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和英國科學家借助一種納米紋理結構,使薄膜硅光伏電池變得不透明并因此增強了其吸收太陽光的效率。實驗結果表明,采用新方法設計出來的薄膜電池能吸收65%的陽光,是迄今薄硅膜表現出的最高光吸收率,接近約70%的理論吸收極限,有望催生柔性、輕質且高效的硅光伏電池。研究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光子學》雜志上。
硅太陽能電池效率高,且原材料為地球上儲量豐富的硅,被認為是高效的光伏技術。但它們需要用到厚、硬、重的晶圓,因此用武之地有限。使用薄膜能將硅的使用量降低99%,并使電池更輕且堅固耐用,很容易地集成到城市建筑物甚至小型日常設備內。但薄硅膜只能吸收25%的太陽光。鑒于此,荷蘭原子分子國立研究所(AMOLF)、英國薩里大學和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對其進行了改進。
研究人員解釋說,他們利用新方法設計出的納米結構表面有一種超均勻分布圖案,可將直射太陽光限定于一個角度范圍內,從而將更多光捕獲在硅膜內。被捕獲的光越多,被吸收的幾率也越大。研究顯示,超均勻分布圖案能更好地限定太陽光的入射角度,使更多太陽光被吸收。
此外,將太陽光捕獲到薄硅內面臨兩大關鍵挑戰:太陽光包含多種顏色,而硅膜的尺寸有限,且硅對每種顏色光的吸收能力不一樣。研究發現,表面鍍有金字塔形狀且圖案尺寸與光的波長類似的厚硅太陽能電池能解決這一問題。
最新研究負責人、AMOLF的埃絲特·阿拉肯·拉多說:“我們估計1微米厚的碳—硅電池的光電轉化效率可達到20%以上,這是柔性輕質碳—硅光伏電池的重大突破。研究還發現,高效薄硅電池可由低品質的硅制成,如此可降低凈化原硅的能源需求,并縮短能源回收時間。”
研究人員指出,盡管這種高效薄膜電池距離應用還有一段距離,但超均勻圖案薄膜光伏電池極具潛力。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工程團隊開發了一種技術,可實現活體內的實時成像并取代傳統的活檢。在28日的《自然·生物醫學工程》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
英國《自然》雜志近日在線發表一篇重磅研究。在美國華盛頓大學蛋白質設計研究所所長、2021年生命科學突破獎獲得者戴維·貝克的帶領下,研究
荷蘭和英國科學家借助一種納米紋理結構,使薄膜硅光伏電池變得不透明并因此增強了其吸收太陽光的效率。實驗結果表明,采用新方法設計出來的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工程團隊開發了一種技術,可實現活體內的實時成像并取代傳統的活檢。在28日的《自然·生物醫學工程》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
記者3月28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中國科學院微觀磁共振重點實驗室杜江峰院士、樊逢佳教授等人與其他科研人員合作,在量子點合成過
俄羅斯彼爾姆國立科研理工大學專家用牛蒡葉制出可預防新陳代謝紊亂的藥物。牛蒡葉中含有多糖菊粉,可降低血糖和膽固醇,還具有益生元作用,
英國《自然》雜志近日在線發表一篇重磅研究。在美國華盛頓大學蛋白質設計研究所所長、2021年生命科學突破獎獲得者戴維·貝克的帶領下,研究
它看起來像螢火蟲在黑暗中閃爍,慢慢地,越來越多,大塊大塊地點亮屏幕——這不是關于昆蟲的視頻,而是對早期宇宙的模擬。大爆炸之后的一段
據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3月25日報道,美國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新的超聲波療法,使用振幅較低、頻率較高的超聲波,可在10分鐘內打碎腎結石
英國《自然》雜志近日在線發表一篇重磅研究。在美國華盛頓大學蛋白質設計研究所所長、2021年生命科學突破獎獲得者戴維·貝克的帶領下,研究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