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晚舞蹈詩劇《只此青綠》以舞臺藝術的形式展示了東方文化特質的美感,驚艷了觀眾,弘揚了中華美學精神,展示了中華文化深厚的歷史底蘊,以及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整個舞臺演出洋溢著一種發自內心的民族文化自信,加之良好口碑的網絡傳播使其成為現象級作品。短短幾分鐘的舞臺演繹,活化了王希孟《千里江山圖》的文化底蘊,展示了一種從容的色彩美學自信和昂揚向上的精神迸發,帶給受眾的是一種優雅高貴以及舞蹈形體賞心悅目的青春之美,令大眾印象深刻。
近年來,隨著文化作用的凸顯與文藝的繁榮發展,堅定文化自信成為中華民族的一種自覺追求,伴隨社會文明程度的新提高,審美教育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2018年8月, 給中央美術學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堅持立德樹人,扎根時代生活,遵循美育特點,弘揚中華美育精神,讓祖國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長。”引發了教育界和文藝界熱議。2021年12月, 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講話中指出:“只有把美的價值注入美的藝術之中,作品才有靈魂,思想和藝術才能相得益彰,作品才能傳之久遠。”隨著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亟須在全社會倡導健康文化風尚,摒棄畸形化審美傾向,引導人民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和藝術觀,用思想深刻、清新質樸、剛健有力的優秀作品滋養人民的審美素養,使人民在精神生活上更加充盈起來。
當下,中華民族正處于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中。強起來是時代的主旋律,對美的價值追求和如何美起來,自然成為精神之強的題中應有之義。無論是個體的成長還是全民族的精神發展,人生厚度與精神養成都離不開藝術和審美的潤澤。趨美向善是人應有的價值追求,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是好的教育應有的向度,也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環節。
立足新時代新方位,中華文化要有貢獻于人類文明的躍升和世界進步,需要進一步夯實文化自信的根基和增強大眾的審美自覺。 指出:“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有信心和抱負,承百代之流,會當今之變,創作更多彰顯中國審美旨趣、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反映全人類共同價值追求的優秀作品。”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當下某些文藝作品和創意產品包括商業廣告中不時出現背離主流審美觀的現象,如2021年底某零食品牌的廣告照片和被網友翻出的某時尚模特妝容的審美觀,受到網友廣泛爭議。這種偏頗的另類審美觀和扭曲的價值觀引起社會大眾強烈爭議,更加深化了對審美教育重要性的認知,也使得培養正確的審美觀、歷史觀、藝術觀的緊迫性凸顯。相應地,社會大眾也對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和弘揚中華美學精神有著強烈的需求,促使普遍性的審美教育成為滿足大眾多樣化文化消費需求與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的關鍵環節。
培養中華民族整體性昂揚向上的價值觀、健康的審美觀,是一項關乎民族未來的基礎性工程。為此,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充分發揮國民教育在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的主戰場作用,整個教育系統都在積極貫徹落實對美育工作的指示精神,全社會也積極行動起來。 指出:“要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把藝術創造力和中華文化價值融合起來,把中華美學精神和當代審美追求結合起來,激活中華文化生命力。”
究其教育規律而言,美育在培養學生健全人格中有著無可替代的獨特作用,美育是對人心性的培育,需要把美育融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全過程,向美而行、以美育人。說到底,美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感知美和創造美的能力,是每一個致力于全面發展的人尤其是社會主義新人成長中不可缺失的環節。美育對提升人的基本素養,培育正確的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深厚的民族情感以及激發人的藝術想象力和文化創新意識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因此,學校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尤其需要強化以美育人的功能,在學校美育設施建設、校園環境營造、相關課程設置和師生文明禮儀的養成以及面向全社會的交往等方面,著力形成以美育人的體系性思想,從而更好培養新時代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
