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著悠揚的樂曲、歡快的節拍、優雅的舞步,學員們在老師耐心細致的講解和示范下,手揮著紅綢,翩翩起舞,現場立刻變成一片歡樂的海洋。安代舞,這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蒙古族傳統舞蹈,在文化志愿者輕騎兵小分隊的傳授下,迅速在內蒙古全區范圍內普及推廣。
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服務大局、奉獻社會、造福百姓為宗旨,不斷創新文化志愿服務內容和工作方式,開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志愿服務活動。
壯大隊伍,完善制度規范建設
隨著國家經濟的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文旅消費的愿望和能力逐漸增強,對文旅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日趨擴大,單純依靠行業內的工作人員遠遠不夠,需要一批有識之士一起投入到公共文化服務中。內蒙古文化和旅游部門采用線下報名與線上招募互為補充、集中招募與長期招募、項目招募與常態化招募相結合等方式,通過內蒙古文化云、微信公眾號、社區等線上線下平臺,面向社會公開招募文化志愿人員,吸引具有文化藝術專長、熱心公益事業、有意愿從事群眾文化服務工作的社會人員、社會團體參與到志愿服務當中,不斷充實和壯大志愿者隊伍。
經過多年招募,內蒙古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的隊伍不斷壯大,目前登記在冊的有9萬余人,初步形成自治區、盟市、旗縣區三級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美術館文化志愿隊伍和組織網絡。志愿者隊伍來自于各行各業,既有基層干部、離退休人員、致富能手、企事業單位職工、個體勞動者,也有普通的家庭婦女等,在全區形成了多層面、廣參與的志愿者隊伍體系。
為推動志愿服務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內蒙古自治區制定了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管理辦法,從志愿者的招募、組織、管理、激勵、保障、退出機制、服務范圍等方面做了詳細而明確的規定,為全區各級單位志愿服務活動的開展提供了科學指導,使志愿服務活動有計劃、有部署地開展。
為適應網絡化和數字化的時代需要,激勵更多人加入志愿服務的隊伍,內蒙古自治區積極探索各種路徑,通過內蒙古文化云、“陽光工程”內蒙古平臺,完善志愿者登記制度,進行服務計時和服務積分管理,審核、發布服務信息。各志愿服務組織單位根據注冊志愿者累計服務時長和績效評價結果,實行星級志愿者認證激勵制度,對星級以上志愿者在文藝演出、圖書購買、觀看電影、星級酒店入住、旅游景區游覽等文旅消費活動方面給予優惠待遇,對業績突出、貢獻較大、社會反響良好的志愿者,授予志愿服務杰出貢獻獎。
為鼓勵更多團隊加入志愿者服務隊伍,內蒙古還探索舉辦全區文化(群藝)館志愿服務優秀團隊評選,并于2020年10月啟動了首屆“志愿之星”全區文化和旅游志愿者才藝大賽,通過內蒙古文化云、內蒙古文化館微信公眾號、內蒙古文化館官網平臺,吸引眾多群眾觀看,從而提高了關注度。
創新載體,扎實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為進一步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推動志愿服務工作深入開展,內蒙古各級文旅部門積極探索新方法、好方法,不斷創新文旅志愿服務內容和工作方式,開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志愿服務活動。
文化志愿者點亮全民藝術普及之光。內蒙古各盟市文化館面向社會招募一批有文化藝術專長的文化志愿者,直接上崗或經過培訓后上崗,為群眾開展包括聲樂、舞蹈、器樂、音樂素養等各個門類的藝術培訓課程。這些志愿者推動了培訓課程模式和內容的不斷創新,讓藝術培訓惠及更多百姓,滿足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點亮了全民藝術普及之光。
文藝慰問演出豐富百姓業余文化生活。內蒙古各盟市群眾藝術館、文化館組織文化志愿者,深入基層開展文藝慰問演出活動,將歡聲笑語送到千家萬戶。如翁牛特旗文化館于重陽節期間深入老年公寓舉辦以“九九重陽節 濃濃敬老情”為主題的文化志愿服務活動,表達全社會對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溫情關懷,進一步豐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
