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隊伍:打造夢之方陣 聚焦舞臺拉升品位

2022-01-12 10:20:08   來源:中國文化報

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藝術人才培養資助項目評劇經典保留劇目《楊三姐告狀》全國青年人才培養開班儀式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人才是任何事業興旺發達的根本。中國戲曲是當今世界上最具綜合系統的藝術形態之一,戲曲舞臺的繁榮興盛從根本上有賴于一個構成豐富、才華卓著、前赴后繼的人才隊伍。曾幾何時,中國戲曲市場低迷、活力衰退、人才流失、創新乏力,即使是人才陣容最強的中國評劇院也在風雨考驗中左支右絀、踉蹌前行。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的文化自覺空前增強,傳統文化保護的政策和機制日益完整完善,我國古典戲曲進入調整和發展的歷史新階段。中國評劇院抓住這一契機,把人才隊伍作為重中之重,日益打造出一支結構合理、活力迸發、團結進取的藝術方陣。

發揚傳統 激發動力

評劇源于民間、立于民間,十分接地氣,為其人才的涌現提供了天然條件。在此基礎上,一代代評劇人認真探索評劇人才的成長規律,形成了良好的藝術傳統。

從1953年建團伊始,中國評劇院的前輩就把“出新戲,出新人”作為核心工作。在1958年、1960年、1978年、1988年、1997年,劇院曾經舉辦過多次大型的學員班,注重傳幫帶,注重學演結合,注重藝術門類的衡,培養了幾代優秀的評劇人才隊伍,為評劇藝術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中國評劇院的前輩為了人才培養敢下血本,甘為人梯。1993年,中國評劇院做了一件現在看來冒了極大風險、特別有前瞻的事情,那就是毅然把當時在國內聲譽卓著的標桿團——評劇一團拆散,以著名評劇藝術家谷文月為團長建立了中國評劇青年團,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大力培養新生代評劇藝術人才,給青年人讓出舞臺。當下中國評劇院中生代藝術人才的成長是那批藝術家的犧牲換來的。一個劇院要做好人才培養,必須發揚這樣的傳統,要站得高看得遠,要甘于淡泊名利、默默奉獻。

中國評劇院的領導班子在長達10余年的默契配合中,總結出評劇院藝術創作的四度原則,就是主題立意有高度、思想內涵有深度、舞臺呈現有亮度、市場受眾有廣度。這形成劇院衡量藝術創作的基本標準,也是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遵循四度原則,劇院構筑了原創重點、經典再現、流派傳承、人才培養“四大工程”,評劇人才的成長有了基本的工作格局和邏輯序列。

一切為了舞臺,一切服從舞臺,是舞臺藝術生產的基本規則,所以,舞臺是培養人才的中心地帶。劇院明白,聚焦舞臺,用舞臺的總體品位和審美高度帶動各類人才的培養,所有演職員也明白,在舞臺上出彩才真見本事。大幕一拉,人們能夠欣賞到精品,這就是一個國字頭劇院的水和風貌,這才是根本。

中國評劇院如今均每年推出5部到6部作品,與其說是演出市場的需要,不如說首先是人才培養的需要。劇院真正關心的是每部劇作要么有利于劇種整體水的提升,要么有利于推出一批優秀人才。

原創評劇《母親》的推出,至少有了三個收獲:一是推出了年青一代的白派領軍人物王;二是整個“80后”“90后”的青年團隊的水得到一次整體提升。導演張曼君在導演過程中感受深刻:“《母親》除了題材選擇的擔當,劇組還大膽起用了大量無名的年輕人,他們的勤奮努力有目共睹,藝術水準達到相當高的水,中國評劇院不愧是培養藝術家的搖籃。”在張曼君導演藝術的加持下,中國評劇院還第一次集中使用時空交錯,“沉浸”與“間離”手段相互激蕩的現代舞臺藝術,大大錘煉了對現代舞臺藝術的把控能力。

移植劇目《目連之母》在2020年的推出,劇院也有至少三重收獲:一是推出了以“80后”優秀演員鄭嵐為代表的一批青年主演;二是唱腔設計戴錫英挑起大梁,以磅礴大氣、舒張有度、流暢多變的音樂征服了觀眾;三是劇院專職導演安鳳英在新題材、大張力的作品挑戰下,藝術境地進一步臻于成熟。

