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臨沂: 從“指尖技藝”到“指尖經濟”

2022-05-09 11:12:19   來源: 中國文化報

日,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意見》,明確創意設計、演出產業、音樂產業、手工藝等8個文化產業為賦能鄉村振興的重點領域。

年來,山東省臨沂市充分發揮非遺、民俗資源富集優勢,鼓勵鄉村手藝人、非遺傳承人等帶動農民,結合實際開展手工藝創作,推動沂蒙布藝、費縣手繡、高榆木梳等傳統工藝實現創造轉化、創新發展,既把“指尖技藝”轉化為“指尖經濟”,也涌現了一批促就業、穩增收的典型實踐。

傳統技藝融入現代生活

幾塊零碎的布料,經過巧手加工,就會變成“呆萌”的小飾品、流行的壁掛藝術品……沂蒙布藝是流傳于沂蒙山區的民間工藝,傳統產品涉及服飾、背包、手帕、頭巾等,既有濃郁的地域特色,又兼具實用、觀賞年,沂蒙布藝項目非遺傳承人王昆琳在推動技藝傳承的同時,以創意、創新賦能生產實踐,推出DIY布藝材料包、電子視頻教程等,讓傳統技藝與當代審美結合,吸引了一大批年輕人體驗“手造”魅力。

從傳統虎頭鞋、虎頭帽到“潮品”手繡禮盒,臨沂費縣手繡非遺項目如今也實現了創新發展。該項目代表傳承人卞成飛一方面深入農村尋訪老藝人,學失傳的針法,一方面在創作過程中吸收打籽繡等新繡法,讓作品更加立體飽滿。為讓牡丹、喜鵲、麒麟等傳統圖案“潮”起來,她還為費縣手繡文創產品的市場化做了推廣實踐。“通過費縣手繡項目帶動,目前,費縣設立了崔家溝社區扶貧車間等8處手繡傳承、就業基地,幫助473位村民實現就業,制作手繡工藝品達1000多個品種。”卞成飛說。

為深挖傳統資源、實現創新轉化,臨沂市加強頂層設計引領,在全市范圍內廣泛開展鄉村文化振興“十個雙百”評選活動,從鄉風民俗等10個方面評選1000個具有臨沂印記的文化元素,對入選名錄項目在政策上予以扶持,同時,與高等院校、職業學院廣泛對接,加強工藝設計等門類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多方合力開發適應當代人審美需求的精致化、精品化、高附加值產品,既探索了一些新理念、新路徑,也為培育項目、人才提供了保障。

手工藝專業村“多點開花”

臨沂市莒南縣板泉鎮東高榆村有“中國木梳第一村”的美譽,木梳制作技藝在該村已傳承300多年。在村黨支部書記丁明文帶領下,該村依托優勢技藝,建立木梳傳承實訓基地、工藝品公司, 打造木梳文化展銷中心,注冊“高榆”“清越坊”等商標,實現了關聯領域抱團發展。該村還牽頭成立了莒南縣木梳專業合作社,統一原料、進貨渠道、質量標準、銷售價格等;并建成東高榆木梳電商園,招募專業人員負責運營,開拓“非遺+電商”渠道,打破了產品銷售單一依靠傳統市場的瓶頸。據介紹,東高榆村2021年全年生產木梳4300萬把,木梳產量占全國市場的70%,已成為名副其實的木梳加工專業村。

年來,臨沂市各級文旅部門以手工技藝為依托,帶動鄉村開拓創業就業新路子,比如選聘手藝精湛的非遺項目傳承人、手工藝人為工藝導師,將其所在企業作為示范場所,開展傳技授藝活動;推動“非遺+電商”臺建設,帶動輻射貧困群眾增技、增收;支持非遺特色鄉村建設,培育了以草柳編、中國結等為代表的一批專業鎮、專業村。目前,臨沭全縣9個鎮(街道)中有7個以柳編加工產業為主,關聯產業從業人員10萬余人。

修建二胡博物館、舉辦二胡制作大賽……臨沂市郯城縣樂泉村發揮旅游特色村、二胡制作專業村優勢,將二胡產業發展為“一村人的技藝”,變家庭作坊式生產為集制作、展銷、游覽體驗等于一體的聯動發展模式,形成樂器制作專業戶60余家、從業人員600多人,二胡產銷量占全國市場50%以上。

融合發展帶動村民穩步增收

張鳳蘭是費縣費城街道東胡家村村民,因雙腿行動不便,曾一度找不到就業門路。在卞成飛的幫助下,她學手繡技藝,通過靈活就業方式,每天在家做繡活,均年增收七八千元。在費縣,許多留守婦女、老人和殘障人士等像張鳳蘭一樣,通過學手藝增收致富,其中收入最多的每月達四五千元。在臨沭縣,鄉村手藝人劉長龍將柳編產品搬到網上展銷,其網店年銷售額逾200萬元。他以電商途徑分銷了多個鄉村手藝人的柳編產品,還通過手把手培訓,帶動十幾個年輕人經營網店致富。

圍繞“非遺+扶貧”模式,臨沂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動建立了穩定、長效的非遺保護資金保障機制,向重點項目、瀕危項目、深度貧困地區以及帶動困難群眾就業增收的項目傾斜;持續助推鄉村好手藝與旅游深度融合,讓手工藝品、非遺產品融入景區,讓鄉村旅游激活手藝關聯產品消費,實現雙向賦能。

