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如何回應時代對高質量教育發展的追問和期望,促進個人幸福和社會和諧?為此,學生需要獲得基于強化自我意識與提升社會適應性的社會情感能力。教育需要培養出具備主體意識、他人意識、社會意識和有“溫度”的學生。
中國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國經濟社會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如何回應時代對高質量教育發展的追問和期望,致力于推動中國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促進個人幸福和社會和諧?為此我們需要思考:如何促使學生超越以自我為中心的個人主義傾向,關注他人和社會,形成友愛互助的責任意識和社會擔當,構建好社會發展的基石;如何促使學生在情感認知和行為上形成向善、尚美的社會文明氣質,奠定社會文明進步與和諧的基礎等。為此,學生需要在基礎教育中獲得基于強化自我意識與提升社會適應性的社會情感能力。教育需要培養出具備主體意識、他人意識、社會意識和有“溫度”的學生。
什么是社會情感能力
近幾年,社會中出現公交墜江、肇事行兇、暴力傷醫、惡意打人等諸多極端負性事件。就個體而言,這些事件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識、自身的情緒無法宣泄、自身需求得不到合理表達、同理心和共情能力缺乏所引發的。但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現實社會中,個體、群體和社會之間缺少理解、尊重和信任,彼此之間基于已有矛盾和沖突產生不良社會情感體驗,誘發了過激行為。因此,要推進社會的良性發展,需要社會成員具備積極的社會人格,培育積極的社會心態,為社會有序化運行創造基本條件,從而為個人幸福和社會和諧奠定基礎。
培養學生社會情感能力,需要一定的社會性基礎。在學校教育中,要培養學生積極面對成長和發展的復雜情境,關注培養學生的社會性情感品質,發展他們的自我情感調控能力,在個體與自我、他人、集體關系的積極情感體驗中,形成健全的個性與人格特征,從而達成學生素質的整體性提高和人性的完滿發展。然而,現實的社會發展導致學生在復雜社會環境和生存發展的多重價值選擇下,表現出社會情感的荒蕪和能力的匱乏。追求個性的張揚、自身價值的最大化和激烈的競爭環境,使學生對他人、對社會的冷漠心態滋生開來,或者只關注自我奮斗,疏離社會,或者自私,對他人嘲弄和鄙視,甚至失去對是非善惡的基本評判標準。中國青少年心理健康課題組調查發現,我國青少年存在著情緒波動較大、人際交往不足以及學業適應不良等心理健康問題。部分青少年存在說臟話、與人爭吵、不寫作業、泡網吧、結交不良同伴、違反學校紀律等諸多行為問題。大量的研究不斷證明,童年時期形成的社會情感能力與今后生活中的健康、教育和福祉之間均存在正向聯系,對學生一生的可持續發展和幸福生活發揮的作用,要比考試成績重要得多。
社會情感能力培養的缺失
受工具理性等因素影響,教育形成了長期以學業成績提升為核心的教育質量評價機制,導致學校過度重視與學業成績相關的課程,注重培養與智商有關的能力。在實際的教育生活中,以知識灌輸和智力訓練為主的學術目的主導著學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學目標幾乎全部圍繞著學生的認知發展,學生分數的獲得似乎比學生形成自信、自尊、自強的自我認知,形成自我角色認知,與他人友好相處,良性合作等適應社會所需能力的培養更重要。在標以聰明、優秀、勤奮、理智、努力的標簽背后,部分學生體現出內心世界的冷漠和感恩心的缺失。“破五唯”正是對此頑瘴痼疾的矯正。
相對于無知而言,沒有情感的知識可能潛伏著更大的危險。“知識就是力量”是我們從小就耳熟能詳激勵學習的話語,但這種力量若失去基于積極情感體驗所形成的社會品質為基礎的“良知”指引,人釋放出的可能就是野蠻行為和對社會的敵視。因此,教育對人的發展的理解,不應過多關注系統知識的掌握和具體專業知識的擁有,追求形成某種特定技能,成為從事特定職業,扮演特定角色的“某種人”。教育首先是使人“作為人能夠成其為人”,這應是基礎教育不變的初心。
培養有“溫度”的學生
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僅需要獲得認知的深度、胸懷的寬度和境界的高度,同時也需使學生成為社會性發展良好的、具有“溫度”的人,這需要學生社會情感能力獲得良好的發展。研究表明,教師和家長如果具備了良好的社會情感能力,通過改善與兒童的關系、創設學習與體驗的機會,就能夠幫助他們提高社會情感能力。
在有媒體報道的學生“跳樓”“跳橋”等極端事件中,大量的社會批評集中在父母自身不具備社會情感能力。“還不都是因為你”“沒有你我早就不活了”“我圖什么,還不是圖你有個光明的前程”。父母這樣的情感綁架,比打孩子一頓,更讓孩子感到羞恥和自卑。常言道,窮養、富養不如愛養,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需要對他們溫柔一些、耐心一些、寬容一些,走進孩子心靈,與孩子建立親密無間的親子關系,使其健康茁壯成長。
在學校教育中,不應該只告訴孩子數學怎樣學,作文怎么寫,英語單詞怎么背。學校的教育者只有具備相應的社會情感能力,才不會使學生呈現出有知識沒文化、有頭腦沒心靈的“空殼化”傾向,不會呈現出對生命的漠視無知、對自我的茫然麻木、對他人的冷漠殘忍。
