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詞迭出的課改浪潮中,提到洋思教學模式,有人會覺得太老套、沒新意。而實事求是、持之以恒才是教育的要義。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老一輩洋思人在三流設施、三流師資、三流生源的基礎上,腳踏實地,銳意改革,取得了一流的辦學業績,原江蘇省教委副主任周德藩評價說,洋思中學創造了“一個樸素的教育奇跡”。2014年,洋思教學模式獲得首屆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新的時代,洋思人守正創新,持續推動深度課改。
初心:“沒有教不好的學生”是課改起點
1980年,江蘇省泰興縣城西長江岸邊6個自然村的老百姓為了孩子上學方便,集資兩萬多元,在農田里建起了一所村辦初中洋思中學。時任校長蔡林森從自己三個孩子的成長經歷中深深感悟到“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并以此作為學校的辦學理念。
今天,“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已然成為洋思人的教育信仰,并賦予了新的內涵。“好”,不僅是起初的學業成績好,中期“品德+學業”的雙好,而且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好”的標準也不是考高分,而是各個方面的增值性進步。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體現了有教無類、關注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情懷,引領著洋思人不斷改變教育方式,改進教學模式,形成良性教育生態。洋思中學從不采用“割韭菜”的方式擇優招生,也不靠延長學習時間、增加作業量來提高考試分數,而是著眼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把課堂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主陣地,不斷改革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走出了一條通往高質輕負的有效路徑——“先學后教,當堂訓練”。
創新:洋思教學模式在嬗變中迭代
當年,為改變課堂作業課后做、課后作業水分多的狀況,學校提出“當堂完成課堂作業”,要求改老師滿堂灌為每節課最后15分鐘留給學生做作業。這在當時可謂石破天驚之舉,老師擔心講不完,家長擔心講得少,周邊學校看熱鬧。
事實上,由于當堂教、當堂練,學生課上不敢開小差,課堂一下就緊張起來了。老師也從當堂作業中獲得了真實的信息反饋,問題得到及時解決。一年后,學校以鞏固率、合格率、升學率均為100%的成績對所有懷疑作出了回應。經過隨后多年的實踐,學校又提出了“先學后教”,要求變老師30分鐘的講授為學生先學,學生學不了的老師再教,進一步壓縮老師純講授時間,老師的講授指向學生先學之后的問題。實踐中,又把后教改為“兵教兵”,即會的學生教不會的學生,學生實在教不了的老師再教。
2014年,洋思教學模式獲得首屆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的同時,“先學后教,當堂訓練”也有了科學界定。“先學”就是課堂上在老師的科學指導下,學生的自主實踐、探究、學習。“后教”是在“先學”的基礎上,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的合作實踐、探究、學習。“當堂訓練”則是在課堂上,在“先學”與“后教”的基礎上,在老師的科學組織下,學生的反饋性活動。
新時期,洋思教學模式與現代信息技術元素融通,進行了洋思智慧課堂的有效實踐。新興的信息技術使“先學”的學習材料由教材向圖片、影像、網絡資源等拓展;“教”的方式融入人機對話,使學生在與自然、社會、生活的對話中獲得知識和經驗;通過大數據分析,從傳統的依賴經驗的教學向精準施教轉變;“當堂訓練”由單一知識的達標向設計情境、問題解決轉變。課堂成為引領學生全身心參與、經歷知識生成、體驗成功、獲得發展的學習過程。
多年來,有人質疑“先學后教”,覺得教與學不能截然分開或簡單排序。洋思人理解的“先學后教”強調的是課堂活動先學生后教師:學生學在先,教在后;生生互教在先,師教在后。學與教穿插進行,彼此融合。課堂上,學生先看、先做、先探索,有了困惑,遇到障礙,再求教于同伴、老師、網絡。教的過程,實質上是生生、師生間的共學過程,“先學后教”的全過程都是學的過程。
有人詬病“當堂訓練”,覺得“訓練”一詞層次太低,有機械訓練之嫌。而訓練是知識掌握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洋思人沒有刻意尋求新鮮詞語的表述,而是思考怎么練、練什么內容才能提高“訓練”的層次,洋思的“當堂訓練”包含學后檢測、教后鞏固、當堂作業三個部分,“訓練”多是情境問題,實踐探索,推動學生知識學習層層遞進,螺旋上升。通過“訓練”真正做到以學定教,學生的素養在實踐應用中得到培育。
