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3月29日報道,本周,來自國外的一家3D打印公司與一組研究人員共同制造了一種假肢,以用來“代替”珍稀鳥類的患病部分。同時,這家3D打印公司表示,該技術也可用于治療患有疑難病癥的人類患者。
據悉,這家3D打印公司的全名是“Formlabs”,在當地時間周一的時候,與南佛羅里達大學的一個醫療小組為一只喙部已發生癌變的印度犀鳥“Crescent”制作了假肢。Crescent是一種巨大的印度犀鳥,它的喙已經發生了癌變。目前,Crescent居住在佛羅里達州坦帕市ZooTampa動物園中。
外媒稱,Formlabs使用了一種名為BioMed White的“生物相容性”樹脂,這種原材料可以讓3D打印機制造出更接近于原有器官的假肢。該公司正是使用這種新材料為犀鳥制作出了一個形似“月牙”形狀的假肢,即犀鳥嘴上突出的獨特脊背。由于位于鳥類頭骨附近的癌癥容納了她鼻竇的一部分,所以無法被切除。
Formlabs 醫療市場開發總監 Gaurav Manchanda 在一份聲明中說:“臨床文獻顯示,當患者專用的假肢、醫療設備和手術導板用于人類患者時,其癥狀會有所改善。我們很高興這項技術也能夠為犀鳥帶來同樣的治療結果。”
通過此項治療過程,說明了3D打印還擁有一種更有趣的可能性,這種技術也稱為增材制造,可以逐層構建對象。但遺憾的是,該工藝仍然過于昂貴,無法與注塑成型塑料和其他大規模制造方法競爭,但可用于制造精確的、定制形狀的物體,例如為特定個體設計的醫療植入物。
在手術之前,來自USF Health的研究人員通過CT掃描創建了一個3D模型,以更好地確定犀鳥的哪一部分需要更換。該團隊后來設計了假肢的形狀和手術導板,以協助其使用醫用級螺釘進行連接。
最后,這只犀鳥很快恢復并適應了這個假肢。目前,犀鳥的數量在全球范圍內不斷減少,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犀鳥已被列為脆弱物種。
據外媒3月29日報道,本周,來自國外的一家3D打印公司與一組研究人員共同制造了一種假肢,以用來代替珍稀鳥類的患病部分。同時,這家3D打印
3、2、1,點火,起飛!3月29日17時50分,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抓總研制的我國首型固體捆綁運載火箭長征六號改(以下簡稱長
記者29日從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獲悉,該臺王博研究員等人的最新研究,解釋了長軌道周期毫秒脈沖雙星如何形成,相關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英
民間有句歇后語:屬貓頭鷹的——夜里歡。在大家的印象中,貓頭鷹是一種晝伏夜出的鳥類,它們都是夜貓子,夜晚出來活動,白天則蹤跡全無。那
據外媒3月29日報道,本周,來自國外的一家3D打印公司與一組研究人員共同制造了一種假肢,以用來代替珍稀鳥類的患病部分。同時,這家3D打印
3、2、1,點火,起飛!3月29日17時50分,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抓總研制的我國首型固體捆綁運載火箭長征六號改(以下簡稱長
記者29日從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獲悉,該臺王博研究員等人的最新研究,解釋了長軌道周期毫秒脈沖雙星如何形成,相關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英
民間有句歇后語:屬貓頭鷹的——夜里歡。在大家的印象中,貓頭鷹是一種晝伏夜出的鳥類,它們都是夜貓子,夜晚出來活動,白天則蹤跡全無。那
有鐵絲網覆蓋、隱蔽在核膜下方、垃圾基因打包運進來……細胞核里的垃圾區同人類世界的垃圾區有著相似的特點:封鎖、隱蔽、垃圾打包、人跡罕
荷蘭和英國科學家借助一種納米紋理結構,使薄膜硅光伏電池變得不透明并因此增強了其吸收太陽光的效率。實驗結果表明,采用新方法設計出來的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工程團隊開發了一種技術,可實現活體內的實時成像并取代傳統的活檢。在28日的《自然·生物醫學工程》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
記者3月28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中國科學院微觀磁共振重點實驗室杜江峰院士、樊逢佳教授等人與其他科研人員合作,在量子點合成過
俄羅斯彼爾姆國立科研理工大學專家用牛蒡葉制出可預防新陳代謝紊亂的藥物。牛蒡葉中含有多糖菊粉,可降低血糖和膽固醇,還具有益生元作用,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