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藝術院團云端“出海” 傳播中國好聲音樹立中國文化品牌

2022-05-25 10:41:25   來源: 中國文化報

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幾乎阻斷了各國人民之間面對面的交流,但在“互聯網+”的發展背景下,海外社交媒體臺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成為文化傳播的重要臺。《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顯示,有51%的海外受眾傾向于通過新媒體了解中國文化。特別是年輕群體,更慣于通過新媒體獲取中國有關的信息。為此,國家藝術院團紛紛依托于互聯網、手機的新型社交媒體,以傳承創新、寓教于樂的各類優質內容,努力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促進民心相通,有效提升中華文化海外傳播的影響力和覆蓋面。

樹立中國文化品牌

在海外社交媒體賬號的運營中,國家藝術院團充分挖掘自身資源,以作品和演員為兩大支點,著力打造為各具特色、且具有國際知名度的中國對外文化品牌。

國家京劇院自2020年起,與CGTN(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英語環球節目中心)合作,在優兔、臉書、照片墻等傳播國粹藝術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獲得廣泛好評。截至2022年2月,國家京劇院在各臺賬號共發布京劇相關內容906條,獲得閱讀量1.06億人次,獨立用戶訪問量8137萬人次,互動量30.6萬人次,視頻觀看量2932萬人次,總粉絲103萬。

2020年以來,中國歌劇舞劇院面向海外受眾,尤其是與互聯網伴生的“Z世代”,推廣中華文藝精品,在優兔、臉書等臺打造文藝品牌推廣矩陣。其中,優兔臺共開通兩個頻道,“中國歌劇舞劇院”官方頻道(CNODDT),全面、直觀、系統地呈現劇院的舞劇、歌劇、民樂融合音樂會等特色內容;“舞動中國”頻道(Dancing China),重點推廣中國舞蹈和舞蹈演員,內容調更加年輕、生動、有趣,打造差異化的品牌形象。臉書賬號重點打造粉絲互動基地,通過投票、線上活動等互動內容和形式,吸引更多關注者。截至目前,中國歌劇舞劇院海外臺總瀏覽量超過2億人次,互動量達到6000萬人次,粉絲量約98萬。

中國東方演藝集團與人民網股份有限公司展開合作,共同建設運營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海外社交媒體臺4個海外賬號,總體粉絲量超過百萬。雙方組建了高度專業化的工作團隊,從策劃、編輯、翻譯、設計、拍攝、制作、直播、運營、輿情監測、數據分析等全方位進行運維,持續從集團新聞動態、精品劇目、優秀藝術家、演出推介等方面進行海外推廣。

中央民族樂團依托海外社交媒體臺傳播推廣中國民族音樂。截至目前,樂團在優兔臺訂閱量4.88萬人次,觀看量1400余萬人次;藝術家優兔賬號訂閱量2.42萬人次,觀看量660余萬人次;樂團臉書訂閱量約128萬人次,瀏覽量破億。

堅持優質內容為王

為充分發揮海外社交媒體臺傳播優勢,讓各國人民了解中華優秀文化,達到以文化人、以文促情、以文建信的對外傳播核心目的,國家藝術院團堅持優質內容為王,彰顯各院團特色,通過創新傳播形式吸引國外受眾關注。

國家京劇院與CGTN攜手,在優兔、臉書等臺陸續推出《戲話中秋:專訪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于魁智、李勝素》《中秋Vlog:在北京我們找到了一位真實的“花木蘭”,猜猜她是誰》等欄目。之后,又陸續上線《京劇Vlog》《看我如何玩兒轉京劇》《京劇練生》等系列原創視頻。除了制作精美有趣的短視頻,國家京劇院還聯合CGTN推出了14場“大練功”直播和“京劇人生”主題移動直播、慢直播,由中英文雙語主持,帶領網友走進京劇演員的日常排練,探班京劇演出幕后。