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根據學科、教材的不同,洋思教學模式呈現出不同的樣態,不同老師對模式的理解也不盡相同,洋思人已實現從無模式到有模式再到跳出模式的過程,“先學后教,當堂訓練”也已成為一種教學法和教學思想。
變革:重塑和諧發展的學校教育生態
洋思中學課改沒有局限于課堂改革,而是以課堂教學改革為支點,形成人人參與的和諧生態課堂,促進了學校教育內部生態鏈的良性循環。
第一,顛覆了傳統課堂。以生為本的理念,點對點的因材施教的方法,師生、生生間的信賴關系,形成了富于激勵、個個主動、人人受尊重的教學環境。
第二,錘煉了教師。傳統教學模式下成長起來的老師,純講授的模式已經刻入了教學基因。學校每周用半天時間,讓同學科組老師集中校本教研,通過“聽—評—研”三個環節,推動“課改課”成為“常態課”。教師們在交流碰撞中產生思維的火花,教學各環節不斷趨向科學化。在濃郁的教研氛圍里,學校先后有5位教師受全國表彰,省市級以上骨干教師比例達72%,教師在成就學校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
第三,發展了學生。洋思課堂充分滿足了學生體驗參與、發現創造、交往互動、表現分享、被認可的需求,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成為課堂常態。同時,洋思課堂要求做到“堂堂清”,課堂上的問題當堂解決,本節課的問題不留到下一節課。課堂練得充分,應用到位,能力提升了,課后自然不必再做大量重復機械的訓練。“堂堂清”的高效課堂從根本上解決了減負與高質量之間的矛盾,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每周兩次社團活動、每周三節讀書課等活動得到了真正開展,解放了學生的學習力,每年都有幾十名學生在各類活動和競賽中獲獎。學生熱愛學習、熱愛學校、熱愛生活,個性得到全面培養。
洋思教學模式不是一蹴而就的。40多年前,沒有現成經驗,洋思人摸著石頭過河,不斷嘗試、重塑,為洋思教學模式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路徑。新課改20余年來,洋思教學模式沒有抱陳守舊,而是不斷豐富內涵,順應時代要求,教好每一個學生,以前瞻性眼光走在課改前列,給眾多學校提供了課改經驗。新時期,洋思人將繼續求索,全面提升育人品位,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貢獻。
(作者系江蘇省洋思中學校長)
■2022新春走基層大家好,我是金中實小五(7)中隊的周岳宸。今天,雖然天氣很冷,外面還下著雪,但屋內卻其樂融融、十分熱鬧。我還邀請了一
這是第30多次做核酸了吧?不記得了。杜卡妮熟練地做完核酸,和爸爸聊了起來。杜卡妮是北京市海淀區實驗小學六年級(10)班學生。這次海淀區實
新詞迭出的課改浪潮中,提到洋思教學模式,有人會覺得太老套、沒新意。而實事求是、持之以恒才是教育的要義。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老一輩洋思
■2022新春走基層大家好,我是金中實小五(7)中隊的周岳宸。今天,雖然天氣很冷,外面還下著雪,但屋內卻其樂融融、十分熱鬧。我還邀請了一
近年來,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實驗小學基于評價,讓學生生長得更好的理念,針對對學生知識掌握量評價多、對學科能力評價少,教師評價學生多、
這是第30多次做核酸了吧?不記得了。杜卡妮熟練地做完核酸,和爸爸聊了起來。杜卡妮是北京市海淀區實驗小學六年級(10)班學生。這次海淀區實
近日,寧夏教育廳制定《新時代寧夏基礎教育教研員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從今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掇k法》對基礎教育教研員的選聘
■一起向未來 北京冬奧會特別報道繼中國短道速滑隊在北京冬奧會上奪得2枚金牌后,2月8日,中國選手谷愛凌以188 25分的成績勇奪自由式滑雪
近日,寧波市教育局發布《關于做好2022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指導意見》,為落實國家優化生育政策,方便家長接送,更好履行監護
春節假期溫馨的團圓之后,大批農村青壯年陸續踏上了返城務工的路途,留下一些不得不繼續托付給老人或親戚照顧的留守兒童。不久前發布的《鄉
給水凝膠加上一層自制冷裝置,就能做出冰板、冰墻。升溫時水不滴落,可以用于制作精美浮雕——這是世界上現有的唯一可長期在冰上保存浮雕的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