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快播:馮遠征出任北京人藝院長,要為將來20年準備好新演員

2022-09-15 16:45:58   來源:南國今報

即將60歲的演員馮遠征,本來已經跟妻子梁丹妮做好了明年退休生活的安排,卻迎來了職業生涯最重要的一次變化——被正式任命為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黨組副書記。在北京人藝歷史上,他是第一位演員出身的院長。


(資料圖片)

今年是北京人藝70周年大慶。6月19日,前任院長任鳴突然因病去世,哀傷一時籠罩,院長位置就此空缺。9月14日,北京人藝歷史大戲《杜甫》在北京人藝三樓排練廳與媒體見面,同時宣布馮遠征上任第五任院長。

在《杜甫》的排練廳,馮遠征是最忙的人。他既是導演又是主演,不僅要調度全劇的每一處細節,自己要登臺,還要兼顧剛履新的身份。《杜甫》不僅有老演員,也有一批剛進人藝的新演員首次登臺,對馮遠征來說,這樣的安排是早在他擔任北京人藝副院長的時候就在考慮的事情——未來幾年,北京人藝將有一大批60后老演員退休,他需要為將來20年準備好新的演員、新的觀眾。

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布的《2021全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顯示,2021年演出市場總體經濟規模335.85億元,話劇仍然是最受歡迎的演出類型。觀眾心目中“中國話劇藝術最高殿堂”的北京人藝,其票房之火是毫無疑問的市場標桿。今年6月9日至14日,北京人藝為慶祝70周年,啟用1999年的演員陣容上演《茶館》,開票2分鐘,五場演出全部售罄。6月12日,《茶館》進行在線8K高清直播,全網累計播放量超過五千萬人次。

但另一面,北京人藝也面臨著多重挑戰。除了《茶館》《雷雨》《蔡文姬》《窩頭會館》等經典之作,還需要更多反映時代的新作品。在影視劇、網劇的沖擊下,如何培養并留住年輕演員,也是話劇舞臺面對的困難。

對新任院長馮遠征來說,人藝的規劃、人才的培養,劇目的創新,都是他未來要面對的挑戰。

演員馮遠征

馮遠征的形象總是與20多年前一部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難以分割。但這20多年里,他出現得最多的地方并非影視劇,而是北京人藝的話劇舞臺。

“北京人藝是賦予我藝術生命的地方。”馮遠征曾說,他考進北京人藝之前,也演過影視劇,但他的藝術土壤扎根最深的,還是北京人藝。他的職業生涯大多在這里度過,把這里視為“藝術歸宿”。

他一直記得自己參加人藝學員班考試是在1985年4月19日。那時他在北京龍潭拉鏈廠做臨時工,跟工友一起業余學表演,先后報考北京電影學院和中央戲劇學院,因形象不符合要求被刷下。

身邊人勸馮遠征,回到廠里,好好做拉鏈工。他堅定自己對表演的熱愛,想做演員、當藝術家。在寫給父親的一封信里,他寫道:“不撞南墻不回頭。30歲就是我的南墻,如果到了30歲我還沒成為一名演員,那我就隨便找個職業去做。”

23歲的馮遠征終于如愿考進北京人藝。新演員進人藝做匯報演出,第一任院長、劇作家曹禺來看演出,跟他們講話,跟每一位年輕演員握手,感嘆了一句,“年輕真好”。如今,馮遠征再見到今天的年輕演員,也像曹禺當時一樣,遙想起自己年輕時的闖勁和沖勁。

在北京人藝表演班中,馮遠征是最勤奮的一位,給老演員跑腿,跑龍套就干了五年,內心多少有些苦悶。成正式演員后,劇院請來梅爾辛教授為新演員指導格洛托夫斯基表演,看到馮遠征對表演的熱愛和悟性,梅爾辛教授提議帶他去德國學習。

1991年學成回國,馮遠征又回到人藝,重新開始在舞臺上跑龍套。這一次,他耐住了寂寞,打磨演技。2001年,他因一部《不要和陌生人說話》而爆紅,醫生安嘉和的形象塑造太過深刻,被很多人視為“童年陰影”。很多人問他,怎么能如此精妙地把握一個外表溫和、內心陰暗狂暴的知識分子角色,“我回過頭來仔細思考,我是在中西文化的比較中,在表演上對人物認知有了不一樣的地方。”

馮遠征在影視劇上并不高產,從《美麗上海》《天下無賊》《非誠勿擾》《鋼鐵年代》到《老農民》等作品,每一部都扎實有力,有口皆碑。他每年只拍一兩部影視劇,更多的時間都留給舞臺。

