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海洋中的重金屬一樣,事實證明納米塑料(小于1微米的塑料顆粒)也可在食物鏈中向上移動。這些顆粒主要是由于較大的塑料碎片被自然過程風化的結果,有時是由攝入它們的動物傳遞的。東芬蘭大學生物學家在實驗室中證明了這一過程。研究成果發表在《今日納米》上。
在將250納米聚苯乙烯和聚氯乙烯顆粒撒入生菜14天后,研究人員將生菜喂給蒼蠅幼蟲,然后又過了5天后,將這些幼蟲喂給饑餓的魚。魚以幼蟲為食5天后,研究團隊開始從每個食物鏈(營養)水平上進行解剖并成像。
由于這些顆粒很難檢測,并且可在生理過程中改變,研究人員將稀有元素釓包裹在微小的塑料中,以便更容易地跟蹤它們。該團隊使用掃描電子顯微鏡來確保塑料完全覆蓋金屬,以減少其生物影響。
研究發現,在所研究的物種中,納米塑料似乎沒有發生生物放大作用。生物放大是指在較低營養水平上吸收的化學物質在通過食物鏈時變得更加濃縮,這是汞和多氯聯苯等污染物引起的常見問題。
但這些圖像揭示了納米塑料存在于魚的鰓、肝臟和腸道中,昆蟲的口腔和內臟中,并積聚在生菜的葉子中。此外,這兩種塑料在食物鏈中傳遞時表現不同。生菜吸收的聚苯乙烯略少。
研究人員解釋說,顆粒的大小、形狀和表面化學性質等屬性都可能影響它們對生命的不同作用。例如,一些蚯蚓更有可能在被植物吸收之前分解土壤中的聚乙烯。
研究結果表明,生菜可從土壤中吸收納米塑料并將其轉移到食物鏈中。如果這些發現可推廣到其他植物和作物以及田間環境,土壤中微小塑料顆粒的存在就可能與食草動物和人類的潛在健康風險有關。
微塑料,包括較小的納米塑料,現在無處不在,在最深的海洋洋底、最高的山脈和南極洲的偏遠地區都有它們的身影。它們存在于人們吃的食物、喝的水以及呼吸的空氣中。
微塑料每天都在滲透人們的身體,但研究人員表示,沒有必要恐慌,因為顯然沒有短期的、即時的影響。但長期暴露和高濃度水平仍然是一個問題。但值得特別關注是,它們足夠小,可穿過更多的生理屏障,有些已被證明會在植物、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中引起潛在的毒性。
就像海洋中的重金屬一樣,事實證明納米塑料(小于1微米的塑料顆粒)也可在食物鏈中向上移動。這些顆粒主要是由于較大的塑料碎片被自然過程風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UIC)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方法,可將工業廢氣中捕獲的二氧化碳100%轉化為乙烯。乙烯是塑料產品的關鍵成分,當使
據英國天空新聞網當地時間17日報道,去年墜落在英國的隕石中發現了地外水。這顆隕石于2021年2月墜落在格洛斯特郡溫奇科姆鎮的一條車道上,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加速了包括支付在內的數字金融服務的轉變,這不是新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金融與發展》雜志主編吉塔·巴特在最新
就像海洋中的重金屬一樣,事實證明納米塑料(小于1微米的塑料顆粒)也可在食物鏈中向上移動。這些顆粒主要是由于較大的塑料碎片被自然過程風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UIC)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方法,可將工業廢氣中捕獲的二氧化碳100%轉化為乙烯。乙烯是塑料產品的關鍵成分,當使
據英國天空新聞網當地時間17日報道,去年墜落在英國的隕石中發現了地外水。這顆隕石于2021年2月墜落在格洛斯特郡溫奇科姆鎮的一條車道上,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加速了包括支付在內的數字金融服務的轉變,這不是新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金融與發展》雜志主編吉塔·巴特在最新
據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網站報道,該校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型電動機,可實現每分鐘100000次的轉速。新設計實現的高功率密度可幫助減輕電
俄羅斯國家研究型大學莫斯科電子技術研究所和莫斯科國立謝欽諾夫第一醫科大學合作開發出世界上首個令內臟和外部器官傷口愈合而不留疤痕的新
俄羅斯科學家提出利用工業廢料制造高效燃料懸浮液的技術。成分復雜的燃料懸浮液可在許多配料的基礎上獲得,其中一部分來自廢煤炭、木料和石
記者從天津大學獲悉,該校合成生物學團隊創新DNA存儲算法,將十幅精選敦煌壁畫存入DNA中,通過加速老化實驗驗證壁畫信息在實驗室常溫下可保
記者18日從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獲悉,該臺研究人員近期以全新的方法來研究行星大氣中恒星和行星Lyα的共振散射,首次同時重現了系外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