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中國共產黨的百年革命畫卷,新時代藝術畫廊里閃耀著無數波瀾壯闊、動人心弦的華麗篇章。對于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題材藝術家渲染得最為濃墨重彩。面對這一宏大題材,由盛和煜編劇、張曼君導演的贛南采茶戲《一個人的長征》獨具一格、別有風采,將大題“小作”,以寓言求美,別出心裁地把筆鋒對準革命背景下的個體心靈成長歷程,而在藝術處理上又凸顯戲曲本體特色,舞臺自由靈動、詩意盎然。
大題“小作”,別開敘事之生面
與眾多的長征題材作品大都著意于宏大敘事相異,該戲的故事并不復雜。一個叫做騾子的年輕人,為了兌現許給紅軍的諾言,只身攜帶蘇區中央銀行的五十根金條走上了追趕紅軍隊伍的征途。騾子本不偉大,他與人世間大多數的“中間人物”一樣,面對金子也為所動,面對困難也有退縮,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不盡完美的普通人騾子,在劇中紅軍戰士邱明亮和古小姐這兩個英雄典型人物的感召和引領,以及鄉聯防隊長王火彪等反面人物的警示下,最終完成了自己的“心靈長征”。
生活不是非黑即白,人物也不是非好即壞。在藝術創作中,對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理應像 《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里深刻闡述的那樣,在塑造英雄典型形象與反面人物形象的同吋,還“應當根據實際生活創造出各種各樣的人物”。贛南采茶戲《一個人的長征》忠實踐行了這一創作法則。作品在謳歌英雄人物、鞭撻反面典型的同時,難能可貴地將筆墨聚焦于騾子這個“草根”平民百姓的精神世界,真實展現他在革命的熔爐中實現精神升華、奔向“真善美”的心靈變遷軌跡。騾子不是天生的革命英雄,在騾子身上,同時還蘊含著代代相傳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中國普通百姓傳統道德觀念中值得頌揚的共性,如善良、重情、守信等等。在漫漫征途中,遵循著紅軍英雄邱明亮宣傳的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和理想信仰的指引,在一次次是與非、善與惡、生與死的革命烈火淬煉中,騾子從“漸修”到“頓悟”,終于完成了其信仰人生與詩意人生的雙重構筑。這部作品堪稱是精巧的紅色寓言。它在舞臺上創造的精神意向是超越故事本身的。正如錢鐘書在《談藝錄》中指出的,文藝作品的最高審美層次不在“事之法天”,也不止于“定之勝天”,而在“心之通天”,即真善美的和諧統一。
簡中求美,彰顯戲曲舞臺之神韻
中華美學精神講求“托物言志、寓情于理”,講求“言簡意賅、凝煉節制”,講求“形神兼備、意境深遠”。
簡中求美,是贛南采茶戲《一個人的長征》的一大審美特色。中國戲曲藝術作為一種“有意味的形式”,其“意味”的重要獲得途徑之一,便在于舞臺時空的簡化和程式表演的凝煉。導演張曼君在其最為擅長的劇種領域中,將簡約、自由、靈動的舞臺藝術風格再次發揮到極致,她的二度創作在保持文學劇本優勢的基礎上,遵循戲曲本體,突出贛南采茶戲劇種特色,重組、化用中國傳統戲曲元素,賦予情節內容極具美感的技術語匯和舞臺詩化意象,呈現出戲曲的寫意與表現之美,使觀者沉浸在“有意味的形式”之中。《一個人的長征》的另一審美特色,即在返璞歸真,還原中國傳統戲曲的本來模樣。在這部戲中,戲曲“一桌二椅”式的功能發揮到極致,給予演員充分的表現空間,導演借用戲曲“假定性”藝術手法,激發、調動起觀眾的想象與聯想,獲得一種更為雋永和豐富的審美體驗。