各類志愿服務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除了文藝演出、輔導培訓、展示展覽、閱讀推廣等文化服務,志愿者們秉承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的原則,結合群眾要求,精心組織、創新活動形式,扎實有效地開展應急救援、關愛服務、醫療衛生、垃圾分類、活動保障、文明引導、旅游咨詢、理論政策宣講、維持現場秩序、布置會場、扶貧幫困等一系列志愿服務活動,在服務百姓生活、解決實際問題中凝聚群眾、引領群眾,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和高質量發展。
優化隊伍,提升志愿服務水平
為加強志愿者隊伍的團隊建設, 提升其服務能力,內蒙古自治區通過多種方式對志愿者進行培訓。他們針對基層志愿服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品牌活動的策劃,舉辦全區文化(群藝)館志愿者培訓班、志愿服務管理人員培訓班,以及“陽光工程”“圓夢工程”文化志愿者培訓班,內容包括介紹志愿服務相關政策、活動策劃與實施、團隊建設、志愿服務工作經驗和典型案例等,使學員們更清楚地了解和掌握志愿服務工作現狀和發展方向。除了線下培訓之外,內蒙古自治區還積極與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學院聯合舉辦線上培訓班,從而打破了傳統培訓在地域、時間等方面的局限。
為進一步提升志愿者業務水平,內蒙古還多次舉辦以提高志愿者業務能力為重點的培訓班。比如內蒙古文化館開展的“舞紅綢 展新姿”安代舞普及推廣文化志愿服務活動項目自2019年啟動以來,陸續舉辦了八期培訓班,每期約培訓30人,培養了一批具有一定舞蹈基礎和組織能力并且熱心公益的文化志愿者。通過志愿者的組織帶頭和示范引領,讓安代舞這一古老的藝術從教科書、舞臺回到公園、廣場和學校,回到了老百姓身邊。除此以外,內蒙古自治區還通過內蒙古文化云、抖音或快手等平臺開展“愛生活 學藝術”文化志愿者線上公開課,邀請專家授課,志愿者可以通過各平臺學習聲樂、舞蹈、器樂等課程并可以跟老師進行互動。通過各類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系統性培訓,有效提高了志愿者的服務熱情和服務水平。
志愿者的參與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務的供給渠道,提高了公共文化產品供給總量,進一步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務的效能,對促進地區群眾文化繁榮、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李 蓁)
如果說電影將人的壽命延長了3倍,那觀劇也同樣如此,舞臺是一面鏡子,當我們走進劇場時,我們看到了不同的人生、不同的自己??磻蚴窃诳礋?/p>
如果說電影將人的壽命延長了3倍,那觀劇也同樣如此,舞臺是一面鏡子,當我們走進劇場時,我們看到了不同的人生、不同的自己??磻蚴窃诳礋?/p>
同質化現象的產生不僅僅是藝術生產者的事,而是全社會的事。其產生的原因是復雜的,僅以口號式的正面提倡或簡單的反面批判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近日,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委托,由中國動漫集團、中華中醫藥學會、騰訊視頻聯合出品的動畫片《手指的魔法》在北京首映。《手指的魔法》講述
近日,莫言與當代中國文學創新經驗研究叢書新書發布會暨研討會在北京召開。發布會由作家出版社、陜西師范大學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國家社科
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地處祖國的西南端,沿邊沿??可剑劬又鴫?、瑤、苗、京等少數民族,還是全國唯一的京族聚居地。民族團結關系著國家
舞獅子、敲鑼鼓,舞起皖北花鼓燈,唱響淮河琴書。1月9日下午,在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段郢鄉蒲莊村,2022安徽省鄉村村晚精彩上演。演出以歡樂
禮贊百年風華 謳歌青春中國湖南廣電慶祝建黨百年主題交響樂宣傳總結座談會近日在長沙召開。湖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浩東出席會議并講話
2021年12月22日是國家大劇院建院14周年的日子。當天舉辦的建院14周年慶祝活動及隨后推出的系列演出,因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通過線上、
它以極致的身體美學給我們以藝術的享受和力量激發,并喚起我們對友誼、勇敢、使命、責任的思考。感謝西安戰士戰旗雜技團把這么精彩的節目帶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