在實踐中,美育既關乎藝術教育,又不止于藝術教育。當前,學校教育普遍關注藝術教育在對培養學生全面素養和人格養成中發揮的積極作用,學生家長也非常重視對孩子的各類藝術培訓,社會各類藝術培訓機構和政府主導的群藝館、美術館、博物館也在不斷強化服務社會職能。可以說,一個大眾化的普遍重視藝術教育的社會氛圍正在形成,但在多元化的藝術形態和門類中以什么樣的理念和審美思想來引導學生的價值追求問題凸顯,一種有別于單純藝術訓練的審美教育即培養正確的審美觀和審美理想問題變得格外重要,這一點恰恰是學校教育體系應著力加強的。也就是說,在學校美育實踐中除了關注基本的藝術素養的提高,學校更要在理念上注重價值引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歷史觀、審美觀、藝術觀,在人格的養成中厚植社會主流價值觀的根基,唯此才不會在藝術訓練和審美教育實踐中跑偏。
此外,審美教育更應該體現時代特點和新的代際群體成長背景的特殊性。隨著新的代際群體開始接受國民教育,學校的美育也要與時俱進,需要突出強化信息文明時代特點,加強對科技美的欣賞與素養的提升,在厚植技術美學素養中激發他們對科技向善的領悟,使學生在內心逐漸形成一種有別于沉溺于技術狂歡的科技倫理關懷。同時,在美育實踐中還要凸顯生態文明色彩,使學生對綠水青山的熱愛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的追求成為自覺,在美育實踐中加強對生態美的欣賞,使綠色發展理念自然地融入以美育人的人生成長中,并進一步豐富美育的內涵。
學校是實施審美教育的主陣地,國民教育體系要在契合時代特點和不斷提升社會文明程度中,逐步探索并建立培育美的素養、滋養美的心靈、涵養美的品位、注重人格養成的個性化特色化美育方案,不斷強化審美教育的時代性特點,讓學生真正領會當今時代美的價值導向,通過審美教育幫助學生在人格養成中實現高科技與高情感的平衡,成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思想的踐行中凸顯美育的價值引領作用,引導學生自覺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有助于使之成為有時代擔當的社會主義新人。(范玉剛)
2022年春晚舞蹈詩劇《只此青綠》以舞臺藝術的形式展示了東方文化特質的美感,驚艷了觀眾,弘揚了中華美學精神,展示了中華文化深厚的歷史底
目前,2022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頗受關注。公眾關切的網絡直播、短視頻領域亂象,網絡謠言,未成年人網絡環境,算法不合理應用,流量造假等問
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文化和旅游部等14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簡稱《若干政策》)。本
4月27日,中國紅十字會將一件編號為2022的由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主席彼得·莫雷爾、國際聯合會主席弗朗西斯科·羅卡簽名的冬奧紅十字志愿者馬
2022年春晚舞蹈詩劇《只此青綠》以舞臺藝術的形式展示了東方文化特質的美感,驚艷了觀眾,弘揚了中華美學精神,展示了中華文化深厚的歷史底
目前,2022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頗受關注。公眾關切的網絡直播、短視頻領域亂象,網絡謠言,未成年人網絡環境,算法不合理應用,流量造假等問
為進一步完善演藝演出行業矛盾糾紛多元預防化解綜合機制,近日,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成立調解中心,以調解方式解決行業內部及相關的民商糾紛。
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文化和旅游部等14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簡稱《若干政策》)。本
4月27日,中國紅十字會將一件編號為2022的由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主席彼得·莫雷爾、國際聯合會主席弗朗西斯科·羅卡簽名的冬奧紅十字志愿者馬
4月24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何志敏、中宣部版權管理局局長王志成介紹2021年中國知識
4月23日到25日,首屆全民閱讀大會通過多元化形式,進一步加強百姓閱讀引領,培育閱讀新風,推進全民閱讀,推動全社會形成愛讀書、讀好書、
瑪尼村是墨西哥尤卡坦州中部馬尼市的一個村鎮,位于尤卡坦州首府梅里達市東南部約100公里處,目前人口約4000人,與歷史記載中16世紀時4500
圣吉內西奧位于意大利中部的馬爾凱大區,在安科納西南約60公里,是一個不到3200人的小村鎮。圣吉內西奧是中世紀意大利中部的重要軍事要塞,
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天荒坪鎮的余村,是一個由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資源構成的美麗鄉村。這里三面青山環繞,流水潺潺,不少農家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