“人才者,求之則愈出,置之則愈匱。”幾年,中國評劇院為夯實流派領軍人物復排了《鐘離劍》《向陽商店》《無雙傳》《李三娘》等流派經典劇目,移植了《新亭淚》《目連之母》《馬背上下》,新創了《偽裝者》《祝福》等10余部各類新作,樹立了不同流派的代表人物,打造了各流派的新生代中流砥柱,并創造了每年演出300余場的驕人成績。

劇院管理者說:“中國評劇院,為什么有‘中國’二字,因為是代表國家藝術水的陣容,必須品字當頭、品牌立足,這個陣容是靠制度、機制,靠日積月累,一個個劇目的鍛造和一批批演職員的塑造構筑起來的。”

著眼長遠 完善機制

國有戲曲院團強調社會效益優先,優先的意思是首先是堅持和發展戲曲藝術,不能因為短期對市場利益的追逐而忘記歷史使命、責任擔當。中國評劇院的領導班子時時刻刻想問題的出發點是:5年、10年、20年,會怎樣?怎么辦?

2019年,中國評劇院發起“清蓮雅韻——全國評劇展演”,這場時隔多年的評劇界對全國人民亮家底的活動,一方面促進了藝術交流,另一方面也暴露了整個評劇界的問題和瓶頸所在。行業者清醒地認識到:人才嚴重不足、水斷崖式下跌,已不是危言聳聽,現實比想象的還殘酷。劇種的發展到了目前這樣的階段,我們該怎樣進一步加強梯隊建設?如果我們還把所有的勁兒使在第一梯隊上,不加強第二梯隊的建設,按這樣的思路,劇種要面臨滅頂之災。

劇院管理者認為:“20多歲算是初出茅廬的青年人,對戲曲行業而言,恰恰是要成就事業的關鍵年華。我們現在有王、王麗京、孫璐陽、張文鵬、于海泉、鄭嵐等這樣的一批頂梁人物的呈現。但是未來5年到10年我們還應該有更年輕的演員陣容,撐起中國評劇院的牌子。我們希望通過這幾年的努力,包括未來3年至5年再做一個輪回、兩個輪回的培養來帶動新一批演職員的迅速成長。”

基于這樣清醒的認知,中國評劇院不斷深化和完善人才培養機制。比如,在國家藝術基金、北京文化藝術基金的支持下,先后舉辦以劇目為中心的《花為媒》《秦香蓮》《楊三姐告狀》的專題培訓班,以流派為抓手開展“名家傳藝”青年人才培養項目。邀請了老一輩著名藝術家、專家進行輔導授課;在《新亭淚》排練期間,邀請著名編劇鄭懷興、著名戲劇理論家王安奎等為大家進行專題輔導和解讀;在日常管理上,不斷強化績效考核,提升專業水,優化功能組合。這些探索和努力使得劇院展現出“有心一處用,有勁一處使”的團隊精神和各方面人才不斷涌現的良好態勢。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原黨委副書記、北京人藝戲劇博物館館長陳秋淮說:“我感到中國評劇院是一個真正的大劇院,旗幟鮮明擔當歷史,高奏主旋律做精品,人才濟濟出好戲。”年屆耄耋的學者、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吳乾浩在看完多次修改后的《藏地彩虹》演出后連聲贊嘆:“老中(國)評(劇院)的威風回來了!”(楊曉華)

標簽: 隊伍 打造 夢之方陣 聚焦舞臺

相關閱讀

真實的歷史怎樣成為舞臺上的“歷史”

文化

中國文化歷來推崇收百世之闕文,采千載之遺韻。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當代中國文藝的根基,也是文藝創新的寶藏。

2022-01-20

請珍惜走進劇場的觀眾 需要涌現出更多的好

文化

如果說電影將人的壽命延長了3倍,那觀劇也同樣如此,舞臺是一面鏡子,當我們走進劇場時,我們看到了不同的人生、不同的自己。看戲是在看熱

2022-01-20

藝術創作同質化的背后 只有全社會形成積極

文化

同質化現象的產生不僅僅是藝術生產者的事,而是全社會的事。其產生的原因是復雜的,僅以口號式的正面提倡或簡單的反面批判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2022-01-20

《手指的魔法》聚焦中醫藥傳承 呼吁更多青

文化

近日,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委托,由中國動漫集團、中華中醫藥學會、騰訊視頻聯合出品的動畫片《手指的魔法》在北京首映。《手指的魔法》講述

2022-01-20

“莫言與當代中國文學創新經驗研究”叢書發

文化

近日,莫言與當代中國文學創新經驗研究叢書新書發布會暨研討會在北京召開。發布會由作家出版社、陜西師范大學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國家社科

2022-01-20

真實的歷史怎樣成為舞臺上的“歷史”

