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仙女木事件又與小行星有關?等待更多的證據出現揭開新仙女木事件真相

2022-04-22 10:45:51   來源:科技日報

大約660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上了如今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引發了大范圍的野火和海嘯。這顆小行星就是著名的希克蘇魯伯小行星。就在這場撞擊后不久,地球迎來了白堊紀末大滅絕,約76%的物種從此消失了,其中就包括所有的非鳥類恐龍。

你可能會覺得,這樣的末日景象離我們很遠。但人類或許也曾經歷過類似的事件,就在一萬多年前。

一場突如其來的千年寒冬

更新世末期,地球告別了最一次冰期(即末次盛冰期),開始緩慢升溫。然而12900年前,這樣的趨勢突然被打斷——全球大部分地區氣溫驟降,在短短幾十年間,全球均氣溫可能下降了6℃—8℃,地球進入了長達1300年的寒冬。這場突如其來的寒冬結束得也很突然:格陵蘭的冰芯記錄顯示,大約11700年前,當地氣溫在10年內迅速上升了10℃,標志著這段漫長寒冬的結束。

這次突然的降溫被稱為新仙女木事件。與地質歷史上幾乎所有氣候變化事件一樣,關于新仙女木事件的成因眾說紛紜。

在北美洲,有一套很明顯的深色地層,被稱為“黑墊”,形成于約12900年前新仙女木事件剛開始的時候。

2007年,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發現,北美洲的“黑墊”下方還有一個很薄的沉積層,雖然厚度只有不到5厘米,但其中布滿了微球粒、納米金剛石顆粒,以及各種奇怪形態的碳、木炭和粒,微球粒中還檢測到了很高的銥含量。

這些發現仿佛是給地質學家的一條留言——小行星“到此一游”。首先,微球粒本就是隕石撞擊現場的“常客”;同時,銥在地球表面很稀有,因此大量的銥往往指向了地外天體。

與這些高銥微球粒同時出現的,還有許多球形的碳和玻璃質的碳,這些物質與粒、木炭共同指向了另一個來源——野火。在現代的森林大火后,也能觀察到類似的物質。因此,研究者懷疑在12900年前,這里曾發生過一場隕石撞擊,并因此點燃了野火,撞擊和燃燒產生的高溫將大量的有機質燃燒成了碳球、玻璃態的碳甚至納米級的金剛石顆粒。

“四分五裂”的小行星撞擊地球

此后,由24名科學家組成的團隊,從全球170多個地點采集了冰芯或沉積物樣品,試圖復原出一萬多年前這場事件的全貌。

這次,研究者不僅找到了更全面的撞擊和野火證據,還根據沉積物中粒的濃度,計算了一萬多年前那場野火的面積——這場火燃盡了大約7.3%±2.3%的生物質,燒毀了1000萬方公里的陸地,約占北半球陸地的10%。相比之下,白堊紀末大滅絕事件期間燃燒的生物質還不到這場大火的三分之一。

小行星撞擊是如何引發這么大規模的火災的?

要知道,100多年前在西伯利亞發生的、曾被認為是某個小行星在地球大氣內爆炸導致的“通古斯大爆炸”,其產生的沖擊力接200顆原子彈爆炸,影響面積約2000方公里,但點燃的面積只有不到200方公里。

那么,是一個巨大的小行星撞到了地球嗎?也不太可能。“因為一次較大的小行星撞擊事件,很難形成這樣廣泛散布各地的物質沉積。”美國堪薩斯大學的阿德里安·梅洛特解釋道,“因此我們猜測,更可能是一顆小行星碎裂開來,碎片分散撞擊了幾個大陸。”

按照計算,這顆小行星的直徑大于100千米,然而小行星在進入地球軌道后,就開始解體,只有部分碎片進入了地球大氣,碎片與至少4個大陸相撞,或在大陸上空爆炸,釋放的能量才能引發如此大規模的野火。

如果說這些冰芯與沉積層中的指示劑都還是比較間接的證據,那么2020年發表于《科學報告》的一項研究可能提供了更為直接的證據。

在敘利亞北部的一個考古遺址中,考古學家發現了大量熔化后又重新凝結的金屬顆粒和玻璃態物質,其中包括熔點在1768℃的鉑和熔點在2466℃的銥。也就是說,當時周圍的大氣溫度甚至可能達到了2500℃。研究人員認為,這種能量強度只能由瞬間的高能量現象造成——很可能就是小行星撞擊事件的結果。如果真的如此,那這里可能就是第一個記錄了小行星碎片給人類居住區帶來直接影響的遺跡。

需要說明的是,撞擊假說只是解釋新仙女木事件成因的理論之一,也有假說認為是北半球的冰蓋迅速融化,導致海洋的溫鹽環流放緩,從而改變了全球氣候。或許就和恐龍滅絕一樣,我們只能等待更多的證據出現,來揭開新仙女木事件的真相。(據環球科學公眾號)