位于該市沂南縣的朱家林村秉持“創新、三美、共享”理念打造田園綜合體,齊備的吃、住、行、游、購、娛及商、養、學、閑、情、奇旅游要素極富吸引力。在其非遺文化體驗館,游客可以跟著手藝人學繡鞋墊、繡香包,還能制作木版年畫、面塑手工藝品等。項目運營團隊還串聯這些“打卡點”,開發主題旅游線路及研學課程,既豐富了業態布局,又通過“旅游+文創+生態建筑”創新共享的扶貧模式為村民提供增收機會,讓昔日的“空心村”迎來“返鄉潮”,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本報駐山東記者 孫叢叢)

標簽: 山東臨沂 指尖技藝 指尖經濟 村民穩步增收

相關閱讀

山東臨沂: 從“指尖技藝”到“指尖經濟”

文化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意見》,明確創意設計、演出產業、音樂產業、手工藝等8個文化產業為

2022-05-09

杭州學生交響樂聯盟樂團成立 以音樂之美助

文化

4月中旬,由浙江杭州愛樂樂團和杭州第二中學、杭州市保俶塔實驗學校、杭州市建蘭中學、杭州江南實驗學校、杭州二中白馬湖學校共同發起的杭

2022-05-09

書友會讓奮進的信念永傳遞 讀勵志書籍講勵

文化

近日,中國作協公布了2022年文學志愿服務示范性重點扶持項目名單,全國有35個項目入選。其中陜西有兩個項目。陜西安康市王庭德書友會讀勵志

2022-05-09

深入貫徹落實兩辦《意見》 ?創新推動新時

文化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簡稱《意見》),強調要發揮科技保護支撐作用,推動古籍保護關鍵

2022-05-09

山東:鄉村山明水秀文化振興有方 踏上家門

文化

山東省德州市夏津縣的宋思陽,大學畢業后回到家鄉,成為一名大學生村官。除了帶領鄉親們致富,他最大的愿望是為村里組建一支文藝隊伍。大家

2022-05-09

山東臨沂: 從“指尖技藝”到“指尖經濟”

文化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意見》,明確創意設計、演出產業、音樂產業、手工藝等8個文化產業為

2022-05-09

杭州學生交響樂聯盟樂團成立 以音樂之美助力打造“品質之城”

文化

4月中旬,由浙江杭州愛樂樂團和杭州第二中學、杭州市保俶塔實驗學校、杭州市建蘭中學、杭州江南實驗學校、杭州二中白馬湖學校共同發起的杭

2022-05-09

書友會讓奮進的信念永傳遞 讀勵志書籍講勵志故事

文化

近日,中國作協公布了2022年文學志愿服務示范性重點扶持項目名單,全國有35個項目入選。其中陜西有兩個項目。陜西安康市王庭德書友會讀勵志

2022-05-09

深入貫徹落實兩辦《意見》 ?創新推動新時代古籍工作智能化發展

文化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簡稱《意見》),強調要發揮科技保護支撐作用,推動古籍保護關鍵

2022-05-09

山東:鄉村山明水秀文化振興有方 踏上家門口的致富路

文化

山東省德州市夏津縣的宋思陽,大學畢業后回到家鄉,成為一名大學生村官。除了帶領鄉親們致富,他最大的愿望是為村里組建一支文藝隊伍。大家

2022-05-09

湖北省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若干措施(摘編)

文化

近日,湖北省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湖北省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本報特摘編適用于文化和旅游業的政策

2022-05-09

四部門聯合發布《意見》:規范網絡直播打賞 加強未成年人保護

文化

5月7日,中央文明辦、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聯合發布《關于規范網絡直播打賞 加強未成年人保護的意見》(

2022-05-09

中共中央宣傳部辦公廳印發通知 ?部署開展第十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評選表彰工作

文化

日前,中共中央宣傳部辦公廳印發《關于認真做好第十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評選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對各參評單位推選申報工作

2022-05-09

演出市場: ?新業態熱度上升 拉動文化消費升級

文化

日前,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完成2021年度全國演出市場調研和數據統計分析,發布《2021全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簡稱《報告》)。自2012年起,中國

2022-05-09

黑龍江省尚志市:亮出老區最美底色 不斷提升當地的文旅吸引力和影響力

文化

五一假期,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國家級一類革命老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尚志市推出云旅游,在線引導游客參觀趙尚志紀念園、廉政文化園

2022-05-07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持續發力補鏈強鏈加大研發搶占市場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電充換電站 一輛新能源汽車,離不開研發、動力、配套等多個環節。作為汽車制造重鎮,重慶在這些環節的多個板塊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

深圳國企全力為市民 守好“菜籃子”“米袋子”保障量足價穩

疫情防控形勢下,民生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連日來,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企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全力為深圳市民

去年我國中小企業實現恢復性增長 政策持續加碼助力中小企業平穩發展

中小企業是穩定工業經濟的重要力量,黨中央把促進中小企業發展作為長期戰略。2021年我國中小企業實現了恢復性增長,規上中小企業收入利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