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曲藝界的女性藝術家在推動曲藝創作與表演、繁榮文化生活等方面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不僅使中國曲藝社會地位得到不斷提升,曲藝的藝術功能也得到了進一步豐富。悉數新中國成立70余年來曲藝發展所取得重要成就,京韻大鼓《劍閣聞鈴》、評書《岳飛傳》、西河大鼓《玲瓏塔》、天津時調《翻江倒海》、河南墜子《摘棉花》、梅花大鼓《別母進藏》等無數作品的問世或精彩的舞臺呈現,包含著太多女性曲藝藝術家的心血。
“駱派”京韻大鼓名家駱玉笙,在70余年的藝術生涯中,創演了《劍閣聞鈴》《丑末寅初》《紅梅閣》《子期聽琴》《和氏璧》等諸多經典作品。她具有高亢舒展、剛柔相濟、韻味醇厚的唱腔風格,這一風格的形成,是她對劉派、白派和少白派藝術風格的學習、繼承、借鑒與融合,以及“向京、評、梆、昆各劇種借鑒,從老一代京劇藝術大師及當代聲樂藝術家身上吸取可以利用的東西,融入自己的京韻大鼓藝術中,豐富和提高自己的表現力,并根據時代的需求,潛心鉆研,不斷創新”的結果。在唱腔音樂的改革上,她也不墨守成規,在旋律寫作中大量使用一直以來被忽略或很少使用的音符,使其創作的唱腔凄涼嗚咽、蕩氣回腸,讓人印象深刻。
評書表演藝術家劉蘭芳是成長于紅旗下的新中國文藝工作者,她“既善于整理改編傳統節目進行演出,又擅長在編演現實題材的新創節目方面勇于探索,更使她在評書藝術傳統的深刻繼承與發展創新之間,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在至今已有60余年的藝術生涯中,她一共說演了《岳飛傳》《楊家將》《呼家將》《大漢劉邦》和《抗日英雄楊靖宇》《一代儒將陳毅》《中國母親風采(系列)》等100余部評書節目。劉蘭芳的評書創演對于中國曲藝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有力地推進了當代曲藝乃至整個文藝的發展境界。
四川清音名家程永玲,1958年考入四川省成都市戲劇學校曲藝班,師從知名四川清音表演藝術家李月秋。60多年來,她演出的傳統及新編節目數以百計,其中代表節目有《六月六》《幺店子》《蜀繡姑娘》《川菜飄香》等。程永玲的表演風格清新秀麗、靈巧喜人,唱腔珠圓玉潤、流暢自如;其藝術貢獻突出地表現在對傳統“哈哈腔”的運用上,程永玲吸收化用了西方美聲“花腔女高音”的方法與技巧,使得清音的唱腔更加富有表現力和藝術性。在演唱內容上,程永玲也是第一個用四川清音演唱唐詩宋詞等中國古典文學作品的演員,彌合了雅與俗的差異,讓四川清音展現出豐富的時代內涵。
梳理女性曲藝名家創作和表演的成就及藝術特點,其意義并不在于簡單地記錄,而在于從中把握曲藝創作及女性藝術家的成長規律,繼而推動曲藝藝術的不斷發展。縱觀新中國成立以來活躍在舞臺上的曲藝名家的藝術經歷,讓我們看到了博采眾長、開拓創新、立足人民等原則在曲藝創演中的重要價值。駱玉笙曾總結自己的創新策略:“從繼承前輩藝人唱腔的實踐中,我體會到:在繼承的同時,還要大膽創造,但必須依著前人的道路先走上一段,然后才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找出新的途徑。很難設想一個演員可以不懂原來的唱腔而能唱出各種好的新腔來。”
此外,在近些年的一些重大主題活動中,廣大女性曲藝藝術家,也付出了卓越的智慧。比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籍薇通過手機錄制,與崔琦、韓寶利和李瑞等一起創作了梅花大鼓《天使頌》;天津曲藝作家楊妤婕創作了京韻大鼓《媽媽的囑咐》;上海評彈團“麗調”傳人陸錦花擔任唱腔創作和演唱了《秀發》等,這些都體現出女性曲藝藝術家對全國人民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的感人場面的密切關注與深情謳歌,作品慰藉了觀眾的情感,舒緩了社會的焦慮,喚起了大眾對時代和社會的關切與思考,也體現了藝術家的責任與擔當。再比如二人轉群唱節目《黑土戀情》——12位女性演員或獨唱、或齊唱、或分組唱,每個演員在舞臺上都有其“跳進跳出”的說唱及表演,通過特有的幽默語言的表達,她們生動地講述了因地制宜、探索合作化農業道路的“梨樹模式”的由來及其重大成果,精心編排的扇子舞、花棍舞也與說唱表演十分貼切地融合在一起,體現了“守正創新”的創作理念,強化了該曲種的藝術特色,提升了該節目的藝術性和思想性。
從社會性別的角度看,女性曲藝藝術家在自我人生價值的實現中,比男性藝術家承擔了更多的由身份賦予的責任,包括家庭的、職業的以及社會的等,她們的成長過程更為艱辛;而女性特有的細膩情感、敏銳的藝術觸覺和堅韌不屈的毅力,則是她們的藝術實踐及成就呈現出別樣風采的內在動力。每一次創作、每一次表演,都是她們用心靈去感受時代、社會與人生的真實書寫,也是她們鮮活而不重復的生命表達。這些創演及其成績,改變的不僅是女性在文化藝術領域中的地位與影響力,還有曲種藝術風貌的強化、提升及生存局面的拓展,更有中國曲藝藝術體系的建構與完善。
(作者系中國藝術研究院曲藝研究所副研究員)
2021年5月,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等9部門印發《關于推進博物館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到2035年,中國特色博物館制度更
隨著我國網絡文學行業不斷發展壯大,女性寫作者在網絡文學創作隊伍中的重要地位愈發凸顯。相比于男性作者,女性作者特有的細膩、婉約氣質在
2021年5月,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等9部門印發《關于推進博物館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到2035年,中國特色博物館制度更
自2013年創辦至今,中國—東盟(南寧)戲劇周讓中國與東盟各國友人歡聚廣西南寧,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第9屆中國—東盟(南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在給世界帶來精彩體育盛會的同時,也為世界留下獨具特色的中國記憶。賽場內外,盡顯中國堅定的文化自信和從容的大國氣
近年來,各地把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大工作力度,深入發掘紅色革命遺址的歷史價值、時代價值和精神價值,在紅色資源保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發出通知,決定開展2022年國家級文明旅游示范單位申報工作,旨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對文明旅游工作的引導,發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