在社會環境中,過度關注自我的“原子化”社會變遷,凸顯自戀性,強調自我獨立,帶來人際心理以及人的社會性發展的急劇變化。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構建更多是對象性和競爭性關系,它激發了旺盛的社會活力,也滋生出眾多社會亂象,社會人格的形成呈現出扭曲和變異,人性的冷漠以及人與人的疏遠成為常態。為此,需要我們重建“社會”,構建人與人之間的精神生態,提升人格品質、情感質量和責任意識,讓社會生活運行的人際關系本身更具人性,使人們在社會生活中能夠養成和踐行美德。
抓住社會情感能力培養關鍵期
社會情感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是兒童與青少年時期,通過有效的教育干預與系統的學習,可以促進學生的社會情感能力發展,提升學生的幸福感與成就動機。學校教育中,學生社會情感能力培養應關注三個關系的認知和能力發展:
第一,關注學生與自我的關系,使學生在對自我的情感、興趣、價值觀和優勢認知的基礎上,認同自我發展的積極品質,形成自知、自信和自尊,能夠及時調節情緒、調適壓力、積極反省,具有堅韌的自我意志品質和進取心。
第二,構建與他人的關系,強調對他人的同理心,在具備他人意識的認知基礎上,能夠識別和理解他人的態度、情感、興趣和行為,具有尊重差異性、有效化解沖突和建立并維持友善人際關系的能力。
第三,構建與集體的關系,強調在認同集體價值觀與集體行為規范的認知基礎上,具有集體歸屬感、榮譽感,正確理解集體與個人的關系,能夠遵守集體規范,調適個體與集體的關系,明確個人在集體中的權利與責任,具有團結、合作、承擔責任等親社會行為的能力。
學校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學生的社會情感能力:
第一,提升校長、教師和家長的能力建設。校長提升自身的社會情感能力,形成積極正面的示范與表率。教師要有敏感性,能夠用心體察并回應學生的真實需求。教師要有接納性,用關愛的、發展的和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關心和無條件地接納學生。教師要有示范性,讓師生交往成為同學之間交往的榜樣。要加強對家長的培訓,讓家長懂得愛護子女,理解、尊重、平等、寬容地對待子女,掌握實用易行的溝通技巧、獎懲孩子的方法,學習如何管理情緒。
第二,開設專門的社會情感能力課程。通過專門課程培養學生社會情感能力,將其作為明確的教學目標;開發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螺旋式上升的社會情感能力學習課程;通過創設問題情境,組織學生進行同伴合作探究,體驗多種問題解決方案,最終在總結和反思中提升課程實施能力。同時,在各門學科的教學內容中,融入社會情感能力發展的相關內容,凸顯情感、態度、價值觀。
第三,營造積極、開放、包容的學校氛圍。學校關注學生對角色、人際關系的體驗,強調學校內外管理者、教師、家長、學生之間的互動,關注學校環境中物理環境的精神呈現、教師和管理者的組織行為方式以及學生與學校教職工共享的價值觀。要形成安全和有歸屬感的物質環境、激勵參與的學習環境、信任和諧的人際環境、自信尊重的情感環境、合作交流的校外環境和師生關系,幫助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實踐社會情感能力。
第四,構建協同育人機制。學校應作為一個開放的系統,與家庭、社區、政府形成協同育人機制。首先,學校要構建一種接納性的環境,讓校內外相關群體能夠感受到被人、被環境接納的安心與喜悅;其次,這是一種支持性環境,讓校內外的相關群體都能感受到,遇到困難或煩惱時會獲得及時幫助或安慰,從而使培養學生社會情感能力的相關活動能夠在學校有效開展。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優先關注課題“北京市學生社會情緒能力發展策略研究”[BEEA17035]成果)
競賽活動組織舉辦八個不得1 堅持公益,不得以營利為目的2 競賽各項工作不得進行委托、授權3 任何單位、組織及個人不得向學生、學校收取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如何回應時代對高質量教育發展的追問和期望,促進個人幸福和社會和諧?為此,學生需要獲得基于強化自我意識與提升社會
這幾日,一位新晉網紅霸屏了長春理工大學在校學子的朋友圈,那就是品貌俱佳的美味盒飯。按照吉林省長春市疫情防控要求,目前在校的學生要嚴
近期全國多地暴發疫情,形勢復雜嚴峻。上海、重慶、云南、吉林、甘肅、廣東等省市的許多高校都經歷了突如其來的封控。總體來看,不少高校在
競賽活動組織舉辦八個不得1 堅持公益,不得以營利為目的2 競賽各項工作不得進行委托、授權3 任何單位、組織及個人不得向學生、學校收取
3月14日,天津市教委發布《天津市中小學校校外配餐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中小學校外配餐管理工作,加強校園食品安全管理,提高中小學校外
近日,教育部發布《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建設與應用方案》,提出通過升級改造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構建全新的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