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三巨頭集體發力純電動車,比拼固態電池

2022-04-12 20:20:23   來源:南國今報

面對全球電動車企特斯拉猛烈進攻以及中國新能源車企快速崛起,日系車企巨頭也紛紛加快電動化轉型。

“未來10年,我們將投入約8萬億日元研發經費,并在電動化和軟件領域共計投入約5萬億日元,加快電動化進程。”本田在4月12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了大力推進電動化的重要舉措。到2030年,本田將在全球市場將推出30款純電動汽車,計劃年產量超過200萬輛。同時,本田方面表示將建設全固態電池示范生產線。本田中國方面今日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到2027年,本田計劃在華推出10款純電動汽車,除了武漢以外,計劃在廣州建設電動汽車專用工廠。此外,他還談到,全固態電池是未來動力電池的選擇之一。

記者了解到,本田從現有的按摩托車、汽車、動力產品劃分的組織架構中,分離出具有未來核心競爭力的“電動產品和服務、電池、能源、移動電源包、氫燃料”,以及與此關聯的“軟件和網聯化領域”,將它們合為一體,成立了一個新的組織“業務開發本部”,由此提高靈活性,并增強產品的跨域協同。

對于純電車的核心零部件動力電池,本田方面表示,在現階段,該企業通過加強液體鋰離子電池的外部伙伴關系,確保每個地區的穩定采購。目前,本田在北美、中國和日本市場分別向通用汽車、寧德時代和遠景動力采購電池,同時在北美市場研究成立一家電池生產合資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本田今日還談及未來在全固態電池領域的布局,為目前正在開發的全固態電池建設示范生產線,其計劃投資約430億日元,將于2024年春季啟動,并應用于2025年以后推出的車型中,在本世紀20年代后半期,將加快新一代電池的自主研發。

不僅是本田加快在純電動車以及固態電池領域的步伐,日系三巨頭中的豐田和日產也已發力。去年11月29日,日產在橫濱發布了“日產汽車2030愿景”(Nissan Ambition 2030),計劃在未來5年內投資2萬億日元,加快推進電驅化產品布局和技術創新,計劃到2030財年推出23款電驅化車型(包括15款純電動車型),日產和英菲尼迪品牌的電驅化車型占比將超過50%。此外,日產計劃在2024年于橫濱建設固態電池試點工廠,該產品能夠把充電時間減少到三分之一,并將于2028年將推出搭載全固態電池的電動車型。

今年4月8日,日產舉行線上全固態電池技術說明會,作為日產固態電池開發工作負責人的Kazuhiro Doi在會上表示,固態電池能量密度是目前鋰離子電池的兩倍,因此就像一個更危險的潛在炸彈,如果發生重大事故,固態電池可能會比現在的電池更具災難性。不過,Kazuhiro Doi也堅信,日產目前可以克服此類安全問題,以及其他導致固態電池難以實現的關鍵因素。Kazuhiro Doi的團隊一直在努力解決這些難題。日產承諾,未來在6年期限內,將重量更輕、體積更小、能量密度更高的固態電池推向市場。

誰將開發出突破性的固態電池,將可以在純電動車領域掌握更大的話語權,此前押注混合動力以及氫燃料電池車的豐田,為了繼續守住全球汽車銷量冠軍的寶座,近年來也明顯加大對純電動車以及固態電池的研發力度。曾被認為對純電動車態度搖擺不定的豐田汽車社長豐田章男,去年12月14日一口氣發布了16款全新電動車。按計劃,未來9年,豐田將投資4萬億日元用于純電動車型的開發,另外投資4萬億日元持續開發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動以及氫燃料電池車等。預計到2030年,豐田將導入30款純電動車型,每年將銷售350萬輛電動汽車。

豐田在固態電池領域也已經行動,計劃2025年前,其全固態電池將實現小規模量產,首先搭載在混動車型上;到2030年前,豐田的全固態電池要實現持續、穩定生產。

當前,電動車以及電池技術內卷日益嚴重,固態電池熱潮來襲。廣州一家新能源車企負責人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旦固態電池技術突破,純電動汽車的地位將固若金湯,未來氫燃料電池汽車則很難搶純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

不過,伊維經濟研究院研究部總經理、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院長吳輝稱,短期內,固態電池無法大規模地量產用于電動汽車。折中的方案是半固態電池,減少了部分電解液的使用量。他認為,當前固態電池商業化的難題包括:固體電解質材料離子電導率偏低;固體電解質/電極間界面阻抗大,界面相容性較差,同時充放電過程中各材料的體積膨脹和收縮,導致界面容易分離;有待設計和構建與固體電解質相匹配的電極材料;現階段電池制備成本較高。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認為,固態電池真正投入大規模商業應用大概的時間是在2025~2030年之間。

標簽: 電動汽車 固體電解質 氫燃料電池 第一財經 能量密度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閱讀