1999年,林兆華導演復排《茶館》,給馮遠征分配了膽小怕事的松二爺一角。從那時開始,這個角色他每年都演,一演就是20多年,熟練到每一句臺詞都成了日常的松弛對白、每一個動作都成了熟悉的肌肉記憶。

馮遠征認為,一位演員能在青春時站在北京人藝的舞臺上,留下青春的身影,“對一輩子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9月8日,在被正式任命為北京人藝院長那天,他在朋友圈中發了一條:“一個懷揣夢想的文藝青年走進北京人藝,唯一的愿望就是要一輩子做人藝的演員,做像許多前輩藝術家那樣的好演員。”

承上啟下的新院長

“70年,對于一個人來說可能到古來稀了,但對于北京人藝,我覺得是正青春。”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馮遠征以全國政協委員的身份走委員通道,當時他在想,自己要講些什么?最后他講的是北京人藝的70年,是老一輩的藝術家們。

1992年,留學回國不久的馮遠征,坐在臺下看《茶館》。演出結束,老一代藝術家集體謝幕,也意味著那是他們退休前的最后一場演出。馮遠征在臺下哭得一塌糊涂,“老藝術家退休,新一代的我們還沒有成長起來,怎么辦?”

30年,他堅守舞臺,從青年演員走到退休年紀,北京人藝也重回一票難求的巔峰期。但馮遠征知道,今天的北京人藝又回到30年前新老接替的節點。當上新任院長,對他最大的挑戰就是培養新一代話劇人。

去年9月,北京國際戲劇中心正式對外運營,這個總建筑面積2.3萬平方米的北京人藝新地標,擁有1個700座的“曹禺劇場”和1個200余座的小劇場。與北京人藝現有的首都劇場、實驗劇場、菊隱劇場等構成錯落有致的劇場矩陣。

北京國際戲劇中心上演的第一部戲就是馮遠征執導的新版《日出》,以及濮存昕、閆銳分別執導的全新版本曹禺名劇《雷雨》《原野》。巧合的是,三部戲的主演都是1997年生人。

馮遠征開始擔心,年輕觀眾會不會不接受新版名劇,沒想到,來看戲的都是90后、00后觀眾,他們把這里當做“網紅打卡地”,拍照、參觀新劇場,然后看戲,上座率非常高。

這一年里,北京國際戲劇中心上演了《日出》《雷雨》《原野》《榆樹下的欲望》《關系》等劇目,演出場次超過100場,迎接觀眾4萬余人次,也承接了北京人藝70周年的重要活動。

新劇場落成,演出場次就會增加,劇目也要增加,這是北京人藝面臨的新挑戰。

從2016年擔任劇院演員隊長,馮遠征就開始有意改變招聘演員的策略,重新啟動學員班模式,14位演員有10位留在北京人藝。在他的計劃里,青年演員的數量要達到四五十位,才能為北京人藝未來的20年儲備出足夠人才。

馮遠征常回想自己年輕時,老一輩藝術家幾乎是手把手培養他們這些新人,那是在為今天的北京人藝做準備。15年前,他與濮存昕、丁志誠、梁冠華這幫演員成長為北京人藝的臺柱。現在,薪火相傳的責任落在他們肩上。

跟過去不同的是,他們入行時,是帶著對舞臺和藝術的熱愛,那是純粹的藝術家夢想。但今天的年輕人考表演,更多是憧憬明星夢,在成名的誘惑與生存的現實問題夾擊中,一個甘于留在舞臺上經受打磨的戲劇人才,變得越來越稀缺。即便培養出年輕人才,也需要擠出時間去拍影視劇補貼生活,這是舞臺從業者直面的新時代困境。

9月23日,《杜甫》將跨越國慶假期演出15場,對剛上任的馮遠征而言,這是頗有深意的一場戲。

未來兩三年,他認為會是北京人藝的發力之年,自己則是“一個承上啟下的角色”。在60歲這一年接下重任,他想的是如何為后人做更多鋪墊與努力,延續北京人藝的傳統和藝術風格,帶領人藝步入新時期。

標簽: 北京人藝 北京國際 職業生涯 承上啟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閱讀

天天快播:馮遠征出任北京人藝院長,要為將

要聞

即將60歲的演員馮遠征,本來已經跟妻子梁丹妮做好了明年退休生活的安排,卻迎來了職業生涯最重要的一次變化——被正式任命為北京人民藝術劇院

2022-09-15

世界時訊:恒生指數為何15年不漲

要聞

對于每一個認為“股票是優秀的長期投資類別”的投資者,恒生指數都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這是因為,在2007年到2022年的、長達15年的時間里,恒

