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各國食品科技如何玩轉花樣創新 有益地球和人類的健康

2022-05-19 10:36:03   來源:科技日報

日,芬蘭科學家在《自然·食品》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表示,吃實驗室培育的肉或磨碎的昆蟲等食物可以減少大量的碳排放和水使用,并為大自然騰出土地,有益地球和人類的健康。

赫爾辛基大學的雷切爾·馬扎克說:“隨著動物源食品的減少以及新型或未來食品和植物蛋白的增多,我們可以在全球變暖潛能值、土地利用和水資源利用方面顯著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隨著對替代蛋白質需求的增長,越來越多人傾向于尋找更加健康、可持續和合乎倫理的飲食選擇。同時,也有越來越多國家的蛋白質行業積極創新,以適應新興的、多樣化的消費需求。

澳大利亞:可溯源的牛排與可食用的昆蟲端上餐桌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人均最大的牛肉消費國之一,但在過去的二十年中消費量一直在穩步下降。減少紅肉的消費量最常見的原因是成本高昂,其次是與健康、環境和動物福利有關的問題。這種需求的轉變為澳大利亞蛋白質生產商創造了擴大生產和多樣化生產的機會。

事實上,澳大利亞消費者在食用肉類時,越來越多地開始詢問“肉來自哪里”。在這方面,“數字完整”系統可能是一個有用的解決方案。

這些系統跟蹤從原料來源到營養、可持續包裝、公貿易和有機認證的方方面面。它們還記錄了相關的勞動條件、碳足跡、水使用、化學品使用、動物福利問題以及對生物多樣和空氣質量的影響等。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悉尼的NanoTag科技公司,其創造了一個印在肉類產品包裝上的獨特的微點陣圖案,當用袖珍閱讀器掃描時,它可以驗證產品的真實。買家可以看到產品的包裝日期、批號和原產地工廠。

此外,昆蟲養殖也被認為具有較低的環境足跡,需要較少的土地、水和能源。昆蟲本身也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富含蛋白質、omega-3脂肪酸、鐵、鋅、葉酸和維生素B12、C和E。幾千年來,可食用的昆蟲,如蟋蟀和面包蟲,一直是澳大利亞人喜愛的美食。

現在,澳大利亞Circle Harvest公司正銷售一系列可食用昆蟲產品,包括意大利面和富含蟋蟀粉的巧克力布朗尼混合物。

新加坡:細胞培養的海鮮與牛奶勢頭向好

年來,糧食安全一直是許多國家的頭等大事。但對于新加坡來說,確保有彈的食品供應一直是一個障礙。這個島國長期以來一直依賴進口來滿足其飲食需求,但如果貿易受挫,被視為世界上最有糧食保障國家之一的新加坡將難以養活其十分之一的人口。這種困境為替代食品初創企業在新加坡的蓬勃發展鋪了道路。

新加坡制定了“30×30”的目標,即到2030年,實現全新加坡糧食需求達到30%自給率。然而,由于土地和資源有限,新加坡已轉向農業科技和替代食品來實現其目標。

新加坡Shiok Meats初創公司使用細胞農業技術養殖海鮮。從長遠來看,細胞(培養)海鮮可以解決過度捕撈、海產品欺詐等問題。目前處于研發階段的Shiok Meats計劃在2023年推出她們的替代產品。

新加坡TurtleTree Labs公司提供可持續的解決方案來滿足乳制品需求,是世界上第一家生產細胞奶的公司。根據這家初創公司的說法,大豆、燕麥、杏仁和椰奶等植物牛奶替代品的成分與牛奶不同。他們的專有技術可在保留哺乳動物正常功能的情況下,利用乳腺細胞,在清潔生產設施中生產真正的優質牛奶,這還可避開乳制品行業的不良影響,如虐待動物和溫室氣體排放。

以色列:花樣鷹嘴豆與“魔法”蘑菇開創新局

許多食品領域最初的發明和專利聽起來像是幻想,但現在,它們已經慢慢變成了現實。以色列的投資者認為,投資食品技術是對抵抗世界饑餓的生命線的投資

以色列InnovoPro公司是世界上第一家生產70%濃縮鷹嘴豆蛋白的公司。鷹嘴豆具有高蛋白和高纖維等特,易于消化吸收,富含鈣鐵鎂磷鉀鈉鋅等礦物質。InnovoPro公司開發的蛋白提取工藝創造了一種中風味的粉末CP-Pro 70,其含有70%的鷹嘴豆蛋白。此外,其生產是建立在可持續供應的基礎上。

InnovoPro公司已經完成2300萬美元融資。目前該公司已經開發了基于鷹嘴豆蛋白的乳制品替代品、肉類替代品、果醬、冰淇淋等食物,有不少產品已經在以色列、美國、歐洲上市。最,該公司還推出了一種具有獨特質地的蛋白,使食品制造商能夠利用其開發具有豐富風味和質地的肉類替代品。

成立于2019年的以色列Kinoko-Tech公司開發了一種基于真菌菌絲的替代蛋白蘑菇組織(生長在豆類和谷物上),其結果是創造出“一種超級營養的產品,富含蛋白質和獨特的膳食纖維,包含所有9種必需的氨基酸。”

