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新人工神經細胞 相關研究發表于《自然·化學》雜志

2022-04-27 10:44:19   來源:科技日報

英國科學家首次在實驗室制造出了由生物相容材料制成的人工神經細胞,這項創新有朝一日可能會被用于合成組織,以修復心臟或眼睛等器官。相關研究發表于日出版的《自然·化學》雜志。

神經元細胞是神經系統最基本的結構和功能單位,基本功能是通過接受、整合、傳導和輸出信息實現信息交換。

在最新研究中,牛津大學哈根·貝利團隊設計出了一種合成材料,其作用方式與人類的神經細胞類似。這種人工神經細胞由水凝膠制成,直徑約為0.7毫米,比人類神經細胞寬約700倍,但與魷魚體內的巨大軸突相當。它們的長度也可以達到25毫米,與從眼睛到大腦的人類視神經的長度相似。

研究人員稱,當光照在這種合成神經細胞上時,會激活蛋白質,將氫離子泵入細胞。這些帶正電荷的氫離子隨后通過神經細胞,攜帶電信號。當正電荷到達神經細胞頂端時,它會使神經遞質化學物質三磷酸腺苷(ATP)從一個水滴移動到另一個水滴。在未來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希望能讓合成神經細胞通過ATP信號與另一個神經細胞相互作用,就像神經細胞在突觸上相互連接一樣。

隨后,該團隊將7個神經細胞捆綁在一起,作為一個合成神經并行工作。貝利說:“這使我們能夠同時發送多個信號,它們的頻率各不相同。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同一途徑發送不同的信息。”

巴斯大學的阿蘭·諾加雷特表示,這項創新將在本世紀末改善人工視網膜等神經植入物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在軟材料中模擬神經活動是朝著開發出無創腦機接口和解決神經退行疾病新療法邁出的重要一步”。

貝利希望最終能利用這些合成神經細胞同時輸送不同類型的藥物,以更快、更精確地治療傷口,“利用光,我們可能會以一種特定模式釋放藥物分子”。

不過,貝利團隊也指出,與真正的神經細胞不同,新合成系統中沒有循環和創造新神經遞質的機制,因此這個神經細胞只能工作幾個小時,人工神經細胞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總編輯圈點

神經元細胞損傷后,不可再生,雖然可以修復,但難度也不低,且需要時間。這次,科學家首次在實驗室制造出了由生物相容材料制成的人工神經細胞,它能部分發揮真正神經細胞的作用,能傳遞信息,但只能工作幾個小時。需要注意的是,研究人員自己也給出了一個時間表,他們說,這項創新或將在本世紀末在改善人工視網膜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本世紀末!看來,要從實驗室成果變成真正能用于臨床的醫療手段,還需要艱苦卓絕的努力。(記者劉霞)

標簽: 生物相容性 材料制成 新人工神經細胞 相關研究

相關閱讀

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新人工神經細胞 相關研

科技

英國科學家首次在實驗室制造出了由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的人工神經細胞,這項創新有朝一日可能會被用于合成組織,以修復心臟或眼睛等器官。相

2022-04-27

德國研發光驅控微型無人機 有望為納米和微

科技

近日,德國維爾茨堡大學的物理學家成功利用光在水環境中驅動微米大小的無人機,并精確控制它們。這個比紅細胞還小的無人機有望為納米和微米

2022-04-27

特殊結構“穩住”液態金屬 拓展液態金屬在

科技

在該結構下,電子器件具有高達400%的拉伸應變能力,而且在實驗動物牛蛙和家兔的體內,展現了穩定可靠的生物電信號檢測能力,拓展了液態金屬

2022-04-27

微藻:有望成為醫療領域的“萬金油” 帶您

科技

編者按 微藻是一類個體微小、結構簡單的植物。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我們在食品、生物醫藥、材料、環保、能源,乃至航空航天等領域都能看見

2022-04-27

經歷“太空旅行” “天選之種”如何變身?

科技

這次通過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我們搭載的種子是紫花苜蓿種子。苜蓿育種專家、中國農業大學教授王濤4月26日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

2022-04-27

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新人工神經細胞 相關研究發表于《自然·化學》雜志

科技

英國科學家首次在實驗室制造出了由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的人工神經細胞,這項創新有朝一日可能會被用于合成組織,以修復心臟或眼睛等器官。相

2022-04-27

德國研發光驅控微型無人機 有望為納米和微米物體的處理提供全新的選擇

科技

近日,德國維爾茨堡大學的物理學家成功利用光在水環境中驅動微米大小的無人機,并精確控制它們。這個比紅細胞還小的無人機有望為納米和微米

2022-04-27

特殊結構“穩住”液態金屬 拓展液態金屬在可拉伸植入電子器件的應用范圍

科技

在該結構下,電子器件具有高達400%的拉伸應變能力,而且在實驗動物牛蛙和家兔的體內,展現了穩定可靠的生物電信號檢測能力,拓展了液態金屬

2022-04-27

微藻:有望成為醫療領域的“萬金油” 帶您看看微藻的“十八般武藝”

科技

編者按 微藻是一類個體微小、結構簡單的植物。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我們在食品、生物醫藥、材料、環保、能源,乃至航空航天等領域都能看見

2022-04-27

經歷“太空旅行” “天選之種”如何變身?

科技

這次通過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我們搭載的種子是紫花苜蓿種子。苜蓿育種專家、中國農業大學教授王濤4月26日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

2022-04-27

我國臨床研究揭秘一種罕見致命性胰腺炎“奪命規律”

科技

4月25日,記者從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獲悉,該醫院胰腺外科黃耿文教授團隊歷經多年臨床觀察和分析,在國際消化病學期刊《消化與肝臟疾病》上發

2022-04-26

科學新發現: 限時進食能減肥嗎?中國團隊發現重要證據

科技

你是如何減肥的?是跟著劉畊宏一起跳《本草綱目》健身操,還是單純管住嘴。由于易于遵循,限時進食是廣受歡迎的一種方法。然而,基于目前有

2022-04-26

胰腺癌代謝重編程的關鍵機制有望成為胰腺癌治療新靶點

科技

癌中之王胰腺癌面對治療之所以刀槍不入,其主要原因就是它是一種高度纖維化的硬癌,在腫瘤內部形成了重度乏氧和免疫抑制性微環境。為什么胰

2022-04-26

專家提醒有一種眼疾最愛偷襲老年群體 遇到突發狀況及時溝通交流

科技

根據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發布的一份《中國青光眼指南》,2020年全球原發性青光眼患病人數超過7600萬,我國則高達2100余萬,其中致盲人數為

2022-04-26

以色列發現不明兒童肝炎病例 相關醫療專家懷疑或與新冠病毒感染有關

科技

日前,以色列衛生部宣稱,該國已于近期發現12例不明兒童肝炎病例,其中2人因病情嚴重實施肝移植。以相關醫療專家懷疑,這種不明肝炎的病因

2022-04-26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持續發力補鏈強鏈加大研發搶占市場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電充換電站 一輛新能源汽車,離不開研發、動力、配套等多個環節。作為汽車制造重鎮,重慶在這些環節的多個板塊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

深圳國企全力為市民 守好“菜籃子”“米袋子”保障量足價穩

疫情防控形勢下,民生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連日來,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企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全力為深圳市民

去年我國中小企業實現恢復性增長 政策持續加碼助力中小企業平穩發展

中小企業是穩定工業經濟的重要力量,黨中央把促進中小企業發展作為長期戰略。2021年我國中小企業實現了恢復性增長,規上中小企業收入利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