這其中,形式最具特色、傳播效果最好的當屬國家京劇院與CGTN聯合推出的迷你真人秀節目《京劇練生》。節目中,外籍記者在100天內從零開始向國家京劇院演員老師學京劇,最終在舞臺上呈現《三岔口》的表演片段。節目通過外國人的視角,以寓教于樂的方式,真實而幽默地記錄外國人與京劇這門傳統藝術之間碰撞出的火花和有趣故事。《京劇練生》節目上線以來,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悉尼中國文化中心、馬德里中國文化中心等10余家駐外機構進行了轉播,深受海外網友歡迎。文化和旅游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局、中國駐巴基斯坦使館文化處、韓國首爾中國文化中心等致感謝信,肯定國家京劇院在京劇藝術傳播、對外文化交流、加強文化自信等方面作出的積極貢獻。

中國歌劇舞劇院于2021年中秋節期間推出的《賞樂之秋》系列MV(音樂電視)節目,以中國傳統樂器演奏《天空之城》《超級瑪麗》《大魚海棠》等6首當代流行樂曲,以東方樂器傳世界之聲,中西合璧,穿越古今,贏得海外網友喜愛,被外交部發言人在海外臺轉發。2022年初,中國歌劇舞劇院在海外社交媒體臺推出了精彩紛呈的“春節+冬奧”主題活動,包括冬奧加油MV《戰鼓》、“樂寅金虎”新春音樂挑戰活動、《福虎迎新春》新春特別演出等,以國風鼓樂點燃冰雪激情,與全球網友分享春節的喜慶氛圍,共襄冬奧盛舉。其中,《戰鼓》MV成為爆款節目,全臺播放量超過1800萬人次,海外播放量超過500萬人次,互動量66.4萬人次,點贊量過萬。

2022年,中央民族樂團參演了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與泰國文化部共同主辦的《歡樂春節 喜迎冬奧》線上新春音樂會,泰國詩琳通公主、中國駐泰國大使館大使韓志強通過視頻為兩國人民送出新春祝福。中央民族樂團還與俄羅斯奧西波夫國立民族樂團共同錄制了線上新年音樂會,并在中俄各大網絡臺取得熱烈反響。為慶祝中德建交50周年中央民族樂團策劃了一臺中德藝術家共同參與的線上音樂會《情深意長》。音樂會由樂團和德意志廣播愛樂樂團共同錄制完成,并計劃在國內和海外各大網絡臺持續播出,以兩國各具特色的音樂語言開啟全新對話,促進兩國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

拓展傳播營銷渠道

一國優秀文化的對外傳播,從來都不是單向度的、灌輸式的過程,而是雙向、互動式的跨文化交流。國家藝術院團著重從受眾的角度和話語體系創新的角度去建構傳播內容、考慮傳播策略、拓展傳播渠道、增強傳播實效,積極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中國東方演藝集團不僅根據內容資源的特,設計策劃了包括二次創作類、策劃定制類、個人特寫類、Vlog類、外國人體驗類、中外合拍類、線上直播類、幕后花絮類、特殊節慶類等多種類別內容的制作,增強受眾的參與感和互動感,加強用戶黏,提升賬號的粉絲忠誠度,更通過借助特定時間、事件進行事件營銷,比如在春節期間策劃的拜年和直播等活動,便產生了“1+1>2”的推廣效果。

除了傳統的賬號線上推廣,為打造更具國際影響力的中華文藝海外社交媒體賬號矩陣,中國東方演藝集團積極拓展更多渠道、探索更廣范圍的傳播方式,充分利用人民網在海外社媒深耕的優勢,通過人民網海外傳播矩陣引流助力“漲粉”,并通過落地人民網在全球各地的媒體資源,進一步擴大賬號影響力。此外,中國東方演藝集團還同海外多家有國際影響力和知名度的演藝機構建立良好合作關系,通過借助與海外華人華僑機構、大使館、院團等的影響力,增加與國外友好機構在線互動,為賬號進一步引流。

中央芭蕾舞團通過海外傳播渠道,初嘗盈利“果實”。2020年5月12日,中央芭蕾舞團以第十屆芭蕾創意工作坊首次嘗試整臺演出云演播。通過與30家媒體臺合作、百個媒體端口同步播出,中央芭蕾舞團這場首次云演播觀看量突破3000萬人次。這場云演播被巴西演出商相中,中芭特意剪輯了巴西播放版本,并收到了相應的版權費。雖然錢不多,但是一個好的開端。(本報記者 劉 淼)

