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前沿·關注教育現代化監測評估
本期關鍵詞:長三角教育現代化監測評估制度
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駛入快車道,制度創新成果相繼推出并應用。長三角教育現代化監測評估,是長三角公共服務領域的一項具有突破性的制度創新。國家不僅研制了適合一市三省的長三角教育現代化指標體系,建立了一套統一的指標及其標準,而且多方協同開展教育現代化監測評估,構建了多主體參與、集體性行動機制。這改變了過去各自監測、各自為政的局面,將為長三角地區協同擴大優質教育服務供給、率先實現區域教育現代化以及代表國家參與全球教育合作與競爭提供數據支撐和制度保證。
長三角教育現代化監測評估制度創新是推進教育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在要求。
區域治理是區域一體化發展的核心問題。國家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不僅帶來人口與人才的便捷流動、加速流動,而且帶來區域之間教育發展協作需求的增長。在此背景下,為了促進區域教育協作,有必要建立健全監測評估信息提供機制。事實上,區域教育協同治理中往往存在著信息壁壘,行政區劃內部教育發展的“數據孤島”依然存在,區域教育協同中“數據割裂”的問題也廣泛存在,分頭零碎采集的數據如何轉化為良好教育治理工具的問題尚待解決。這意味著,衡量長三角教育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關鍵不在于教育數據采集的大體量,而在于建立成熟的監測評估制度,改變傳統數據的零散化、碎片化、靜態化,為區域教育協同提供充分有效信息支撐。
長三角教育現代化監測評估制度創新,一是旨在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和國家治理體系優勢,把長三角教育現代化監測評估作為政府行為納入國家和一市三省教育發展規劃,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并依托區域內教育現代化監測評估機構的專業力量,以協同監測體系建設為著力點,健全區域教育現代化監測長效機制。二是結合《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的落實、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深化,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引領各級各類學校教育高質量發展。不論是上海、江蘇、浙江參與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還是上海市、江蘇省常州市、浙江省金華市、安徽省銅陵市被設為教育部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均為長三角教育現代化監測評估制度創新提供了良好基礎。三是立足國家戰略,率先研制和應用長三角教育現代化指標體系,著力推進基于監測評估結果的區域教育政策調適與創新,從而為全國其他區域開展教育協同監測提供經驗,為區域統籌經濟社會發展與教育發展、促進教育與經濟社會雙向融合提供方向引導。長三角是我國一體化發展基礎較好、水平較高的區域,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超過60%,擁有全國約1/4的“雙一流”高校。在國家率先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背景下,構建統一的長三角教育現代化監測指標體系,能夠為區域教育協作監測提供范例。在此意義上說,這是國家推進教育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
長三角教育現代化監測評估制度創新以系統性推動監測評估結果科學運用為鮮明特征。
一是推動監測評估結果有效支持政府教育決策。支持教育決策是教育現代化監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重監測、輕運用,重數據分析、輕政策調適,不利于持續推進教育現代化。沒有監測評估結果應用于政策調適的“臨門一腳”,監測評估數據轉化為決策證據的過程就沒有完成。監測評估結果運用于政府決策的機制建設,事關教育現代化大局全局??茖W運用的核心是什么?是建立教育現代化發展目標分解機制、監測評估結果的反饋機制、長三角區域教育發展重點問題與難點問題協商機制,以及省域內建立相應的政府之間、政府與學校之間的協商推進機制,并通過落實相應的問責、整改、獎懲激勵機制,推動政府和學校主動履行各自職責,從而形成一種從上到下、充滿生機活力的教育改革和發展新局面。
二是推動監測評估結果引導各級各類學校高質量發展。學校是教育現代化的細胞,各級各類學校高質量發展是長三角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關鍵。關注每一位學習者,辦好每一所學校,是區域推進教育現代化的基本理念。引導各級各類學校高質量發展,除了發揮指標體系的導向作用外,基于監測評估結果的學校改進與激勵機制也是一條重要路徑。具體制度設計包括:基于不同類型學校達標程度及校際差異程度監測,建立必要的預警機制,促進學校建設與辦學標準完善,推動學校切實改進;逐步建立各級各類學校現代化案例的推薦機制、發布機制,交流總結典型經驗,并納入監測評估,引導學校特色發展、多樣化發展。
三是推動監測評估結果驅動全社會參與和支持教育發展。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離不開良好的社會環境支持和教育生態營造。長三角地區的高校、智庫、第三方專業機構數量廣泛,參與教育現代化監測評估的需求強烈。這要求教育現代化監測評估走向多元性、伙伴式監測。因此,在制度設計上,長三角教育現代化監測評估建立了相關研究機構、高校、第三方機構等多元參與的監測評估機制,發揮理論優勢、技術優勢,圍繞監測評估指標、數據和結果運用,針對教育現代化的重點、難點問題開展專題研究和深度監測。同時,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介,通過多種形式,全面深入宣傳長三角教育現代化監測評估的戰略意義和主要內容,為監測評估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并逐步探索教育現代化監測評估結果向社會發布機制,大力宣傳發展水平高、進步程度高或努力程度高的地方及其改革經驗,讓社會了解、參與和支持教育,通過社會輿論監督促進各級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履行職責,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步伐。
長三角教育現代化監測評估制度創新是參與全球教育治理、貢獻中國智慧和方案的積極探索。
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深刻影響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國際社會對教育問題廣泛關注與重視,教育成為全球治理的重要領域。設立國際指標和標準開展監測,并推動各國各地區廣泛參與監測、提供創造性實踐案例,是全球教育治理的一條重要路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教育2030行動框架》圍繞“包容、公平的優質教育,促進全民享有終身學習機會”總目標提出了監測指標框架,包括7個方面目標、43個監測指標。《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明確提出積極參與全球教育治理,深度參與國際教育規則、標準、評價體系的研究制定。
長三角推進區域教育現代化監測評估,既選用國際指標與標準,體現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標,又立足我國國情,體現長三角區域教育現代化特點以及一市三省教育特色,動態分析長三角在國際坐標系尤其是全球大城市圈中的相對位置,在國際參照系下密切跟蹤關注區域在國際學生學業成就測試中的表現,關注聯手打造具有國際影響的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與國際知名高校合作辦學、打造國際合作教育樣板區等行動實踐,總結凝練解決全球教育問題的經驗案例與話語體系。這是長三角更好參與全球教育治理、貢獻中國方案與智慧的積極探索。我國教育發展水平已進入世界中上收入國家行列,面向建設教育強國征程,需要積極探索區域教育治理現代化新路,以教育治理現代化更好推進教育事業現代化。
(作者系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如何回應時代對高質量教育發展的追問和期望,促進個人幸福和社會和諧?為此,學生需要獲得基于強化自我意識與提升社會
這幾日,一位新晉網紅霸屏了長春理工大學在校學子的朋友圈,那就是品貌俱佳的美味盒飯。按照吉林省長春市疫情防控要求,目前在校的學生要嚴
近期全國多地暴發疫情,形勢復雜嚴峻。上海、重慶、云南、吉林、甘肅、廣東等省市的許多高校都經歷了突如其來的封控。總體來看,不少高校在
競賽活動組織舉辦八個不得1 堅持公益,不得以營利為目的2 競賽各項工作不得進行委托、授權3 任何單位、組織及個人不得向學生、學校收取
3月14日,天津市教委發布《天津市中小學校校外配餐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中小學校外配餐管理工作,加強校園食品安全管理,提高中小學校外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