫泉、天沐溫泉等溫泉產品,于都潭頭村、瑞金華屋村等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形成了對紅色旅游的補充。紅色旅游已然成為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的排頭兵。
紅色名片“亮”起來
贛南采茶戲劇《一個人的長征》、大型原創音樂劇《閃閃的紅星》、贛南采茶戲《盤山魂》、興國山歌劇《蘇區干部好作風》、信豐合唱情景音畫《贛南游擊詞》、在全國巡回演出達530余場的《長征組歌》……如今,步入劇院和景區,一部部紅色文藝精品百花齊放;走上街頭,紅色文化標識、雕塑、景觀小品等令人心潮澎湃;走進商店,“小紅軍”“雩嘟嘟”“尋烏調查”等系列紅色文創產品和旅游商品讓紅色文化更顯生動,它們都是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的“火炬手”。
贛州市文廣新旅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近年來,贛州將紅色資源相對富集的縣(市)劃為紅色旅游區,按照“突出重點、打造龍頭,一縣一品、錯位互補”的思路,構建以瑞金為龍頭,以興國、于都為重點,寧都、會昌、尋烏、石城、安遠、大余、信豐多點支撐的“1+2+N”紅色旅游協同發展格局,著力打響“共和國搖籃””“蘇區干部好作風”“長征集結出發地”等紅色品牌。
不僅如此,贛州還推出了串聯紅色旅游相關縣市的“初心路”紅色精品旅游線路。策劃的“紅色搖籃·革命贛南”精品線路入選全國“建黨百年百條精品紅色旅游線路”,與長征沿線城市共同推出長征文化旅游線路,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并結合“引客入贛”項目,積極引入團隊來贛開展紅色培訓、研學活動,區域聯動不斷深化,紅色名片越擦越亮。
東風吹來滿眼春,風起正是揚帆時。近日,國務院批復同意建設贛州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中央對革命老區支持力度持續“加碼”,凝聚著黨和政府對革命老區的深情厚愛和殷切希望。贛州將聚焦“作示范、勇爭先”的目標定位,以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成效彰顯革命老區的勃勃生機、展現老區振興的奮進風采。(王竹青)
贛州,一片紅色基因浸潤的紅土地。這里是原中央蘇區核心區域、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所在地、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有13個全紅縣、15
綠色山谷里,古樸的老院子、時尚的玻璃屋錯落交融;花草爛漫中,曲徑通幽的小路、淙淙而過的小河相映成趣……2021年5月初,山西省晉城市首批
河南將文旅文創融合戰略確定為現代化河南建設的十大戰略之一,將行走河南·讀懂中國確定為十四五及未來一個時期河南全域文化旅游品牌。為更
多年來,人們已對《印象·劉三姐》《宋城千古情》等旅游演藝項目非常熟悉,它們不僅拓寬、刷新了傳統戲劇的外延、演出場域、觀演關系,為藝
以博物館+旅游發展戰略為中心,以南海文化為發力點,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是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南海人文歷史、自然生態、水下文化遺產保護
贛州,一片紅色基因浸潤的紅土地。這里是原中央蘇區核心區域、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所在地、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有13個全紅縣、15
綠色山谷里,古樸的老院子、時尚的玻璃屋錯落交融;花草爛漫中,曲徑通幽的小路、淙淙而過的小河相映成趣……2021年5月初,山西省晉城市首批
河南將文旅文創融合戰略確定為現代化河南建設的十大戰略之一,將行走河南·讀懂中國確定為十四五及未來一個時期河南全域文化旅游品牌。為更
多年來,人們已對《印象·劉三姐》《宋城千古情》等旅游演藝項目非常熟悉,它們不僅拓寬、刷新了傳統戲劇的外延、演出場域、觀演關系,為藝
以博物館+旅游發展戰略為中心,以南海文化為發力點,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是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南海人文歷史、自然生態、水下文化遺產保護
2021年,我縣共接待游客1736 4萬人次,同比增長61 7%;旅游總收入161 8億元,同比增長61 2%……近日,湖南省岳陽市平江縣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局
近日,北京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總隊(簡稱總隊)出臺第二批《文化市場初次違法后果輕微不予行政處罰清單》,清單內容共計18項,為進一步優化首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下達陜西省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程2022年第一批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2 98億元。其中,安排國家文化公園建設2 42億元,支持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等14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本報特摘編政策中普惠性10條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等14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簡稱《若干政策》)。本報、文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