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加速了包括支付在內的數字金融服務的轉變,這不是新聞。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金融與發展》雜志主編吉塔·巴特在最新發表的文章中寫道:“貨幣的未來無疑是數字化的。”
現金真的要“out”了嗎?隨著信用卡以及通過應用程序或移動支付等替代性支付方式的發展,繼續使用現金的人越來越少。西班牙銀行最新的全國性現金使用調查數據顯示,35.9%的民眾認為現金是他們最常用的支付方式,而54%的民眾選擇刷卡。
疫情迫使許多企業數字化轉型,人們也經常聽到“現金的終結即將到來”這樣的說法,但現實是——現金“扛”住了。根據歐洲央行的數據,48%的支付都是通過紙幣進行的。美聯儲數據顯示,在美國流通中的現金達到2.09萬億美元的歷史最高水平。
不過,許多國家已在嘗試紙幣的數字化轉型。很多情況下,現金正在飛速失勢。
瑞典和挪威:邁進無現金社會
瑞典是與現金抗爭的最大“對頭”之一。瑞典中央銀行有超過354年的歷史,自上個十年以來一直在領導反對現金的運動。2011年至2020年,瑞典的現金使用率已從39%降至9%,正如其網站上所說的那樣,“瑞典正在走向無現金社會”“無現金支付與瑞典的生活方式齊頭并進”。
可以說,瑞典已經走上徹底消除紙幣的“不歸路”。但問題在于,盡管大多數人已經準備好迎接一個沒有現金的瑞典,但也有一些農村地區反對淘汰現金。正因如此,瑞典政府呼吁減緩向“無現金社會”過渡,以免讓部分人口落伍。
即便如此,瑞典并沒有放棄完全數字化的最終目標,瑞典六大銀行聯合推出即時支付應用程序Swish。此外,klarna在線支付軟件也為用戶購物提供更大便捷。
除了瑞典,它的鄰國挪威是另一個邁進無現金社會的典型。根據挪威中央銀行的數據,挪威人只有3%—4%的交易使用紙幣或硬幣,他們距離完全數字化只有一步之遙,但挪威消費者權益保護機構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一直收到投訴,稱無法用現金支付公交車費用或無法購買咖啡,該國退休者協會更是表達了對這一趨勢的不滿和擔憂。
荷蘭:推動社會數字化
雖然北歐地區是無現金社會建設的先行者,但荷蘭是整個歐洲大陸乃至世界上支付數字化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2005年,現金支付占該國支付的52%以上,2011年變為40%,2015年已經達到30%。目前,這個數字已經低于24%,而且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其在支付數字化方面更上一層樓。
根據荷蘭支付協會的數據,銀行卡的使用率已經超過75%,預計銀行卡支付額在2024年將達到1963億歐元。此外,移動支付的增長也日趨強勁,去年這種交易方式增長了30%。
推動荷蘭社會數字化最努力的是銀行,它們正試圖將客戶迅速轉向數字銀行,以節省分行或自動取款機等結構性成本。在這個國家,數字客戶已經占到了89%,而歐洲的平均水平是60%。此外,荷蘭銀行AMRO、荷蘭國際集團和荷蘭合作銀行等所有主要國家實體在5年前同意共同合作,以維持參與無現金社會的最低服務。
韓國:現金幾成過去式
在首爾,現金幾乎成了過去式。這個亞洲國家正積極推進政府制定的支付數字化路線圖。這項始于2016年的數字貨幣試驗可能會為其他國家定航向。該國流通中的現金僅占總額的40%,創下歷史新低。現金交易僅占全國交易總額的17%。
世界經濟論壇去年4月曾報道稱,韓國的智能手機普及率幾乎為100%,年輕一代對快速便捷的支付方式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據《韓國先驅報》報道,疫情期間,由于電子商務行業的蓬勃發展,韓國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熟悉數字支付,移動購物占在線銷售額的70%以上。
甚至在新冠疫情之前,現金的使用就在減少。韓國的企業正在研究虛擬卡和預付卡,該國在2020年已經通過了全球首批全面的加密貨幣法律。
自2017年以來,韓國政府和央行一直在為公民提供信用卡和替代支付系統,并支持小額現金支付,以鼓勵向無現金社會的過渡。目前,韓國正通過移動支付公司和S-Coin數字貨幣的使用來推動這種轉變。
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現金交易猛降
除了歐洲和亞洲,美洲也有一個朝現金終結邁進的范例——加拿大。多年來,該國數字支付的趨勢一直在穩步攀升。這個國家擁有“世界上最高的信用卡支付普及率(70%)”。當地媒體報道稱加拿大銀行現在正在考慮創建一種中央銀行數字貨幣。
盡管加拿大流通中的現金保持在人均70美元的平均高位,但2021年現金交易已降至17%。與此同時,信用卡、借記卡和預付卡加起來占全國所有交易的60%,電子支付占比為12%。
澳大利亞也是一個范例。根據Global Payments的最新報告,到2025年,澳大利亞將向現金支付占所有交易2%的比例過渡。澳大利亞儲備銀行6月份最新的消費者支付調查顯示,個人現金支付的比例從2007年的約75%下降到2019年的約30%。(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張佳欣)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加速了包括支付在內的數字金融服務的轉變,這不是新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金融與發展》雜志主編吉塔·巴特在最新
據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網站報道,該校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型電動機,可實現每分鐘100000次的轉速。新設計實現的高功率密度可幫助減輕電
記者從天津大學獲悉,該校合成生物學團隊創新DNA存儲算法,將十幅精選敦煌壁畫存入DNA中,通過加速老化實驗驗證壁畫信息在實驗室常溫下可保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加速了包括支付在內的數字金融服務的轉變,這不是新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金融與發展》雜志主編吉塔·巴特在最新
據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網站報道,該校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型電動機,可實現每分鐘100000次的轉速。新設計實現的高功率密度可幫助減輕電
俄羅斯國家研究型大學莫斯科電子技術研究所和莫斯科國立謝欽諾夫第一醫科大學合作開發出世界上首個令內臟和外部器官傷口愈合而不留疤痕的新
俄羅斯科學家提出利用工業廢料制造高效燃料懸浮液的技術。成分復雜的燃料懸浮液可在許多配料的基礎上獲得,其中一部分來自廢煤炭、木料和石
記者從天津大學獲悉,該校合成生物學團隊創新DNA存儲算法,將十幅精選敦煌壁畫存入DNA中,通過加速老化實驗驗證壁畫信息在實驗室常溫下可保
記者18日從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獲悉,該臺研究人員近期以全新的方法來研究行星大氣中恒星和行星Lyα的共振散射,首次同時重現了系外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工程科學學院熱科學和能源工程系特任教授談鵬團隊,設計了一種具有高度有序陣列結構的碳包覆陽極氧化鋁(C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生命科學與醫學部熊偉教授課題組,研究揭示了酒精和大麻素化合物靶向小腦浦肯野細胞突觸前的大麻素受體CB
9月17日,第二屆骨傷傳承與創新珠江論壇在廣州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張英澤、國醫大師韋貴康等專家圍繞當前骨科領域的熱點問題進行討論,集
記者在2022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合肥主會場采訪時了解到,隨著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被稱為國之重器的大科學裝置正加速催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