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說,鄉村學校不但是“改造社會的中心”,而且是“小的村莊與大的世界溝通的中心”。在今天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鄉村學校何以擔此重任?
四川省宜賓市高縣來復鎮瀠溪小學是一所典型的農村較小規模的學校,地處偏遠,交通、住宿條件落后,全校師生不足600人。教師年齡結構偏大,上進改變的動力不足,教學質量位于同層次學校末位……面對這些困難和問題,任職初,我心里不是想“能干什么”,而是“什么時候才能從這里走出去”。正在自己深感彷徨的時候,瀠溪小學成為四川省鄉村學校振興聯盟的成員,定點幫扶的專家來了、外出學習考察機會來了、與專家的交流研討來了,我也領悟到推動鄉村學校改變的關鍵支點——不是老想“應該干什么”,而是著力“可能干什么”。
如果說“應該”,鄉村學校有太多應該干的事。但受各種主客觀條件的制約,很多“應該”并不見得能夠變成“可能”。如果從“可能干什么”入手,不僅切合學校實際,而且容易取得實效,并帶來鄉村學校發展必不可少的信心。
兩年多時間,我們開展了一系列“可能干什么”的“小行動”,為學校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大變化”。兩年的時間,瀠溪小學以教師發展為突破口,著力構建幸福和諧的校園氛圍,為教師提供較為寬松的精神空間,努力提升教師工作的幸福感和尊嚴感,從而筑牢學校發展根基,增強了鄉村學校發展的自信。
尊重,激發鄉村教師潛在的內生動力
剛來到瀠溪小學時,教師們在我耳邊說得最多的話就是“這里的老師走出去,別人從我們的穿著和泥巴鞋子就知道我們是從瀠溪出來的。山高皇帝遠,平時沒什么檢查和比賽,就只管把自己‘放的牛’看好就可以了”。用當前比較流行的一個詞來說,這里的教師很“佛系”,身處“世外桃源”,沒有壓力,也沒有動力。
“如果老師都不改變,沒有自信,又如何影響學生?”這是我們想要改變的初衷。人靠衣裝,我決定從打造教師個人形象入手。我分頭勸說每一位女職工,帶著十幾位女教師一起到縣城燙頭發。容光煥發的教師們走在鄉場上,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2018年9月10日,是我到瀠溪小學的第一個教師節,我提前買好了節日卡片,親筆為每位教師寫上祝福語,并在當天推開教室門,當著孩子們的面親自將卡片交到教師的手里。賀卡雖然不值錢,但是自己寫、自己送,就是一種儀式感,讓教師們覺得自己被尊重、被認可。
2019年的元旦,開完會,夜幕已經降臨,這時,我突發奇想,提議道:“學校剛改了火灶,剩了很多柴,不如搞個迎新篝火舞會吧!”大家一下子歡呼起來,都積極響應,分頭行動,不一會兒,火升起來了,大家圍著火堆唱歌、跳舞,盡情釋放,熱鬧得很。教師們說,“第一次過這樣有意思的元旦節,很難忘!”