標簽: 國家藝術院團 云端出海 傳播中國好聲音 樹立中國文化品牌

相關閱讀

國家藝術院團云端“出海” 傳播中國好聲音

文化

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幾乎阻斷了各國人民之間面對面的交流,但在互聯網+的發展背景下,海外社交媒體平臺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成為文

2022-05-25

文旅中國云演播平臺全面提升平臺服務模式

文化

當下,云劇場、云演出等云演播形式掀起熱潮,為舞臺藝術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由中國文化傳媒集團研發的文旅中國云演播平臺近日將全新上線。

2022-05-25

青海龍羊峽景區: ?玩轉直播“自救” 苦

文化

新冠肺炎疫情反復,對景區造成直接沖擊,很多景區面臨多重經營困境。為幫助景區等文旅企業有效紓困,各地在財稅政策、企業融資方面出臺了多

2022-05-25

國家文物局發布通知:做好文博單位疫情防控

文化

近日,國家文物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當前文物博物館單位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要求各級文物行政部門和文博單位堅決貫徹黨

2022-05-25

第六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推薦申報工作

文化

為深入貫徹落實 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培養好傳承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和《國家級非物質

2022-05-25

國家藝術院團云端“出海” 傳播中國好聲音樹立中國文化品牌

文化

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幾乎阻斷了各國人民之間面對面的交流,但在互聯網+的發展背景下,海外社交媒體平臺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成為文

2022-05-25

文旅中國云演播平臺全面提升平臺服務模式 讓觀眾足不出戶看舞臺藝術

文化

當下,云劇場、云演出等云演播形式掀起熱潮,為舞臺藝術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由中國文化傳媒集團研發的文旅中國云演播平臺近日將全新上線。

2022-05-25

青海龍羊峽景區: ?玩轉直播“自救” 苦練服務“內功”

文化

新冠肺炎疫情反復,對景區造成直接沖擊,很多景區面臨多重經營困境。為幫助景區等文旅企業有效紓困,各地在財稅政策、企業融資方面出臺了多

2022-05-25

國家文物局發布通知:做好文博單位疫情防控工作 防范疫情在文博行業傳播

文化

近日,國家文物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當前文物博物館單位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要求各級文物行政部門和文博單位堅決貫徹黨

2022-05-25

第六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推薦申報工作將啟動

文化

為深入貫徹落實 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培養好傳承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和《國家級非物質

2022-05-25

廣州交響樂團與《中國1921》:中國故事的世界表達 體現美美與共的人文關懷

文化

將作品放在1921年的歷史語境,表現共產主義精神在歐亞大陸各處綻放,書寫波瀾壯闊的百年奮斗歷史畫卷,是要告訴后來者,不要忘記革命先輩成

2022-05-24

“世外”民族村今日桃花源 如何通過保護和挖掘文化旅游資源走上鄉村振興之路

文化

2021年6月1日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傳統村落和鄉村風貌、少

2022-05-24

網絡文化對高校思政教育的積極影響與路徑探討

文化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文化呈現出特有的發展趨勢。作為一種新型文化形態,網絡文化已成為人們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代大

2022-05-24

“質量診改”視域下高職學生思政教育實效性的提升 營造積極向上的良好教育氛圍

文化

2015年,教育部下發了《關于印發〈高等職業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指導方案(試行)〉啟動相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標志

2022-05-24

延安時期紅色音樂的歷史生成與藝術特征

文化

延安時期奠定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基礎。在文藝方面,延安時期同樣是一個令人矚目的創作高峰期。其中,在音樂方面,一大批紅色音樂作

2022-05-24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內兩市超過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購 累計回購金額超332億元

近期A股市場持續震蕩,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東推出回購、增持計劃,用真金白銀力挺股價。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兩市超過500

持續發力補鏈強鏈加大研發搶占市場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電充換電站 一輛新能源汽車,離不開研發、動力、配套等多個環節。作為汽車制造重鎮,重慶在這些環節的多個板塊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

深圳國企全力為市民 守好“菜籃子”“米袋子”保障量足價穩

疫情防控形勢下,民生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連日來,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企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全力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