Kinoko-Tech公司的創始人杰思敏·拉韋德博士稱,“我們發明的生長過程是自然和生態的——一種減少食品工業留下的碳足跡的過程。我們的產品富含完整的蛋白質和膳食纖維,不含過敏原、麩質和膽固醇,并且不含轉基因。”此外,這種“魔法”蘑菇也易于烹飪,利用其可制作不含任何人工添加劑的熱狗。

標簽: 各國食品科技 玩轉花樣創新 有益地球 人類的健康

相關閱讀

看各國食品科技如何玩轉花樣創新 有益地球

科技

近日,芬蘭科學家在《自然·食品》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表示,吃實驗室培育的肉或磨碎的昆蟲等食物可以減少大量的碳排放和水使用,并為大自然

2022-05-19

科研人員:新法使用磁性納米粒子治療癌癥

科技

俄羅斯聯邦科學和高等教育部新聞中心稱,俄羅斯烏拉爾聯邦大學科研人員發現了磁納米粒子在鐵磁流體中的一種不同尋常的特性,該特性對于開發

2022-05-19

旱地“活皮膚”每年防止釋放約7億噸塵土

科技

根據《自然·地球科學》雜志近日發表的一篇論文,生物土壤結皮(由生活在土壤表面的微生物、地衣和非維管植物組成的群落,主要分布于旱地)或

2022-05-19

科學家們發現人體子宮內B-1免疫細胞終獲證

科技

在繪制人體內每個細胞的圖譜時,科學家們終于發現了神秘的免疫細胞B-1在子宮內存在的證據。最新研究近日發表于《科學》雜志,有助科學家更

2022-05-19

全球變暖結局如何?將會導致什么樣的后果?

科技

研究晚古生代大冰期已經發生過的碳排放與全球變暖事件所造成的影響,將有益于我們更加深入地理解當前在冰室氣候下地球系統內部的關聯與反饋

2022-05-19

看各國食品科技如何玩轉花樣創新 有益地球和人類的健康

科技

近日,芬蘭科學家在《自然·食品》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表示,吃實驗室培育的肉或磨碎的昆蟲等食物可以減少大量的碳排放和水使用,并為大自然

2022-05-19

科研人員:新法使用磁性納米粒子治療癌癥

科技

俄羅斯聯邦科學和高等教育部新聞中心稱,俄羅斯烏拉爾聯邦大學科研人員發現了磁納米粒子在鐵磁流體中的一種不同尋常的特性,該特性對于開發

2022-05-19

旱地“活皮膚”每年防止釋放約7億噸塵土 降低全球揚塵排放的55%

科技

根據《自然·地球科學》雜志近日發表的一篇論文,生物土壤結皮(由生活在土壤表面的微生物、地衣和非維管植物組成的群落,主要分布于旱地)或

2022-05-19

科學家們發現人體子宮內B-1免疫細胞終獲證實 最新研究發表于《科學》雜志

科技

在繪制人體內每個細胞的圖譜時,科學家們終于發現了神秘的免疫細胞B-1在子宮內存在的證據。最新研究近日發表于《科學》雜志,有助科學家更

2022-05-19

全球變暖結局如何?將會導致什么樣的后果? 地球3億年前給出參考答案

科技

研究晚古生代大冰期已經發生過的碳排放與全球變暖事件所造成的影響,將有益于我們更加深入地理解當前在冰室氣候下地球系統內部的關聯與反饋

2022-05-19

新研究改造大腸桿菌 讓其運送抗原激活免疫反應

科技

近日,在《自然》子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我國學者通過對大腸桿菌進行基因工程改造,設計了一種細菌衍生的口服類腫瘤疫苗,該疫苗在小鼠多

2022-05-18

水星空間環境中存在東向環電流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上

科技

記者17日獲悉,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學者與瑞典于默奧大學、美國密歇根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機構的學者合作首次發現,水星空間環境

2022-05-18

國產“吉祥鳥”AC313A大型民用直升機首飛成功

科技

5月17日,備受關注的吉祥鳥AC313A直升機在江西景德鎮呂蒙機場成功首飛。AC313A直升機是為滿足國家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建設需要,由中國航空工

2022-05-18

首份《國家級新區知識產權保護評價報告》發布

科技

日前,首份《國家級新區知識產權保護評價報告》正式發布。報告評價結果顯示,上海浦東新區、南京江北新區、天津濱海新區的知識產權保護指數

2022-05-18

研究人員開發桌面氣幕系統可阻擋新冠氣溶膠傳播

科技

為了防止新冠病毒的傳播,醫院病房、實驗室和其他醫療保健機構的氣幕小型化,正在成為解決口罩不足或社交距離無法實現時的可行解決方案。美

2022-05-18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內兩市超過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購 累計回購金額超332億元

近期A股市場持續震蕩,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東推出回購、增持計劃,用真金白銀力挺股價。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兩市超過500

持續發力補鏈強鏈加大研發搶占市場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電充換電站 一輛新能源汽車,離不開研發、動力、配套等多個環節。作為汽車制造重鎮,重慶在這些環節的多個板塊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

深圳國企全力為市民 守好“菜籃子”“米袋子”保障量足價穩

疫情防控形勢下,民生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連日來,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企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全力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