標簽: 新仙女木事件 小行星有關 新仙女木事件真相

相關閱讀

新仙女木事件又與小行星有關?等待更多的證

科技

大約660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上了如今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引發了大范圍的野火和海嘯。這顆小行星就是著名的希克蘇魯伯小行星。就在

2022-04-22

做張有“橫梁”有“立柱”的膜 高效分離水

科技

具有高度規整結構的柱芳烴—MXene復合膜材料在抗生素污水凈化中表現出優異的分離性能、較高的滲透通量、出色的抗污染能力和良好的穩定性,

2022-04-22

化石研究揭示翼龍為何身披“五彩霞衣” 研

科技

一個國際古生物學家團隊發現了驚人的新證據,表明翼龍(恐龍的飛行親屬)能夠使用黑色素控制其羽毛的顏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英國《自然》雜

2022-04-22

云南發現“植物界的大熊貓”漾濞槭的兩個新

科技

漾濞槭因種群及個體數量稀少,被稱為植物界的大熊貓。記者20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該所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綜合保護團隊近日在云

2022-04-21

像“向日葵”一樣追光的智能新材料問世 相

科技

記者4月20日從天津大學獲悉,該校封偉教授團隊受自然界向日葵向光特性啟發,成功開發了一種能追光的智能新材料——基于MXene增強液晶彈性體

2022-04-21

新仙女木事件又與小行星有關?等待更多的證據出現揭開新仙女木事件真相

科技

大約660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上了如今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引發了大范圍的野火和海嘯。這顆小行星就是著名的希克蘇魯伯小行星。就在

2022-04-22

做張有“橫梁”有“立柱”的膜 高效分離水中抗生素

科技

具有高度規整結構的柱芳烴—MXene復合膜材料在抗生素污水凈化中表現出優異的分離性能、較高的滲透通量、出色的抗污染能力和良好的穩定性,

2022-04-22

化石研究揭示翼龍為何身披“五彩霞衣” 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雜志上

科技

一個國際古生物學家團隊發現了驚人的新證據,表明翼龍(恐龍的飛行親屬)能夠使用黑色素控制其羽毛的顏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英國《自然》雜

2022-04-22

云南發現“植物界的大熊貓”漾濞槭的兩個新種群

科技

漾濞槭因種群及個體數量稀少,被稱為植物界的大熊貓。記者20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該所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綜合保護團隊近日在云

2022-04-21

像“向日葵”一樣追光的智能新材料問世 相關成果發表于《先進功能材料》

科技

記者4月20日從天津大學獲悉,該校封偉教授團隊受自然界向日葵向光特性啟發,成功開發了一種能追光的智能新材料——基于MXene增強液晶彈性體

2022-04-21

人工智能預測蛋白質結構數量將超億 阿爾法折疊革命何去何從?

科技

十多年來,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研究所分子生物學家馬丁·貝克及其同事一直試圖拼湊出世界上最難的拼圖游戲之一:人類細胞中最大分子機

2022-04-21

新冠嗅覺喪失癥非病毒本身所致 可能是發生炎癥的附帶后果

科技

雖然新冠介導的嗅覺喪失的破壞性影響眾所周知,但其背后的生物學機制仍然是一個謎。18日發表在《美國醫學會神經病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表明

2022-04-21

行星科學研究指出:木衛二上存在淺層液態水

科技

英國《自然·通訊》雜志19日發表的一項行星科學研究指出,基于來自格陵蘭冰蓋的數據,木星衛星木衛二上可能存在很淺的液態水。研究結果或為

2022-04-21

頂夸克迄今最精確質量測得 新測量出來的質量值誤差不超過0.22%

科技

據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官網19日報道,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的緊湊渺子線圈(CMS)合作組對頂夸克的質量進行了迄今最精確的測量,新測量出來的質量

2022-04-21

無需逐層構建的3D打印技術面世 同時節省時間和材料

科技

盡管3D打印技術在過去十年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該技術仍然面臨一個基本限制:物體必須逐層構建。美國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在固定體積的樹脂

2022-04-21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

深圳國企全力為市民 守好“菜籃子”“米袋子”保障量足價穩

疫情防控形勢下,民生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連日來,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企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全力為深圳市民

去年我國中小企業實現恢復性增長 政策持續加碼助力中小企業平穩發展

中小企業是穩定工業經濟的重要力量,黨中央把促進中小企業發展作為長期戰略。2021年我國中小企業實現了恢復性增長,規上中小企業收入利潤同

工銀瑞信累計創造投資回報4707億元 夯實投研能力建設

公募基金行業的本質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財,首要社會責任就是為廣大投資者提供優質的資產管理服務。作為國內首家銀行系基金公司,工銀瑞信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