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宣傳部辦公廳、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公布的第九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名單中,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圖書館憑借高質量的公共文化服務,成為本屆廣州市唯一入選單位。
近年來,黃埔區圖書館以創新為動力,扎實推進“圖書館之城”建設,形成服務優質、保障有力的圖書館總分館制服務體系,連續兩年被中國圖書館學會評為“綜合服務效能之星”,主要效能指標考核連續6年位居廣州市各區級圖書館榜首。
培育新型空間,拓展服務陣地
走進黃埔,閱讀觸手可及。近年來,黃埔區圖書館加快建立全天候、全方位、多形式的公共圖書館網絡體系,打造城市閱讀新空間。目前,全區已建成各類型閱讀新空間500多處,達到每7000人即擁有一座圖書館的領先標準。
為拓展文化服務陣地,黃埔區圖書館探索建立“政府資源補給+企業自主運營+社會力量參與”的圖書館總分館制,開展融合共建,全面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發展。目前,已建成各類圖書館(服務點)71個,在實現街鎮圖書分館全覆蓋的基礎上,撬動社會力量作為公共文化服務創新發展新動力。
緣創咖啡分館是廣州首家7×24小時對外開放服務的社會力量分館,提供融文化共享、科技創業于一體的一站式服務。該分館負責人邢寶偉說:“基于為科技型企業服務的空間理念,我們引入圖書館服務。分館建成后,客流量實現快速增長,更多社會資源匯聚于此,這里更成為創業者空間。2021年,分館到館觀眾達5萬人次,舉辦了上百場活動。”
黃埔區圖書館各分館按照“一館一策”的建設思路,挖掘特色文化,打造風格各異、設計感十足的文化場館。如南海神廟融合文旅特色,打造海絲文化特色的旅游信息咨詢中心服務網點,傳播海絲之路故事,深受中外游客歡迎。據黃埔區旅游信息咨詢中心負責人徐月筠介紹,該中心以南海神廟網點為窗口,宣傳推廣旅游資源,承擔全區旅游問詢建設等具體工作,并提供旅游咨詢和旅游公共服務。問詢中心設置多媒體展覽室、母嬰室、圖書館等多元化便民設施,自2021年5月運營以來,共服務游客5000多人次,圖書館接待量達4000多人次,成為集推廣旅游、文化傳播、開展閱讀活動與游客進行互動交流的“文旅之家”。
黃埔區圖書館還在補短板、強弱項、顯特色上下功夫,認真規劃拓展閱讀空間,提升城市文化品質。“十四五”期間,黃埔區將繼續以融合創新的理念推動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讓公共文化設施遍地開花,將公共文化服務帶到老百姓的身邊。在全區城市更新規劃建設基礎上,力爭區域公共文化配套設施達到236處,總建筑面積約29.6萬平方米,讓閱讀滲透城市肌理。
打破“資源孤島”,提供精準服務
“圖書館將數字資源與交通設施結合在一起,大家可以充分利用等車的碎片化時間進行閱讀、學習,了解本地文化資訊,為出行增添文化體驗。”黃埔區市民范先生表示,通過手機掃碼就能免費看電子書,人們可以輕松獲得海量信息,實現輕閱讀與便利性體驗。
讓范先生感受閱讀便利的是黃埔區圖書館建立的“閱讀專列”,該館聯合交通部門建設了115個智慧交通閱讀驛站,借助5G網絡科技,提供數字閱讀推送服務,利用區圖書館線上服務終端,實時推送“精品推薦書單”,為廣大群眾提供精準文化服務。這是黃埔區圖書館打破“資源孤島”的創新之舉。
近年來,黃埔區圖書館推行全民閱讀服務模式,讓轄區居民與公共閱讀“零距離”。圍繞這一思路,黃埔區圖書館積極推進“館校合作”項目,率先構建“公共圖書館+校園”服務新模式,為全區104個校園圖書館注入公共圖書資源。黃埔區圖書館為學校定期更新文獻資源,使公共館紙質文獻在學校圖書館實現自由借還,讓學校圖書館的圖書更好地流動起來,提高學校圖書館的生命力。同時,定期開展培訓指導活動,讓學校圖書館有了領航員,也讓管理員多了一條提升專業能力的渠道。“從剛開始教師手工登記借閱,到現在采用自助化設備向全校師生開放借閱,圖書館場館與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師生閱讀積極性顯著提升,校園文化氛圍更加濃厚。”黃埔區開元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得益于“館校合作”項目,該校圖書館迎來新氣象。
此外,黃埔區圖書館還整合多平臺線上資源,將文化數字學習中心網站、總分館線上分館服務平臺、廣東省文化E站黃埔分站等六大服務平臺有機結合,實行圖書館數字網絡平臺一體化服務,使讀者足不出戶即可享受數字化閱讀服務。截至目前,先后在線上舉辦了戰疫不孤“讀”、閱讀陪您宅家抗疫等活動,圖書館數字網絡服務訪問量達237萬次,微信號關注量達16.74萬人次。
