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 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用好紅色資源,加強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引導全社會更好知史愛黨、知史愛國。
山東是擁有光榮革命傳統的省份,文化底蘊深厚,革命遺址眾多。近年來,以推動紅色文化創新弘揚和傳承為目標,山東省文化和旅游系統發揮自身資源優勢,調查梳理革命文物底數的同時,強化對革命歷史的解讀和闡發,借力旅游宣傳紅色文化,取得明顯成效。
保護革命文物,傳承歷史文脈
革命文物是追憶革命先烈精神、汲取新時代奮進力量的引擎。隨著經濟發展水平提升,山東各地多年來對革命文物的保護問題愈發關注,投入資金、人員,并出臺保障舉措,守護紅色基因的弘揚陣地,確保紅色精神代代相傳。
1月7日,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革命文物處黨支部聯合廳財務處黨支部開展“保護革命舊址,傳承紅色基因”主題黨日活動。支部黨員先后來到濟南市柳埠街道唐家溝村濟南戰役指揮所舊址和仲宮街道出泉溝村中共泰山地委、泰歷縣委出泉溝聯絡點舊址,實地考察革命舊址本體保護和搶險加固工作進展情況,參觀中共濟南市委市政府活動舊址和濟南戰役山東兵團指揮所舊址,舉行重溫入黨誓詞活動。
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廷琦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主題黨日活動。他介紹,本次主題黨日活動是支部“為民辦實事”的重要舉措。2021年,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利用國家和省級財政資金2700多萬元,支持全省46處革命舊址的搶險加固工作。
這幾年,山東省人大頒布《山東省紅色文化保護傳承條例》,濱州、臨沂等市也相繼出臺地方紅色文化保護條例。組織、宣傳、財政、民政、退役軍人事務等部門加強協同配合,依托烈士紀念設施、抗戰遺址等,聯合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展示利用工程,共建黨性教育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過去5年來,山東省財政累計投入資金1.32億元,實施革命文物修復項目130多項。2021年4月底,山東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文物工作會議,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工作的若干措施》,從建立省級革命文物工作協調機制和加強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法治建設、科技支撐、經費保障等方面作出進一步規劃部署。
創作感人肺腑,唱響紅色舞臺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也是記錄歷史的碑石。這幾年,山東充分發揮文藝工作者干事創業的熱情,鼓勵大家將生動的創作筆觸對準紅色文化,譜寫了一篇篇感人肺腑的文章。
民族歌劇《沂蒙山》以“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為創作主題,用濃郁的地方特色、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樸實生動的人物形象,以歌詠情,再現了波瀾壯闊、感天動地的歷史場景。
2021年,山東歌舞劇院創作排演的《沂蒙山》演出75場,并到北京、廣東、青海、江蘇等多地巡演,其中包括2021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優秀舞臺藝術作品展演開幕式、第四屆中國歌劇節開幕式等多場重要演出,總演出場次接近200場。
音樂劇《審判日》2021年11月在煙臺大劇院首演。這是煙臺市文化藝術中心、煙臺市歌舞劇院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成果,該劇聚焦20世紀40年代當地發生的“楊祿奎事件”,生動還原了煙臺解放初期的社會風貌,深刻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百年不變的初心。
煙臺觀眾劉曉菲看完表示,楊祿奎在煙臺是婦孺皆知的人物,他的不幸遭遇數十年來引發幾代人的嘆息。在黨的堅強領導和鼎力支持下,楊祿奎的家庭最終贏得尊嚴,維護了正義。《審判日》是講述煙臺歷史故事的好作品,不僅在于創新用音樂劇的形式展現歷史題材,更因為該劇大膽起用本土演職員,為煙臺文藝事業今后的進一步繁榮打下了基礎。
近一段時期,山東依托革命文物資源和紅色文化,創作了展現共產黨人用鮮血和生命保護《共產黨宣言》中文譯本事跡的呂劇《大河開凌》,反映鐵道游擊隊英雄事跡的紅色雜技劇《鐵道英雄》,重現膠東育兒所乳娘哺育黨政軍干部子女和烈士遺孤感人事跡的話劇、舞劇《乳娘》等一大批革命歷史題材藝術作品。
秉承為民初心,提升服務效能
在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進程中,山東各級公共文化機構突出紅色文化傳承主體,用革命精神彰顯服務的時代魅力。
近期,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服務科啟動沉浸式主題情景小劇創作展示活動。科室負責人黃磊介紹,淄博市將聚力實施文化品質提升工程,以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道德模范、身邊典型等為主線,廣泛開展情景小劇創作展示活動。與旅游景區、文化場館深度融合,實現創新供給,呈現活態體驗。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精準、更為便利、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文化和旅游服務。
2021年6月,山東省文化館、臨沂市文化和旅游局等承辦的“追尋紅色足跡·重溫革命經典”六省十市群眾藝術展演走進沂蒙老區。
山東省文化館黨總支書記、館長趙新天介紹,為更好地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追尋紅色足跡·重溫革命經典”四省八市(山東濟南、臨沂,河北石家莊、西柏坡,江西南昌、井岡山,陜西西安、延安)群眾藝術展演系列活動2021年擴大到六省十市(增加浙江嘉興和貴州遵義)。活動得到了河北省群眾藝術館、浙江省文化館、江西省文化館、貴州省文化館和陜西省文化館的大力支持,大家紛紛拿出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的看家節目,通過主題鮮明的內容編排、細致生動的情感表達和豐富多彩的文藝形式,向民眾展示黨的百年光輝歷程和豐功偉績,永葆對黨的忠誠之心,更加堅定永遠跟黨走的信仰追求。
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王磊表示,山東將用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形成的良好機制,推動文化和旅游系統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滿腔熱情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本報駐山東記者 蘇 銳 文/圖)
如果說電影將人的壽命延長了3倍,那觀劇也同樣如此,舞臺是一面鏡子,當我們走進劇場時,我們看到了不同的人生、不同的自己。看戲是在看熱
同質化現象的產生不僅僅是藝術生產者的事,而是全社會的事。其產生的原因是復雜的,僅以口號式的正面提倡或簡單的反面批判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近日,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委托,由中國動漫集團、中華中醫藥學會、騰訊視頻聯合出品的動畫片《手指的魔法》在北京首映。《手指的魔法》講述
近日,莫言與當代中國文學創新經驗研究叢書新書發布會暨研討會在北京召開。發布會由作家出版社、陜西師范大學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國家社科
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地處祖國的西南端,沿邊沿海靠山,聚居著壯、瑤、苗、京等少數民族,還是全國唯一的京族聚居地。民族團結關系著國家
舞獅子、敲鑼鼓,舞起皖北花鼓燈,唱響淮河琴書。1月9日下午,在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段郢鄉蒲莊村,2022安徽省鄉村村晚精彩上演。演出以歡樂
禮贊百年風華 謳歌青春中國湖南廣電慶祝建黨百年主題交響樂宣傳總結座談會近日在長沙召開。湖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浩東出席會議并講話
2021年12月22日是國家大劇院建院14周年的日子。當天舉辦的建院14周年慶祝活動及隨后推出的系列演出,因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通過線上、
它以極致的身體美學給我們以藝術的享受和力量激發,并喚起我們對友誼、勇敢、使命、責任的思考。感謝西安戰士戰旗雜技團把這么精彩的節目帶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