關愛拉近了學校管理者與教師們的距離,學校在管理中傳達出對教師的尊重,讓整個校園流淌著溫情的血脈,激發了教師個體成長的內驅力,讓學校教師實現了從“要我變”到“我要變”的華麗轉身。
借力,豐富鄉村教師理性、專業的教育智慧
我校此前最大的問題在課堂。初進課堂,我常常看到教師空洞的說教以及板起面孔的權威,看到學生正襟危坐、鴉雀無聲,教師們搞題海戰術,教育與生活、實踐、現實社會嚴重脫節……將欲取之,必先予之。在向教師要教育質量的同時,必須回答我們可以為教師做些什么。
作為一所農村學校,短時間內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最高效的方法是通過專業閱讀來引領教師的成長。我們通過開展讀書筆記評比、讀書微信打卡、讀書心得體會交流、書香教師評比、教師美文朗讀比賽等,激勵教師共同成長。教師們不僅通過閱讀專業書籍提升了本學科的知識功底,還樹立了通才意識,培養了廣泛的閱讀興趣。
加入四川省鄉村學校振興聯盟后,學校獲得了更多外出參觀學習的機會,與聯盟校建立了長效互學互幫機制,一所農村小學也站上了更高的平臺。此外,我們還先后加入了四川省李維兵名校長工作室代麒麟工作站、高縣李曉玲名校長工作室,通過建立學習共同體,邀請名師名家走進學校,分享教育思想和智慧,共享更多的學習資源。
送出去,開闊教師視野;請進來,與名家對話;推出去,展示中磨礪;沉下來,反思中成長。在學校經費有限的情況下,我們確保教師有更多機會進行學習培訓,并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開展研討交流、反思研究,從而讓全體教師得到更好的專業發展。學校通過幫助教師構建起理論學習、實踐研究、交流反思合一的專業生活方式,努力讓教師們將低效重復的機械操作提升為真正對學生生命負責的理性、智慧的勞動,擦亮教師的專業名片,讓鄉村的教書匠轉變為“人師”“能師”。
賦能,培養鄉村教師廣泛的興趣特長
對于鄉村兒童來說,閱讀無疑是打通與世界溝通橋梁的不二法門。近兩年,我們致力于建設書香校園。學校把圖書室里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統統搬到了室外,校園各個角落散落著小書柜和桌凳。通過開展校長讀書分享、同學讀書分享、師生閱讀交流等活動,努力讓師生在校園里過一種完整而美好的教育生活。我想,當這些孩子畢業后,每每回憶起曾和老師、同學快樂閱讀的時光,一定是最美、最深刻的回憶。
組建學生社團,原來僅是停留在教師腦海里的畫面,近年來,教師們因地制宜,克服年齡大,資金、場地有限等困難,大家學習一技之長,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成功建立了書法、武術、舞蹈、編織、手工、種植、刺繡、科創等10個學生社團。
老教師楊涇昌已經50多歲了,是我們當地小有名氣的書法家,我鼓勵他把書法社團建立起來,讓更多農村娃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年輕教師主動向當地老藝人請教竹編的技藝,結合農村的風土人情,創新手法,組建了編織社團。社團活動的開展,不僅培養了教師們的興趣特長,讓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彰顯,也讓鄉村兒童的視野更開闊了,孩子們找到了尊嚴與自信,也找到了熱愛學校、喜歡學習的理由。
兩年時間里,我發現瀠溪小學可謂藏龍臥虎,但此前因主客觀條件的限制,教師們猶如一顆顆蒙塵的珍珠,其光華被暫時隱藏。校長的責任,便是幫他們拂去塵土,重現光芒,激發他們對教育事業的熱忱。
校外學科類培訓要減,多出來的時間干什么?作業量要減,教學質量會不會降?在雙減政策提出的時代命題前,在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面對
課后服務的質量影響到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也影響到了校內學生減負和校外教育綜合治理。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點明確提出,進一步提高課后服務
陶行知先生說,鄉村學校不但是改造社會的中心,而且是小的村莊與大的世界溝通的中心。在今天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鄉村學校何以擔此重任?四
校外學科類培訓要減,多出來的時間干什么?作業量要減,教學質量會不會降?在雙減政策提出的時代命題前,在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面對
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施行后,職業教育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在高職院校雙高計劃建設績效評估背景下,高職科技專項資金使用效能成為頗受關注的問
李老師,我收到研究生錄取通知書了,我的每一次成長都離不開您的陪伴。日前,山東科技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李淑娜收到經管學院一名學生
課后服務的質量影響到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也影響到了校內學生減負和校外教育綜合治理。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點明確提出,進一步提高課后服務
教育治理能力現代化是我國高質量教育體系構建的核心組成,也是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體現。在互聯網+教育背景下,需要從
編者按面向十四五時期,教育部在2022年工作要點中明確提出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加快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升級。在教育信息化2 0時
周末的傍晚,天津市河東區鳳凰小學三年級學生賈鈞哲正在完成學校布置的勞動作業——包餃子。他以菠菜汁和紫甘藍汁與面粉和成面團,剁、搟、
5月18日,北京理工大學房山閻村校區疫情發生當天,北京市教委民辦教育處薛聞喆第一時間奔赴校園,立即投入到學校突發疫情防控處置工作中。
編者按: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點提出,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其中提到,強化需求牽引,深化融合、創新賦能、應用驅動,積極發展互聯網+教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