“景隨人移”是傳統戲曲舞臺的重要特征,在《一個人的長征》中,“景隨人移”處處可見,比如,在表現“騾子回家”這場戲時,3位女演員手持樹苗緩步走上舞臺,隨著演員的表演和唱詞的內容變化,3棵樹的位置相應移動變換地點,又不斷通過樹的傾斜、抖動等外化的肢體語言來契合角色的內心情感。再如第三場“馬夫救美”光啟后,劇中演員(戲中人)紛紛把桌椅板凳等搬上舞臺,以此構建戲劇環境,一方面,暗合了“明上場”“檢場人”等傳統戲曲演出模式中的固有因素;另一方面,又高度融入舞臺藝術當中,充分體現出戲曲藝術的“假定性”。舞臺側下方落座的歌樂隊,既是演唱者,也是劇中人,作為演員與觀眾之間的一道“閘口”,他們靈活且有效“間離”著觀眾的情感卷入,時刻讓舞臺保持“戲”的模樣。
贛南采茶戲《一個人的長征》生活氣息濃郁,聲腔音樂出彩,表演莊諧相濟。戲曲是“角兒”的藝術,演員是舞臺上創造美的主體,該劇始終遵循“導演主導下的演員中心制”創作旨歸,充分發揮劇種優長與行當特點,并擷取適用程式完成“這一個”角色的身份、性格、氣質的塑造,使舞臺呈現“見戲又見技”“見情又見趣”“見真又見美”的整體審美效果。在贛南采茶戲中,“矮子步”作為生、丑兩行的特殊語匯和基本步法,極富夸張的生活形態別具情趣。全劇尾聲處,騾子找到了精神信仰,在臺前“造型”亮相——天幕處一隊紅軍自下場門列隊而上,主演楊俊再次走起“矮子步”,通過在臺前至天幕的縱深調度,騾子從群眾走向戰士、投身革命,戲劇情節、人物心態與舞臺環境全部濃縮于技藝之中,主演楊俊也由此完美實現了“情、理、技、趣”的融合與統一。
贛南采茶戲《一個人的長征》是成功的,它守護了戲曲的傳統,佐證了戲曲的現代,更昭示了劇種的未來。昔日山茶,今又盛放,愿它姹紫嫣紅,愿它燦爛如初,愿它開遍世間!( 仲呈祥 李華裔)
近期,文化和旅游部印發了《文化和旅游部關于修改〈娛樂場所管理辦法〉的決定》,對《娛樂場所管理辦法》(簡稱《辦法》)部分條款進行了修訂
回望中國共產黨的百年革命畫卷,新時代藝術畫廊里閃耀著無數波瀾壯闊、動人心弦的華麗篇章。對于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題材藝術家渲染得最為濃
當前我國重視并大力推動文化和旅游向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融合發展,開展公共文化機構和旅游服務中心功能融合試點工作是文旅深度融
文化設施進景區豐富文化內涵,旅游思維助力場館運營做優做強。當下,文化和旅游服務因地制宜探索融合發展新模式,服務效能逐步從簡單相加走
近年來,各地在全面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基礎上,積極探索保障和惠及殘障群體的新機制、新辦法,積極改善設施條件,營造無障
近期,文化和旅游部印發了《文化和旅游部關于修改〈娛樂場所管理辦法〉的決定》,對《娛樂場所管理辦法》(簡稱《辦法》)部分條款進行了修訂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給文化和旅游行業帶來的沖擊,提振抓投資、上項目的決心和信心,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系統在文化和旅游部指導下,認真落實省
5月18日,2022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開幕式以視頻連線的方式在國家文物局、湖北省博物館舉行。此次主會場活動由國家文物局、湖
浙江衛視《王牌對王牌》第七季于近日收官。作為陪伴觀眾走過7年的綜藝品牌,新一季節目立足社會生活、以觀照現實為核心,完成了自身的又一
王曉嶺,共和國的同齡人、一級編劇、《詞刊》主編、戰友文工團原團長……不同的身份與責任疊加,構成了他不同凡響的文藝生涯。作為中國歌詞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