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岳陽張谷英村: 600年古村孝友家風歷久彌新

2022-04-14 10:43:30   來源: 中國文化報

在湖南省岳陽縣張谷英村,至今保存著1732間明清民居,這個江南地區迄今保存面積最大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被稱為“民間故宮”。從600多年前張氏祖輩張谷英公自吳入楚在此定居以來,張氏家族在此聚族而居歷經27世,至今仍有2000多人在此聚居。

在張谷英村“當大門”兩側,“耕讀繼世、孝友傳家”的楹聯十分醒目,昭示著除明清民居建筑寶庫外,張谷英村流傳下來的另一個寶庫——孝友家風文化。

年來,岳陽縣以張谷英村傳統家風文化為依托,深入挖掘孝廉家風文化內涵,建設張谷英孝廉家風傳承館,大力弘揚張谷英孝友廉潔文化。2019年5月,張谷英孝廉家風傳承館正式對外開放,不僅成為當地村民傳優良家風、文明鄉風的固定場所,也是各地游客來到張谷英村的必訪之地。

走進張谷英孝廉家風傳承館,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墻上掛的張谷英村16家訓“孝父母,友兄弟,端閨化,擇婚姻,睦族姓,正蒙養,存心地,修行檢,勤職業,循本分,崇廉潔,慎言語,尚節儉,存忍讓,恤貧寡,供賦役”和5族戒“戒酗酒,戒健訟,戒多事,戒浮蕩,戒貪忌”。這些歷經無數先賢創制、修訂、增刪而最終定格的張谷英村家訓、族戒涉及家政管理、為人處世、子孫教育、工作生活、冠婚喪祭等,融合儒家“孝、和、勤、廉”等理念,形成了以“孝當先、和為貴、勤耕讀、崇廉潔”為精神內核的孝友家風文化,鑄就了古村數百年不動搖的家族凝聚力,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

據張谷英村村民、張谷英第22代孫張娟娟介紹,從前,張谷英村的家風家訓通過一代代口頭傳述,比較零散,并不是每家每戶都有家訓、族戒的書籍供閱讀學。“孝廉家風傳承館建立起來后,對家風家訓、族規族戒以及族譜等都進行了歸納整合,還將一些反映孝道廉潔的小故事整理出來,讓我們能更好地把良好家風傳承下去。”張娟娟說。

“在當下,張谷英村的孝友家風在調節利益矛盾、助推和諧社會建設、發揮傳統道德教化功能、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方面仍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張谷英管理處第一書記毛一民說,“我們希望依托張谷英孝廉家風傳承館,更好地發揮家訓家規文化的教化作用,促進廣大干部群眾樹立良好家風,讓重孝義、求和睦、勤耕讀和崇廉潔等文明風氣得到充分弘揚和彰顯,讓孝廉文化滋養人心、涵養社會,助力鄉村振興。”

毛一民介紹,張谷英孝廉家風傳承館開放以來,共舉辦孝友文化講堂等傳承、弘揚家風家訓的活動100多場,為村民和游客深度解讀張谷英村“孝、和、勤、廉”的優良家風和孝廉文化。

張谷英中學教師李桂龍是張谷英村孝友文化講堂的主講人,他義務為當地村民和游客講解張谷英村歷史文化和傳統家風始于2017年,開始是在“當大門”外的露天廣場上講,張谷英孝廉家風傳承館建好后,就有了一個風雨無阻的場地。

“講堂開辦幾年來,我發現村民當中的忠實聽眾越來越多,每次都能看到很多熟悉的面孔,這對鄰里關系等鄉風建設有很好的助推作用。”李桂龍計劃在孝友文化講堂一直講下去。

張谷英孝廉家風傳承館豐富的研學交流、文化活動也吸引了不少游客,既帶動了張谷英村餐飲、民宿等產業的發展,增加了村民收入,也使張谷英村的孝友家風文化在新時代得到了更好的弘揚。(本報駐湖南記者 張 玲)