打造惠民品牌,豐富服務菜單
近年來,黃埔區圖書館堅持學史力行,推動文化惠民,完善“訂單式”服務機制。該館深入挖掘具有黃埔特色的文化元素,用心擦亮“黃埔有故事”“埔閱萬家 開卷黃埔”“埔聲悅耳”“有品文化在黃埔”等文化特色品牌活動,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目前,推廣活動已達3406場次,活動參與者近230萬人次。
同時,精準對接群眾文化需求,積極邀請區內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科學家、藝術家、教育家、企業家走進圖書館,攜手打造“黃埔有故事”精品活動,至今已為廣大讀者講述了144個創業故事。針對社會和家長的需求,黃埔區圖書館推出多項青少年系列活動,舉辦少兒閱讀推廣活動1344場,活動參與者超過20萬人次。
該館還積極開展進基層、進社區、進學校閱讀推廣活動150場次,惠及群眾近35萬人次,致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首屆黃埔詩歌音樂會結束后,一位觀眾表示,雖然搬來黃埔區不久,但真真實實感受到這里的文化氛圍,尤其是黃埔區圖書館的“埔閱萬家”活動,讓他們一家人迅速融入城市。在“黃埔好少年”活動總決賽現場,選手家長感嘆孩子的成長:“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可以增加自信,也可以從別的孩子身上學到更多的東西。”
通過一系列舉措,黃埔區圖書館的公共文化服務效能不斷提升。在廣州市公共圖書館第三方評估中,該館得分位居廣州市第一,獲得廣東省縣級圖書館總分館制試點建設示范地區、廣東省社會科學普及基地、“書香嶺南”全民閱讀活動示范單位等稱號。(本報駐廣東記者 譚志紅)
我們正在開發‘一鍵借閱’平臺,并將在今年內入駐‘浙里辦’浙江政務服務平臺。屆時,所有讀者只要在手機端操作,就能
在中央宣傳部辦公廳、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公布的第九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名單中,廣東省廣州市黃埔
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陶瓷文明歷史悠久、光彩奪目——既見證了中國工業產品的發展成果和中華文明對世界文明所作出的重大貢獻,
我們正在開發‘一鍵借閱’平臺,并將在今年內入駐‘浙里辦’浙江政務服務平臺。屆時,所有讀者只要在手機端操作,就能
說起闖市場,當下一些老手藝面臨的問題,不是產品質量不過硬,而是包裝和營銷的理念跟不上時代。闖市場對老手藝的傳承至關重要,因為這在一
每一次新冠肺炎疫情局部暴發后,無論是奮戰在一線的下沉干部、醫務工作者、社區防疫人員,還是維持社會秩序的警察、志愿者,抑或按照防疫政
為幫助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渡過難關、恢復發展,3月25日,廣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廣東省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2022年5月19日是第12個中國旅游日。記者近日從文化和旅游部獲悉,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統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決策部署
3月28日,由中宣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文聯主辦的第五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對44名中青年德藝
在即將到來的清明小長假,多地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策劃推出多種線上、線下文旅活動,傳承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
廣東省東莞市大嶺山鎮是著名的革命老區、全國19個抗日根據地之一,也是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發展時期的重要活動區域。近年來,該鎮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