“這會兒沒空我們送藥呢” 掛掉記者電話的

要聞

王欽賢(左二)帶領志愿者做防疫宣傳這會兒沒空……忙著呢……采訪我干啥?我做飯呢……太康是座好人之城,太康人在中國好人榜上占有相當高比

2022-04-02

“辣條一哥”要?產品疑似吃出情趣用品,最

要聞

6日晚間,衛龍方面回應辣條里吃出成人用品稱,公司已經在積極核實處理,衛龍產品質量和生產環節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執行。衛龍:已在積極核實

2022-01-17

深圳出臺商務發展“十四五”規劃 加快構建

要聞

由深圳市商務局聯合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編制的《深圳市商務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日前正式發布。作為謀劃推動深圳市商務高質量

2022-01-05

蜜雪冰城:力所能及助力家鄉河南災后重建

要聞

鄭州內澇已退,災后重建已井然有序地開始。作為鄭州本土企業,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在繼續向河南其他受災地區運送水、牛奶、酸奶、衣物等救

2021-08-06

蜜雪冰城再次出圈,網友喊話:你挺河南,我

要聞

可憐的雪王,自己家都被淹了,還想著幫忙。6月,蜜雪冰城憑借一首洗腦神曲你愛我,我愛你,蜜雪冰城甜蜜蜜成功出圈;7月,蜜雪冰城在自身受

2021-08-05

日系三巨頭集體發力純電動車,比拼固態電池

要聞

面對全球電動車企特斯拉猛烈進攻以及中國新能源車企快速崛起,日系車企巨頭也紛紛加快電動化轉型。“未來10年,我們將投入約8萬億日元研發經費

2022-04-12

跌破基點后,科創50兩大方向顯現配置價值丨一份觀察

要聞

4月12日,科創50指數一度下行至970 05點,午后雖有所上漲,但仍未重回千點上方。考慮到年初至今近三成的跌幅,目前科創50是否具備了投資價值?

2022-04-12

疫情中精神類藥物難配?社區衛生中心來分擔

要聞

隨著上海疫情封控進入第二周,一些封控小區內的居民藥物短缺等問題更加突出。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在各方的努力下,居民配藥難的問題正在逐步

2022-04-12

受疫情拖累,上海一季度消費貸減少170億

要聞

緊隨一季度金融數據之后,上海一季度信貸數據也來了。4月12日,央行上海總部發布《2022年一季度上海貨幣信貸統計數據報告》,報告顯示,一季度

2022-04-12

40家企業調層創新層啟動,七成符合北交所上市條件

要聞

新三板分層制度改革之后,新規下的首次調層啟動。40家企業有望進入新三板創新層,北京證券交易所(下稱“北交所”)將迎來新的后備企業力量。

2022-04-12

同城配送騎手日收入過萬背后:七成為用戶打賞,訂單翻倍四處為家

要聞

上海封控期間,擁有通行證可以在市區內自由行動的各平臺騎手,成了保供的重要力量,與此同時,他們也在這一特殊時期,承擔著超過平日數倍的工

2022-04-12

疫情下,抑郁癥患者如何度過情緒低谷期

要聞

有調研顯示,新冠疫情期間,大眾容易出現抑郁、焦慮、失眠、急性應激障礙等精神心理問題。對于抑郁癥患者而言,疫情下應該如何度過情緒低谷期

2022-04-12

廣州疫情最新情況:新增13例陽性感染者,白云區兩地調整為中風險地區

要聞

4月12日下午,廣州市召開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以下是發布會要點匯總:4月11日18時至12日14時廣州市新增13例新冠病毒陽性感染者廣州市衛生健康

2022-04-12

外債違約風險迫近!俄羅斯財長警告稱俄方將采取法律行動

要聞

當地時間4月11日,俄羅斯財政部長安東·西盧安諾夫在采訪中表示,如果西方迫使俄羅斯陷入主權債務違約境地,俄方必將采取法律行動,在法庭上證

2022-04-12

上海:對防范區實行強化社會面管控,嚴格限制人員聚集規模

要聞

自4月11日起,上海全市按照封控區、管控區、防范區三類實施分區分級差異化防控管理。截至4月12日上午,各區劃定第一批“三區”名單,其中封控

2022-04-12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

深圳國企全力為市民 守好“菜籃子”“米袋子”保障量足價穩

疫情防控形勢下,民生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連日來,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企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全力為深圳市民

去年我國中小企業實現恢復性增長 政策持續加碼助力中小企業平穩發展

中小企業是穩定工業經濟的重要力量,黨中央把促進中小企業發展作為長期戰略。2021年我國中小企業實現了恢復性增長,規上中小企業收入利潤同

工銀瑞信累計創造投資回報4707億元 夯實投研能力建設

公募基金行業的本質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財,首要社會責任就是為廣大投資者提供優質的資產管理服務。作為國內首家銀行系基金公司,工銀瑞信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