標簽: 湖南岳陽張谷英村 古村孝友家風 歷久彌新

相關閱讀

湖南岳陽張谷英村: 600年古村孝友家風歷

文化

在湖南省岳陽縣張谷英村,至今保存著1732間明清民居,這個江南地區迄今保存面積最大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被稱為民間故宮。從600多年前張氏

2022-04-14

昆曲創作需把握時代精神 昆曲如何講好故事

文化

近年來,昆曲的創演呈現出熱鬧景象,各昆劇院團紛紛排演新戲,諸如《瞿秋白》《世說新語》《靈烏賦》《顧炎武》《半條被子》《自有后來人》

2022-04-14

當代戲劇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文化

在全球化時代深度融入世界的中國,講好中國故事是文學藝術工作者的時代責任,戲劇也不例外。然而,講好中國故事既是講也要好,有強烈的文化

2022-04-14

讓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 讓古籍走

文化

做好古籍工作,把祖國寶貴的文化遺產保護好、傳承好、發展好,對賡續中華文脈、弘揚民族精神、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

2022-04-14

南京雨花臺: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增強紅色文化

文化

江蘇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和愛國志士集中殉難地,也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是彰

2022-04-14

湖南岳陽張谷英村: 600年古村孝友家風歷久彌新

文化

在湖南省岳陽縣張谷英村,至今保存著1732間明清民居,這個江南地區迄今保存面積最大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被稱為民間故宮。從600多年前張氏

2022-04-14

昆曲創作需把握時代精神 昆曲如何講好故事?

文化

近年來,昆曲的創演呈現出熱鬧景象,各昆劇院團紛紛排演新戲,諸如《瞿秋白》《世說新語》《靈烏賦》《顧炎武》《半條被子》《自有后來人》

2022-04-14

當代戲劇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文化

在全球化時代深度融入世界的中國,講好中國故事是文學藝術工作者的時代責任,戲劇也不例外。然而,講好中國故事既是講也要好,有強烈的文化

2022-04-14

讓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 讓古籍走進更多人的視野

文化

做好古籍工作,把祖國寶貴的文化遺產保護好、傳承好、發展好,對賡續中華文脈、弘揚民族精神、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

2022-04-14

南京雨花臺: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增強紅色文化引導力

文化

江蘇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和愛國志士集中殉難地,也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是彰

2022-04-14

《2021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發布:網絡文學成為文化傳播重要載體

文化

作為社會主義文藝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文學近年來保持高速發展態勢,內容生態日趨繁榮,一大批積極向上、傳遞正確價值觀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

2022-04-14

中國作協啟動“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并發布征稿啟事

文化

中國作家協會于近日全面啟動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并發布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征稿啟事。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是貫徹落實 關于文藝

2022-04-14

第七屆中國原創話劇邀請展開幕 19部劇目于4月至8月上演

文化

4月13日,由中國國家話劇院和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由中國福利彩票和中國體育彩票、國家藝術基金資助的第七屆中國原創話劇邀請展

2022-04-14

吉林發布進一步促進服務業恢復發展行動方案(節選)

文化

近日,吉林發布《吉林省進一步促進服務業恢復發展行動方案》。本報特摘編適用于文化旅游業的政策,供市場主體、廣大從業者參考了解,用好用

2022-04-14

廣東深圳光明區文化館獲評國家一級館 四個維度打造文化事業

文化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全國第五次文化館評估定級結果,由廣東省深圳市光明區公共文化藝術和體育中心運營的光明區文化館首次參評便獲評國家

2022-04-13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

深圳國企全力為市民 守好“菜籃子”“米袋子”保障量足價穩

疫情防控形勢下,民生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連日來,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企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全力為深圳市民

去年我國中小企業實現恢復性增長 政策持續加碼助力中小企業平穩發展

中小企業是穩定工業經濟的重要力量,黨中央把促進中小企業發展作為長期戰略。2021年我國中小企業實現了恢復性增長,規上中小企業收入利潤同

工銀瑞信累計創造投資回報4707億元 夯實投研能力建設

公募基金行業的本質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財,首要社會責任就是為廣大投資者提供優質的資產管理服務。作為國內首家銀行系基金公司,工銀瑞信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