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通過開發和集成移動機器人、化學工作站、智能操作系統、科學數據庫,我國科研人員研制出具有初級科學思維的全流程人工智能機器化學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國家科學評論》。
“機器化學家平臺實現了大數據與智能模型雙驅動下的化學合成-表征-測試全流程開發,在軟硬件方面已全面超過國際同類裝置,具有更強的化學智能和廣泛的化學品開發能力。”中國科技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教授江俊說,目前,該平臺已涵蓋光催化與電催化材料、發光分子、光學薄膜材料等,且適用范圍將隨平臺升級和拓展繼續擴大。
該平臺可采用機器智能去查找和閱讀文獻,從海量研究數據中汲取專家經驗,在前人知識與數據的基礎上,提出科學假說并制定實驗方案。
同時,平臺還可以調度2臺移動機器人和15個自主開發的智能化學工作站,完成高通量化學實驗的全過程,且平臺預留標準接口,具備可擴展性。“通過配套的后臺操作系統,平臺還實現了數據的自動采集、處理、分析和可視化,并裝載了云端數據庫,可實時調用和更新數據庫信息。”江俊介紹。
更重要的是,“平臺獨有的計算大腦能夠讓機器科學家更加理解化學,更加擅長化學創造。”江俊強調。
當前,化學研究的對象日益復雜化、高維化,傳統的研究范式主要是依賴于“窮舉”、“試錯”的手段。面對龐大的化學空間,配方和工藝的搜索常常止步于局部最優,無法進行全局探索。
以潛力巨大的高熵化合物催化劑為例,其多種元素的高度無序混合帶來了高穩定性,也給人工試驗找出最優配比帶來了極大挑戰。獲得最優配方需要遍歷測試極其龐大的化學配比組合,目前僅限于對最多3種金屬組合進行優化。
“而機器化學家發揮其數據驅動和智能優化的優勢,智能閱讀16000篇論文并自主遴選出5種非貴金屬元素,融合2萬組理論計算數據和207組全流程機器實驗數據,從55萬種可能的金屬配比中找出最優的高熵催化劑。”江俊說,通過智能工作流程,它將傳統“炒菜式”遍歷搜索所需的1400年縮短為5周。
對此,國際審稿人評價道:該成果的“機器人系統、工作站和智能化學大腦都是最先進的”,“將對化學科學產生巨大影響”。該工作脫離了傳統試錯研究范式的限制,展現了“最強化學大腦”指導的智能新范式的巨大優勢,引領化學研究朝著知識理解數字化、操作指令化、創制模板化的未來趨勢前進,確立了我國在智能化學創新領域的全球領跑地位。(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
標簽: 我國科學家 研制出具有 初級科學思維 全流程智能機器化學家
10月5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通過開發和集成移動機器人、化學工作站、智能操作系統、科學數據庫,我國科研人員研制出具有初級科學思維
9月29日,記者從蘭州大學了解到,蘭州大學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學中心、核科學與技術學院陳熙萌 李湛團隊開發了一種具有全新結構的氧化石墨烯
10月5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通過開發和集成移動機器人、化學工作站、智能操作系統、科學數據庫,我國科研人員研制出具有初級科學思維
9月29日,記者從蘭州大學了解到,蘭州大學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學中心、核科學與技術學院陳熙萌 李湛團隊開發了一種具有全新結構的氧化石墨烯
直徑小于5毫米,甚至小到微納米級的塑料,被稱為微塑料,它們可能是人類健康的隱形殺手。國際學術期刊《先進研究雜志》近日刊發的一篇論文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獲悉,借鑒貝殼、骨骼等天然生物材料具有微觀三維互穿結構的特性和優勢,該所劉增乾研究員、張哲峰研究員團隊利
美國《福布斯》雜志網站近日報道,決策智能(DI)涉及人們如何作出商業決策,它彌合了專注于分析的數據和人工智能平臺之間的差距。今年5月,
荷蘭科學家首次實現了由6個硅基量子比特組成的完全可互操作的量子陣列。而且,他們借助新的芯片設計方法、自動化校準程序,以及量子比特初
據29日發表在《自然·化學生物學》雜志上的論文,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科學家們設計了一種名為NMT5的新藥,可使新冠病毒自斷生路。新冠病
從鴨嘴獸到藍鯨,每一種現代哺乳動物都是生活在大約1 8億年前的共同祖先的后裔。人們對共同祖先知之甚少,現在,一個國際研究小組通過計算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