2022-09-15

每日關注!收盤丨創業板指跌3.18% 兩市超41

要聞

9月15日,三大指數高開低走,滬指失守3200點關口,創業板指午后一度跌近4%,尾盤雖有所反彈但力度有限。截至收盤,滬指跌1 16%,深成指跌2 1%

2022-09-15

世界熱點!復星宣布將起訴彭博社

要聞

復星集團今早(9月15日)表示,就彭博新聞社相關報道嚴重失實一事,復星將向法院提起訴訟。9月13日,彭博新聞社發表題為《中國監管部門要求銀

2022-09-15

世界熱點評!冬季儲煤需求釋放,煤炭股爆發

要聞

9月15日早盤,煤炭板塊大幅高開,截至發稿,安源煤業漲停,山西焦煤漲近8%,淮北礦業、山煤國際、潞安環能等多股漲幅居前。據秦皇島市發改委網

2022-09-15

天天快播:馮遠征出任北京人藝院長,要為將來20年準備好新演員

要聞

即將60歲的演員馮遠征,本來已經跟妻子梁丹妮做好了明年退休生活的安排,卻迎來了職業生涯最重要的一次變化——被正式任命為北京人民藝術劇院

2022-09-15

世界時訊:恒生指數為何15年不漲

要聞

對于每一個認為“股票是優秀的長期投資類別”的投資者,恒生指數都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這是因為,在2007年到2022年的、長達15年的時間里,恒

2022-09-15

每日關注!收盤丨創業板指跌3.18% 兩市超4100只個股飄綠

要聞

9月15日,三大指數高開低走,滬指失守3200點關口,創業板指午后一度跌近4%,尾盤雖有所反彈但力度有限。截至收盤,滬指跌1 16%,深成指跌2 1%

2022-09-15

世界熱點!復星宣布將起訴彭博社

要聞

復星集團今早(9月15日)表示,就彭博新聞社相關報道嚴重失實一事,復星將向法院提起訴訟。9月13日,彭博新聞社發表題為《中國監管部門要求銀

2022-09-15

世界熱點評!冬季儲煤需求釋放,煤炭股爆發,“煤超瘋”行情又將重現?

要聞

9月15日早盤,煤炭板塊大幅高開,截至發稿,安源煤業漲停,山西焦煤漲近8%,淮北礦業、山煤國際、潞安環能等多股漲幅居前。據秦皇島市發改委網

2022-09-15

每日觀察!美股大跌后暫時企穩,能源股搶眼帶動股市小幅反彈

要聞

*三大股指尾盤發力,2年期美債收益率升至15年高位;*美國8月PPI月率回落0 1%,連續第二個月下降;*歐盟維持對谷歌反壟斷判決。美國股市周三小

2022-09-15

全球快訊:廣州新房價格最高可下調20%?知情人士:消息為真,但還未執行

要聞

樓市低迷之下,廣州樓市傳出備案價格調整范圍變大的消息。近日,有消息稱,廣州市已對新項目備案價進行動態調整,“一房一價”由原來按樓棟均

2022-09-15

世界速讀:美國8月PPI同比上漲8.7%,美股反彈乏力,下周會加息100個基點嗎?

要聞

當地時間14日,美國勞工部公布8月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受汽油價格大幅回落的影響,8月PPI環比下跌0 1%,符合預期;同比上漲8 7%,為2021年8月以

2022-09-15

全球今日報丨發生了什么?藥明康德跌停,CXO概念股紛紛暴跌!和拜登簽署的這項命令有關?

要聞

美國總統拜登于當地時間12日簽署的一項鼓勵美國生物技術生產和研究的行政命令“擾亂”資本市場。拜登簽署命令促美本土生物制造美國總統拜登周

2022-09-15

環球速看:臺風“梅花”將登陸浙江,長三角機場航班大面積取消

要聞

中央氣象臺消息,今年第12號臺風“梅花”(強臺風級),將于14日下午至夜間在浙江溫嶺到舟山一帶沿海登陸。中央氣象臺9月14日06時繼續發布臺風

2022-09-15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內兩市超過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購 累計回購金額超332億元

近期A股市場持續震蕩,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東推出回購、增持計劃,用真金白銀力挺股價。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兩市超過500

持續發力補鏈強鏈加大研發搶占市場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電充換電站 一輛新能源汽車,離不開研發、動力、配套等多個環節。作為汽車制造重鎮,重慶在這些環節的多個板塊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

深圳國企全力為市民 守好“菜籃子”“米袋子”保障量足價穩

疫情防控形勢下,民生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連日來,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企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全力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