文化

中國文化歷來推崇收百世之闕文,采千載之遺韻。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當代中國文藝的根基,也是文藝創新的寶藏。

2022-01-20

請珍惜走進劇場的觀眾 需要涌現出更多的好戲和好角

文化

如果說電影將人的壽命延長了3倍,那觀劇也同樣如此,舞臺是一面鏡子,當我們走進劇場時,我們看到了不同的人生、不同的自己。看戲是在看熱

2022-01-20

藝術創作同質化的背后 只有全社會形成積極健康崇尚創新創造的藝術氛圍

文化

同質化現象的產生不僅僅是藝術生產者的事,而是全社會的事。其產生的原因是復雜的,僅以口號式的正面提倡或簡單的反面批判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2022-01-20

《手指的魔法》聚焦中醫藥傳承 呼吁更多青少年認識并喜愛中醫藥文化

文化

近日,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委托,由中國動漫集團、中華中醫藥學會、騰訊視頻聯合出品的動畫片《手指的魔法》在北京首映。《手指的魔法》講述

2022-01-20

“莫言與當代中國文學創新經驗研究”叢書發布

文化

近日,莫言與當代中國文學創新經驗研究叢書新書發布會暨研討會在北京召開。發布會由作家出版社、陜西師范大學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國家社科

2022-01-20

廣西防城港: 打響“國門文化”品牌 創新發展民族文化

文化

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地處祖國的西南端,沿邊沿海靠山,聚居著壯、瑤、苗、京等少數民族,還是全國唯一的京族聚居地。民族團結關系著國家

2022-01-20

江淮“村晚”賀新春“皖美”大餐進村鎮 讓冬閑的村民飽享文化大餐

文化

舞獅子、敲鑼鼓,舞起皖北花鼓燈,唱響淮河琴書。1月9日下午,在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段郢鄉蒲莊村,2022安徽省鄉村村晚精彩上演。演出以歡樂

2022-01-20

湖南廣電慶祝建黨百年主題“交響樂” 實現厚重主題的青春表達

文化

禮贊百年風華 謳歌青春中國湖南廣電慶祝建黨百年主題交響樂宣傳總結座談會近日在長沙召開。湖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浩東出席會議并講話

2022-01-20

國家大劇院建院十四周年 ?藝術相伴溫暖同行

文化

2021年12月22日是國家大劇院建院14周年的日子。當天舉辦的建院14周年慶祝活動及隨后推出的系列演出,因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通過線上、

2022-01-19

《戰魂——第三戰隊》:雜技與戲劇結合 展現軍人的血性膽氣

文化

它以極致的身體美學給我們以藝術的享受和力量激發,并喚起我們對友誼、勇敢、使命、責任的思考。感謝西安戰士戰旗雜技團把這么精彩的節目帶

2022-01-19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工銀瑞信累計創造投資回報4707億元 夯實投研能力建設

公募基金行業的本質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財,首要社會責任就是為廣大投資者提供優質的資產管理服務。作為國內首家銀行系基金公司,工銀瑞信始

海底撈年底前關店300家 股價開始反彈近兩個交易日累計上漲10.47%

海底撈在發布年底前逐步關停300家左右門店的公告后,股價奇跡般開始反彈,11月8日最高漲幅達11 4%,近兩個交易日累計上漲10 47%。半年報數

相關單位發布關于虎谷峽游客碰撞事故的聲明

關于虎谷峽游客碰撞事故的聲明2020年8月19日下午約13點30分,在我公司虎谷峽景區,部分游客乘坐下山玻璃滑道時,因突降暴雨、滑速過快,導

旋極信息實控人陳江濤被出具警示函近5.71億股被司法凍結 公司重大資產重組不順或"難產"

上市公司旋極信息(300324,股吧)目前似乎面臨著一些尷尬的問題:實控人陳江濤被出具警示函,所持近5 71億股被司法凍結,公司重大資產重組不

寧波高發:公司電子換擋器產品有旋鈕式、按鍵式及懷擋式 目前尚未進入特斯拉供應體系

寧波高發(17 78 -3 32%,診股)在互動平臺回復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電子換擋器產品有旋鈕式、按鍵式及懷擋式,公司目前尚未進入特斯拉供應

葵花藥業實控人被司法機關控制 "關二代"接班公司回購實控人減持玩的什么把戲?

葵花藥業(002737,股吧)去年爆出實控人關彥斌因涉嫌故意殺妻事件被司法機關控制,近日有了新的進展。據經濟觀察網消息,7月16日,葵花藥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