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給教師帶來了哪些變化和挑戰?教師如何應對挑戰?家校社如何協同推進?3月2日,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史家教育集團黨委書記、集團總校長、革新里小學校長王歡,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陳如平做客中國教育報刊社“兩會E政錄”演播室,就“‘雙減’之下,教師如何減負提質”這一話題與廣大網友分享了自己的經驗、思考和建議。
“‘雙減’給教師帶來的變化是巨大的,原來教師更多關注的是課堂教學,現在更多關注的是課前、課中、課后,方方面面都要對學生的成長進行一體化設計。”王歡說。
對此,陳如平深有同感。“‘雙減’明確要求提高教師的作業設計能力、課后服務能力,以及更好地開展家校合作的能力等,這就意味著教師的角色從原來單一的‘教書匠’走向全面育人,更好地履行教書育人各方面的職能。”
毫無疑問,“雙減”政策的推進對教師來說是一個挑戰,更意味著教育觀念的改變。在王歡看來,教師最需要改變的觀念就是人才觀。“怎么能夠更周全地去看待孩子,引領孩子健康成長、全面發展,而不僅僅是通過‘搶跑’‘加量’來實現學生成績的提升。”
“‘雙減’之后,會讓渡出許多時間、空間、環境、位置,讓渡出來的這部分誰填補?毫無疑問,這需要教師更加充分、全面地履行立德樹人的主體職責。”陳如平建議,教師不要把眼光僅僅局限于課堂、身邊的一點事兒,而是要關注學生的整個成長過程,從原來的只關注某一個環節、某一個節點,到關注全鏈條、全方位。
“雙減”之后,如何看待分數?對此,王歡說,分數只是一時之得,要從學生的一生成長目標看,培養學生健康、成熟的人格。
在王歡看來,盡管“雙減”給教師們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和挑戰,但教師們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承擔起了這份責任。“中國教師是一群太可愛可敬的人,他們把壓力變成了動力,他們付出的努力應該得到社會的尊重和信任。”
“確實如此,我們的老師基本是講奉獻、講敬業、潛心教書、靜心育人的。”陳如平鼓勵教師,面對“雙減”的新變化,應放平心態,接受挑戰。
“雙減”落地,需要家校社協同推進。對此,兩位專家表示,家校社協同不是一句口號,需要通過非常具體的工作、行動、作為,來達到合力的目標。(中國教師報記者 解成君)
3月2日下午,在第59個學雷鋒紀念日到來之際,安徽中醫藥大學首個大學生勞動實踐基地在合肥正式揭牌。這是該校全面加強新時代大學生勞動教育
問需于民,問計于民。近日,中國教育報發起兩會教育熱點話題調查,共涵蓋雙減、教育投入、學校思政課建設等24個教育相關話題,6000余名讀者
今天,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關于規范非學科類校外培訓的公告》,明確禁止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以虛構原價、虛假
3月2日下午,在第59個學雷鋒紀念日到來之際,安徽中醫藥大學首個大學生勞動實踐基地在合肥正式揭牌。這是該校全面加強新時代大學生勞動教育
問需于民,問計于民。近日,中國教育報發起兩會教育熱點話題調查,共涵蓋雙減、教育投入、學校思政課建設等24個教育相關話題,6000余名讀者
2021年,安徽省中等職業學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共有33組獲一等獎,我們學校就有5組,占比超15%。安徽省靈璧縣高級職業技術學校副校長李
近日,中國教育報刊社舉行全國兩會代表委員教育熱點座談會。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教育部有關司局負責同志齊聚一堂,就如何促進
研究學生,懂得學生,是教育中很關鍵、很重要的事兒。我們從事教育事業,就必須去研究當代的學生需要什么樣的教育。給孩子補上煙火氣我小學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